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轶 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探讨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定位问题★
王 轶 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通过对六座日本当代建筑或建筑群形态生成的分析和比较,探讨建筑设计中形态生成和演变的原因,分析了形态强化和形态弱化之间的统一性,从而对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从被动形态到主动形态的过程即为建筑设计过程”的理解思路。
建筑形态,形态弱化,日本建筑,设计过程
形态是建筑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对形态的考量伴随着建筑设计的全过程,最终也往往以形态作为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当前关于建筑形态的研究以及形态弱化的研究都十分丰富,但以分析形态呈现的手法居多,而忽视了建筑设计中,形态与空间、形态与场所、形态与设计理念等关系之间的复杂互动,也缺乏关于如何理性认识形态及其强化和弱化,建筑设计中如何看待形态等问题的讨论。
一个建筑体量的形成必须考虑它和周边环境的关系,因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建筑的形态进行限定。似乎越对周边环境考虑充分,建筑就越容易在设计师的脑海中产生一个形象,而在没有任何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就似乎能根据环境生硬地在场地中生成大致体块,然后将其构件进行完善,形成详细而可行的方案。但这样的建筑必定是乏味而无趣的。尤其当市政对沿街立面做出详细的规定时,或是周边建筑也大都为长方体块时,让建筑变成长方体应该是最恰当的选择。但此时,场地分析的任务似乎已经结束,而真正的设计却从未开始。
另一方面,假设为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一开始就试图塑造一座曲线的特立独行的建筑。那么外部形态生成后,接下来要做的可能就是将功能和分区强行塞入这个形态中了,这种“从外到内”的设计过程往往同样难以进行,尤其是内部功能需要改动时,通常会引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
依赖场地而形成的建筑体块只是一个被动的推算,而过于主动地决定形态又会让建筑的功能和使用受到影响,因而形态不能仅仅由场地生成,也不能只由设计师臆想。
体块或形态对于一座建筑或许并不是其展现给人的必要条件。
安藤忠雄的司马辽太郎纪念馆便是这样一座消失的建筑。它位于司马辽太郎故居旁,建筑面积仅约1 000 m2,隐匿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从远到近,只有一条小路将参观者引入到弧形的走廊中(见图1)。顺着走廊,一侧是高大的清水混凝土墙壁,另一侧则是落地玻璃窗和外面的树林。走廊地面缓缓抬升,同时也酝酿着游人参观的期待,循着走廊渐进,不知不觉便来到建筑入口。
进入建筑,便可以轻易发现那两面壮观的书墙,和对面巧妙分割的玻璃窗格,建筑内部简单而有趣,窗前的通高空间将地上2层和地下1层进行贯通。东西南北在这样弧形的建筑中是没有必要的,建筑本身的空间便已经形成一个坐标,不会迷路。
参观过程自始至终游人没有真正目睹建筑的全貌。但这或许正是安藤想留给游人的效果——建筑本身试图展现的就是内部的精神空间,其他一切都是多余的。建筑开始的地方(即走廊入口处)就是建筑内部结尾的地方(即进入建筑后视野的终点——玻璃窗格和书墙),这种流线的刻意拉长令参观过程自然发生,充满节奏。
同样,安藤忠雄的水御堂更是把建筑完全隐藏于水下。沿着池塘中央的楼梯进入建筑,充满庄重的仪式感(见图2),进入之后裸足走在木质地板上,看夕阳将内部空间照射成一片发亮的红色。此时,访客不会关注建筑到底什么模样,当然也完全无需关注。
因而,当建筑的内在感受足够强烈时,建筑的外观和形态也不再显得重要;同时,建筑师越是刻意对建筑的外观进行隐藏,又越能激发起参观者对其内部的兴趣和好奇。
妹岛和世对建筑形态的弱化也更容易理解和模仿。妹岛描述自己的开放透明式设计像一件朦胧的半透明晚礼服。在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室内,阳光透过半透明玻璃弥漫在室内,光线被钝化而变得柔和,最终形成一个朦胧、纯净和半透明的“光的海洋”[1]。
妹岛的建筑充满了不确定性,因而也有充分的可能性。无论是其著名的21世纪美术馆,还是为镇上人提供的逢妻(地名)交流馆,外部形态的弱化把人们的注意力由室外引入室内,在建筑的大空间内又充满“随机”的小房间,每个小房间也不会特别地被限定为某些功能。在这样一种“随意”的建筑中,可以说能找到无限多的空间模型,视线就在这些暧昧的空间中穿透和流动。在这种建筑中,建筑形态只作为内部空间的附属,外立面的视觉冲击力和形态的感知力被压缩到最小。
然而安藤忠雄也并非只会把建筑形态“抹去”,如兵库县立美术馆就以三个巨大的长方形体块作为其主要形态,不开窗的巨墙面对神户市内以纪念阪神大地震带来的创伤,建筑另一侧以积极的姿态眺望大海。这种形态的强化绝非安腾作品的孤例,其住吉的长屋、小筱邸住宅和位于上海的保利大剧院等经典作品都大胆地展示出长方形体块。
这种矛盾在安藤的项目“淡路梦舞台”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这是一个极为综合的项目,内涵酒店、会议、商业、剧院、景观等多种设施,占地面积28 hm2,建筑面积10万 m2。其中,一座A字形的酒店如一座雕塑般高高地耸立,而其他众多建筑却随着地平线起起伏伏,没有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形态(见图3)。如果说这样做是安藤有意为之,那么这种对不同建筑强化和弱化的处理就应该有充足的理由,有一种更高的要素会统领建筑形态的改变。
实地游览时的一个体验或许会为问题的解答带来一种参考:无论身在何处,游人总会不自觉地将这座酒店纳入相机镜头的视野。梦舞台的场地曾是一片为填海造陆而消失的森林,周边环境只有自然,因而其建筑群是需要弱化的,不具象征性的;而酒店在这个项目中承担了一种强烈的存在,或者说,对于这片土地,酒店的确已经化作了一座雕塑,来统领整个空间,保证建筑群不会“消失”。因而安藤的这种强化和弱化,也许是建筑、人、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巧妙拿捏。
一般认为,通过透明化、流线型,建筑表层化、隐藏或贴近于自然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弱化,并能达到与环境相互和谐,而使建筑内敛含蓄的效果[2]。然而,这种形态弱化并意味着建筑在自身性格上的丧失:中心和中国尊作为上海和北京的新地标,都采用了玻璃幕墙,也拥有不同的曲线“身材”,它们与周边环境也可以较好地融合,但这不影响它们的形态被人牢牢地记住。
所以笔者提出,对于建筑师来说,建筑形态的强弱不应以简单的是否和周边融合消隐,是否具有纪念性等为标准,而应以该形态的语言是否得到充分表达为判断标准。贝聿铭卢浮宫前的金字塔可谓“弱”如蝉翼,而弗兰克·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雄伟壮观,但这都是建筑语言的强烈表达,都应被视作形态上的“强化”。
无论是传统的形态强化还是形态弱化,都是设计师的主动为之,其目的在于体现设计理念、凸显建筑性格。安藤在淡路梦舞台中对酒店的处理和对其他建筑的处理,只是在手法上的不同,都是建筑在环境中的匹配和设计理念的表达;对司马纪念馆和水御堂的形态弱化,在于其可以摆脱常规形态的束缚而将重点集中在建筑空间之中;妹岛和世建筑形态的不确定性,也是其空间自然表达的产物。
因而,建筑的形态可以理解为一种建筑的结果,它可以成为建筑的核心,也可以在设计的深化中随风飘散,在这里形态的生成是设计师的主动;同时,建筑的周边环境又必然束缚形态的可能,这时,形态作为一种条件,是设计的前提,是被动的。
而从被动形态到主动形态的过程,就是设计的过程,也是形态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将理念融入初始的被动形态之中,或追求空间,或强化体量,或寻求随机性——从而将原始而没有意义的体块转化为一座真实的建筑。所以我们应将形态视作建筑设计的开始和结束,而非设计之目的,设计理念应当统领形态的发展,当然,也可以将形态作为理念本身。另外,原始体块愈简单,对其强化也可以愈自由,所以安藤的众多方形体块内部,也就能产生出丰富的空间。
[1] 王发堂,徐宇甦.确定“不确定性”的确定性——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解读[J].建筑师,2009(4):4,51-57.
[2] 夏 阳.建筑形态“弱化”现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Thelocalizationoftheforminthearchitecturaldesign★
WangYilun
(SchoolofMechanicsandCivilEngineering,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morphological generation of six Japanese contemporary buildings or building complex, discussing the causes of morphogenesis and evolut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alyzing the unity between morphological strengthening and morphological weakness, and then analyzing the positioning of morphology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making the viewpoint of “the process from the passive form to the active form, is equal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cess”.
architectural form, weakened form, Japanese architecture, design process
1009-6825(2017)29-0014-03
2017-08-07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资助(C201606006)
王轶伦(1997- ),男,在读本科生
TU20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