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国”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探析

2017-11-15 03:35张莉清
长江丛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南非环境保护生态

张莉清

一、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南非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部门密切配合,互相监督,协调行动。不仅环境和旅游部负有义不容辞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农业、矿业、林业、能源等职能部门也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严密的环保制度。[1]

南非原本生态环境脆弱,旱季较长,年降水量少,但政府十分注重对生态保护的统筹规划和资金投入,出资建立了遍及全国的各类规模较大的自然保护区。在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建立的大型生态环境保护区的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多达422个。闻名于世的克鲁格国家公园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动物的保护区,占地约2万平方公里。[2]还建有各式各样的植物园,植物种类超过2.2万种,数量之多,居世界之冠。国家级的植物园就有8个。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开设的植物园就收集有近百万种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植物标本,数量之多为南半球同类植物园之冠。[3]

南非自然条件并不算得天独厚,夏天平均气温30℃,最高可达47℃;冬天平均气温23℃,最高可达35℃。草地和森林资源不算丰富,缺水十分严重。年降雨量仅为464mm,远低于全球857mm的平均降雨量,全国21%地区的年降雨量不足200 mm,48%的地区介于200~600mm。为改善生态环境,政府大力提倡种草和植树,制定了诸多具体规定,如采矿企业若要获得营业执照,必须在开矿之前恢复生态植被;造纸厂在植树且林木成才后方可伐树造纸;城市或公路建设不但不能破坏原有植被,还应种植足量的草坪和树木。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民众积极植树种草。因此,南非到处郁郁葱葱,即使在冬天,也是满目苍翠,景色宜人,房屋掩映在树丛中,道路干干净净。

南非政府也很重视水资源保护工作。政府一面采取改善水管道、加装水表等措施,加强对地方政府用水的监管;另一方面,引导民众科学用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对不省水者,轻者罚款,重则处以半年监禁。

二、环境和生态保护立法较为完善

南非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坚强的法律保障。政府参加《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国际重要潮湿地的拉姆萨公约》及生物多样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等各种国际公约,还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国家环境管理法》、《国家水法》、《海洋生态资源法》、《国家森林法》、《矿山管理环境法》、《国家草原及森林防火法》、《国家公园法》、《湿地保护法案》、《濒危物种保护法案》、矿山管理环境法等重要法律文书,积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环境管理法》确立了南非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即国家有责任尊重、维护、提高与执行新宪法第三条所赋予的社会与经济权利。[4]作为水资源管理的根本大法,《国家水法》取消了对水的各种分类,赋予了所有水同等的法律地位。该法强调了用水的计划性,并规定了任何未取得用水权的人均可申请用水许可证,充分体现了公平、保护的原则。矿山管理环境法包括《南非矿业法》、《南非矿产和石油资源开采法》、《矿山健康与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对矿山的环境管理,使环境保护制度贯穿于整个矿业活动中。

南非不但建立了相当先进的环境法律体系,还制定了严格的公益诉讼制度,在落实公众参与、监督政府和履行环境职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通过的新宪法规定:每个人都有权享有对其健康和福祉无害的环境;要求通过合理立法和其他措施为当代和后代人利益保护环境。若所列权利受到侵犯或威胁,任何人均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给予适当救济,包括权利的确认。《国家环境管理法》规定了个人公益诉讼的两种途径:行政公益诉讼和刑事公益诉讼。前者赋予个人对环保主管机关有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权利,即使是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或组织,都可督促国家对违法者采取行动。刑事诉讼允许任何人为了公共利益或者为了保护环境,都可以针对任何违反环境保护立法的行为提起刑事诉讼。

总之,南非环境和生态保护立法较为完善具体,突出了对人权的保护,确定了环境权为一项基本人权,把环境立法与人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了每个公民的环保权利。

三、民众环保意识强烈

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民众的自觉保护。南非大多数民众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把环境保护视为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南非政府历来注重在青少年中培养环保意识。政府发表的《环境保护政策白皮书》特别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列入学校正式和非正式课程,务必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在南非,保护大自然、保护动植物已形成一种可贵的社会风气。[5]

生态环境保护区凸显了南非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强烈意识。好望角自然保护区依然保持着500年前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时的原貌。保护区的一草一木都不会被游客随便拿走。南非海带资源十分丰富。海带是鲍鱼的食物,也是南非一种木草的肥料。为避免打破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当地人不会捡拾被海浪冲到岸边的随处可见的野生海带,南非政府也不开发丰富的海带资源。[6]在开普敦东海岸的西蒙镇,当地居民对企鹅的自发保护行为,吸引了众多企鹅纷至沓来,数量越聚越多,已有3000只以上在此安家落户,从而形成了著名景点—企鹅滩。开普敦还拥有世界游客心驰向往的另一胜地—豪特湾海域的海豹岛,也得益于当地过往渔民的爱心和善举。他们用捕获的小鱼喂养上岛晒日光浴的海豹,这种环保行动招来了大量海豹,以致在面积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岛上,已有成千上万头海豹繁衍生息。在南非,经常能够近距离接触到野生动物,可以见到在公路旁漫步的鸵鸟,在旅游车边嬉戏的狒狒,在树丛间翘首的长颈鹿。它们之所以与人和谐相处,离不开民众的善待和保护。

由于政府的重视,立法的保障和民众的自觉,使这个尽管贫富极为悬殊,种族间收入差距明显,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的国度,其动植物资源却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植物品种在全球首屈一指,动物种类繁多,仅鸟类就有800多种,生物种类数量排名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在这个生物多样性的非洲最南端的“彩虹之国”,风景纯美,空气清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制度建设,逐渐完善环保法律保障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推进。然而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情况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全民尚未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引领,企业的参与和个人的努力,同时要借鉴他国经验。南非的国情、制度、文化、地理与中国有别,但它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特别是南非充分发挥动植物园收集、研究和保护动植物的作用,民众强烈的环保意识等方面值得我们仿效。

[1]李建民.南非生态环境保护为世人称道[N].中国社会报,2008-4-25(002).

[2]李瑛邦.南非的生态保护成效对青海三江源地区的启示[J].防护林科技,2010(6).

[3]尹会荣.走进绚丽多彩的植物王国—南非[J].河北林业科技,2008(12).

[4]吉海英.南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与实践[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1).

[5]日星.动植物资源的王国—南非开普半岛生态见闻[J].浙江林业,2005(9).

[6]许焕岗.南非生态保护见闻[J].科技潮,2004(9).

猜你喜欢
南非环境保护生态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生态养生”娱晚年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南非的车灯会说话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