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莹
通过查阅有关文件之后,我们发现,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当然,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某高校的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分析表上,我们发现该校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有些学生是因为考试成绩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则是因为恋爱产生心理问题。这也是两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毋庸置疑,这所高校的学生状况能够反映大部分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由于高校学生的独特性,他们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与大学校园的整体环境密切相连。接下来,本文就分析高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分析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前,我们首先要充分了解高校学生这一独特的主体。从年龄上看,高校学生处于青少年中期。这是一个从少年变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高校学生的心理变化也是最明显。在这一阶段中,高校学生大多具有一个完整的三观。但是还处于一种懵懂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高校学生往往比较成熟。他们拥有成熟的身体,但是却有着不成熟的心智。高校学生的社会经验比较少。整体来说,高校学生比较青涩,在处理事情上还有所欠缺,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在这一阶段,高校学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高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对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与他们的特性密不可分。我们还可以发现,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还与外部环境有关。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种文化的冲击也改变了社会环境。在社会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会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变化。举例来说,之前的“扶不扶”问题,这是一个对社会道德和文化的重要考验。高校学生的阅历比较浅,社会上的问题会直接冲击他们的三观,会让高校学生出现一些心理失衡的现象。还有就是在高校学生的就业上等问题的处理上,都带给了高校学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面对高校学生的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首先,要给高校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高校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三观。在大学阶段,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三观。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三观呢?首先,高校可以举办一些讲座,树立榜样的力量。让高校学生看到社会的正能量。社会大众也应该明确的了解到高校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性。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健康的三观。高校学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社会应该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其次,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能够侧面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有待提高。无论怎么营造社会氛围,学生都要加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学生必须学会如何生存。社会不能只跟着学生走。万事万物都有其生存的法则。学生应该学会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而不能一味的逃避问题,直到问题不能拖了为止。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学生可以与他人交流,解决自己的问题。学生要学会应用外部环境。俗话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句话在应用环境上也同样适用。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外部环境条件。学生可以给自己一定的过渡期来适应环境。学生应该要明白自己身上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从自己的角度上找到原因并及时解决问题。
最后,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高校学生大部分都是成年人了。在成年人的社会,高校学生不再享有特权。学生也不应该玻璃心。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其他问题出现的时候。学生应该冷静下来,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寻求家长和同学,以及老师的帮助。我们都知道,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应该正确的面对问题,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水平。
[1]唐争艳,李小妹,李晓虹.症状自评量表与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在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339~1343.
[2]张丁香,顾昭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05):735~737.
[3]陈惠.对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现代交际,2012(02):181~182.
[4]韩云萍,王跃,朱丽芬.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07):84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