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平 沈 重
论八大前后党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徐方平 沈 重
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八大前后,党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至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发展农业的时候,却忽视了农副产品的增产,所以也为后期发展农业提供了教训。此外,苏联模式及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亦对党探索农业发展道路产生了诸多影响。因此,本文在具体分析国内外各种影响因素后,又深入论述了党在八大前后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具体探索,分析了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及其他具体内容。
中共八大 农业 三大改造 苏联
1953年5月14日,我国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至1956年,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①。这一新的形势为党在八大期间做出正确分析,制定相关政策,尤其是为探索我国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依据。具体而言,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都取得了不同的胜利。
在农业方面,1956年刘少奇在代表中共中央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根据今年六月的统计,全国一亿二千万农户中,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已有一亿一千万户,占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一点七”①。此外,从1953年至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四点八,其中1953年和1954年我国曾遭受过严重的自然灾害。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具体到实施过程中,则是运用了发动农民群众的方法,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土地改革后,先是在农民群众中建立生产互助组织,随后在1952年又开始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不断扩大,我国农业逐渐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农业发展模式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为工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八大及之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经验借鉴,有利于探索正确的农业发展道路。
在手工业方面,至1956年,我国的手工业者已加入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合作组织。工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小组或供销生产合作社的,已经占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百分之九十①。由于我国个体手工业者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生活困难,所以通过合作化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改造有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至1956年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国家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的是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是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在具体过程中,国家先是将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然后再将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在将资产阶级私有生产资料进行国有化时,国家采取的是赎买的政策。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之后,赎买的形式由分配利润变为定息制度。因此,在党的领导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顺利进行,与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同时进行,三方面相互配合。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继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这样的新形势新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建国后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并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做了准备。我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过渡时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因此想要实现过渡时期的总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需要重视农业的发展,探索正确的农业发展道路,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一目标奠定物质基础。在三大改造的基础上,党在八大会议上及会议前后也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进行了探索,这将在文章后续进行深入论述。
一直以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中国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重要参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同时汲取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八大前后,党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也受苏联方面的影响极大。一方面,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是值得我国汲取的教训。另一方面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也对我国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1924年2月14日,列宁逝世,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此期间,苏联经济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以求将苏联从农业国建设为工业国。至1937年,苏联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二。但与此同时,苏联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以至于轻工业和农业束缚了重工业的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难以提高。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而在中共八大之前我国也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阶段,党将苏联模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据,因此这一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是值得关注的。毛泽东也曾在中共八大召开之前提出提出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全盘否定斯大林,并指出斯大林的错误,因此,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农业方面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解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具体到农业发展方面,党能够突破苏联模式的限制,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其次,苏共二十大结束了苏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领导”、“一个中心”的局面,苏联在对华关系上表现出的大国沙文主义的作风也有所遏制。同时,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调整了苏联对华政策,在政治、经济以及外交斗争等方面全力支持中国,在农业方面也为中国派来技术专家,提供粮食增产的方法手段。最后,虽然苏共二十大的主要内容是批判斯大林,中共党人也因此得以解放思想,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限制,但是中共对斯大林模式的突破力度不够。正如毛泽东所说:“原则和苏联相同”,只是“方法有所不同”。并且苏联的急躁冒进之风也影响到了中共。这一冒进之风突出的体现在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在1955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提出反对农业发展盲目求快的看法,建议将农业合作化运动转入控制发展、着重巩固的阶段,但毛泽东在1955年下半年的工作会议上则对邓子恢的想法表示批评,并表示要加快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因此,苏共二十大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是在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和背景下召开的。一方面,至1956年我国的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已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另一方面,苏共二十大批判了斯大林的错误,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因此中共党人的思想得以解放,也打破了对苏联模式的照搬照抄,对苏联模式进行反思,更加自主的结合中国国情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此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员人数大大增加,在这样的新形势、新考验下,需要作出正确的决策,制定正确的方针。在这一建设时期,农业是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延缓农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地影响轻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且也将极大地影响重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工农联盟的巩固②。由此可见,在新的建设时期,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这一时期党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尤为必要。
如何定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探索农业发展道路首先要明晰的问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过程中,1953年和1954年我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产量较低,没有完成原计划,因此出现粮食危机,阻碍了工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而1955年的农业大丰收则促进了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此外,苏联及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因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只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导致人民生活困难、社会动荡。因此,中共汲取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在定位农业地位时有了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正视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在总结我国一五计划的经验,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在一系列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中共中央委员在1956年1月提出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就在序言中首先提到农业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是,发展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极重大的地位。”此外,中共八大的会议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农业是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在明晰了关于农业的定位问题后,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方向更加明确。
党在一五计划基本完成后对农业发展目标的新规划,是以一五计划的完成情况为基础设定的。1953年和1954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计划没有按原计划完成,但粮食产量超过了1952的。1955年我国农业产品大丰收,粮食产量达三千四百九十六亿斤,其他农产品数量也都大大增加。然而,仍有大豆、花生、油菜籽等经济作物和某些牲畜的产量完不成原定计划。总的来说,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在此基础上,在1956年八大的报告中,建议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粮食产量五年合计达到二万二千亿斤左右”、“棉花产量五年内合计达到二亿一千万担左右”“农业产值比一九五七年计划增长百分之三十五左右。”①
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首要目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则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实现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要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相结合,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同时,也要注意采取其他措施,诸如兴修水利、改良品种、改进耕作方法等。第二,在保证粮食、棉花产量增加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他经济作物、畜牧业及副业产品的增产。第三,在保证农业增产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苏联曾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味地提倡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因此工农关系的失衡不仅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也严重阻碍的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汲取苏联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后,认识到了保持工业与农业发展平衡的重要性。此外,在一五建设期间,我国对农业的投资不足,因此导致一五计划期间农业发展不足。这一问题也体现在中国共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该《决议》就首先指出“我国目前农业生产还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需要,今后必须用更大的力量发展农业”这一问题。所以,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经验,汲取苏联建设教训的基础上,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工业与农业要平衡发展的理念。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明确指出要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提出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此外,在周恩来所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就阐述了要保持工业与农业平衡发展的思想。“经验证明,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此外,还直接指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应该努力发展农业,求得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互相配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也从工农联盟的高度提出工业与农业要按比例发展。我国经济问题专家陈云亦倡导国民经济要平衡,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投资比例要平衡。因此,党对工业与农业关系比例的探索在方向上是正确的。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一五计划期间开展的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在1956年1月提出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就肯定了农业合作化制度,并强调在二五计划期间要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但是在农业合作化运动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过高的问题,并且存在这样一个普遍认识: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所以周恩来在接见印度农业代表团时就指出这一问题,并表示“搞些个体生产,对改善农民生活是有利的”。在八大会议上,一些代表也指出了这个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刘少奇在八大会议上所作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大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就指出,“目前,有许多合作社比较忽视甚至不合理地限制社员经营家庭副业,这种偏向应当纠正。”为此,在八大会议后,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开放农副产品自由市场,保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相统一,以此来纠正这种错误偏向。
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生产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中社员责任心不强、生产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一些地方干部制定了“包工包产”的生产责任制度。在八大会议前后,邓子恢针对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一制度专门展开调研,并制定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十六字方针:统一经营,分级管理,明确分工,个人负责。但是又由于党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会冲击到我国的集体经济,因此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态度也经常变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出现了三起三落的变化。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1955年11月,毛泽东起草了《农业发展十七条》。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钢要》,并于1956年1月下发各地征求意见。在八大后,即1957年和1958年又分别对这个纲要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纲要》对农业发展的指导主要围绕着农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而展开的,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改善等各个方面。在农业生产方面,主要是要提高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的产量,并提出了增产的一些办法,共有11条;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则是提出要发展林区经济、水产养殖等内容;在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方面,一方面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提出相关意见,另一方面是扫除文盲、实行“五保”、努力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等内容。总而言之,《纲要》是八大前后党对我国农业发展进行探索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文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影响较大,这也是党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进行探索的一个重要成果。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与1945年召开的七大相隔已久。总的来说,八大是适应了新的形势,并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党在八大前后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探索也是值得肯定的。党是在总结我国一五建设的经验,汲取了苏联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农业发展规划,而且在一定时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党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左倾倾向日益明显,急躁冒进之风盛行,因此又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影响了农业发展,这也是党对农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的矛盾。在此之后,八大路线也被迫中断,但不能否认的是八大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折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大会。在这一时期,党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党在八大前后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为当下我国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些经验与启示。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我国农业主要是依靠农业合作化运动发展起来的,即农民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模式。而在当下社会,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使用权划归到各个农民手中,土地使用比较分散,土地利用率较低。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土地管理方面,亦可采取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管理的方式,以提高土地使用率。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城乡差距较小,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增加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的产量,以解决温饱问题。与之相比较,在当下社会,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广大农村地区的地域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农村亦有发达与欠发达之分,东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快,人民生活水平高,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仍然还很落后。针对这一情况,探索当下农村发展道路应具体问题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党中央也提出了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而言之,无论是从经验借鉴上,还是将历史与现实进行比较,党对在八大前后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对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具有启发意义。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社会主义时期)[M].北京:北京中共中央校出版社,1985.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4,210.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社会主义时期)[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20.
[3]李颖.从一大到十六大(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杜桂剑,张海.八大前后党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J].前线,2015(01):123~124.
[5]沈蓓绯,刘明霞.中共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启示[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08).
[6]熊华源,曾珺.论毛泽东对中共八大的历史贡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09).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徐方平(1964-),男,湖北荆州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沈重(1991-),男,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