张玲
【摘要】 目的:探讨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按入院顺序将笔者所在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入院宣教、术前常规准备、术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个月时,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疼痛程度。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6.0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6-006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以腰腿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脊柱外科常见病。通常情况下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喜爱。但患者对该手术方法缺少认识,容易产生紧张、担忧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引起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使其处于应激状态,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术后康复[1]。为此,笔者所在医院脊柱外科对55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了心理干预,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入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拟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排除腰椎肿瘤或结核患者及存在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者。按入院顺序将所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其中男37例,女16例,年龄24~63岁,平均(41.74±11.58)岁;观察组55例,其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21~60岁,平均(41.13±10.9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1)入院宣教。介绍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方法、手术的安全性、疗效及注意事项。(2)术前准备。遵医嘱进行常规检查,做好术前饮食指导,进行体位训练、排便训练。(3)体位管理。术后平卧硬板床6 h,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术后24 h可佩戴腰围下床。(4)术后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双下肢活动感觉及切口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5)功能锻炼。术后2 h患者病情无异常,可早期进行被动运动,指导患者逐步进行直腿抬高运动、腰背肌锻炼等。(6)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继续佩戴腰围活动,3个月内不可负重。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包括:(1)健康认知干预。评估患者对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知晓程度。根据患者认知程度,针对性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治疗方法及该手术治疗的优势、注意事项。对文化程度不高患者,可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增强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方法的认识。通过交流,纠正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预后的消极认识及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片面理解,提高患者信心。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指出负性情绪对手术、疾病预后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进行情绪管理,自我调节情绪。(2)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率较高,尤其在手术前,心理应激更加明显。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认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负性情绪不明显患者,做适当引导,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参与治疗。对负性情绪明显患者,要深入了解原因,如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将信将疑,护理人员可详细介绍该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讲解行该手术切口更小、术后疼痛轻、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恢复更快、经济负担更轻等优点[2],而且优良率可达86.6%~94.0%[3],用事实和数据消除患者疑虑;如因疼痛引起,分析疼痛性质,选择分散注意力、按摩、镇痛治疗等方法缓解疼痛;如因术后异常反应引起,护理人员应及时说明原因,告知处理方法及预后。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疏导方式,如暗示、安慰、抚触等,与患者共同探讨,帮助患者解除疑虑、树立信心。术前1 d,应巡视拟手术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睡眠质量。同时,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选择适宜的放松方法改善情绪,如音乐放松法:收听比较欢快的音乐,闭目养神,沉静在音乐氛围之中;腹式呼吸法:以鼻缓慢吸气,感受气体缓缓充满小腹,停顿片刻后缓慢呼出,每次15 min[4];渐进松弛疗法:取舒适体位,从上到下依次先收缩全身各部位肌肉5~10 s,配合深吸气、体验紧张感,再迅速完全松弛30~40 s,同時深呼气、体验松弛感,反复12~20 min[5]。(3)家庭、社会支持。家庭在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宣教的同时也应增强对家属的宣教,发挥家属的支持作用。指导家属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引导患者减轻心思负担,不要为家庭、工作所牵绊。闲暇之余,多陪伴、多倾听,共同承担压力。安排亲属、朋友在合适的时间探视,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改善情绪。(4)环境支持。患者入院后因不能马上适应环境,容易产生心理应激。因此,护理人员应提供热情的服务,家属传递积极的信息,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轻松的氛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每个量表各含20个条目,标准分>50分表示有焦虑或抑郁情绪,严重程度与评分呈正相关[6]。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用数字0~10表示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3表示轻度疼痛,4~6表示中度疼痛,7~10表示重度疼痛[7]。endprint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围手术期进行心理干预,术后3 d、1个月时其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疼痛程度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向后方或突至椎板内,刺激或压迫相邻组织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8]。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制于长期疼痛、活动受限,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9]。文献[10]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5.14%~40.8%,焦虑发生率为35%。大多患者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方法认识有限,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焦虑、抑郁情绪,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围手术期应加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根据其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水平进行宣教,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强调情绪对手术及术后康复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进行情绪管理,提高自我情绪调节的自觉性。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应用暗示、安慰、抚触等方式引导患者释放情绪。指导患者采用音乐放松法、腹式呼吸法、渐进松弛疗法,放松全身,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和疼痛程度。发挥家庭功能,给予患者温暖和信心,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加强环境干预,减少不良环境对患者的刺激。通过一系列干预,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了疼痛。表1中,观察组在术后3 d、1个月时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2中,术后3 d、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應用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疼痛程度。
参考文献
[1]黎筱慧,卢元文,钟小玲.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 28 例心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6):43-44.
[2]徐仲林,蒋赞利.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治疗范围、并发症及特点[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4(3):452-455.
[3]方卫军,李章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2):34-37.
[4]金彩霞,王丽娟,杨奎芳,等.综合心理干预对外伤患者心理健康及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6):76-78.
[5]白雪,童培建.心理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5):406-408.
[6]纪娜.护理干预对进行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8):2044-2046.
[7]董丽花.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858-1859.
[8]田兰松.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8):91-92.
[9]齐晓丹,苏慧,王欢,等.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8):5560-5563.
[10]陈龙梅,王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6):437-440.
(收稿日期:2017-05-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