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
那些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大唐诗人(五)
木匠
丝绸之路在进入陇右地区后,遇见的第一个大城市是秦州(今甘肃天水),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末期,曾在这里住过三个多月,并写下了著名的《秦州杂诗二十首》……
丝绸之路咸阳到甘州段的南线,从武功出来,再向西行,翻过陇山,即进入了唐代的陇右道。
唐初,实行的是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到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太宗皇帝下旨合并了大批的州县,同时又根据山川自然形势,将全国划分为了十个道,它们分别是: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淮南道、江南道、山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和陇右道。
陇右道(我国古代有以西为右的传统,是故陇右,亦即陇西)管辖的地区为今甘肃陇山以西,新疆乌鲁木齐市以东及青海省东北部一带。
“道”的出现是我国疆域史上的一个创举。但唐初的这十道,只是一种地理区划名称,既无行政机构,亦无官员,与地方行政并非一个概念。直到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 706 年),始置十道巡察使,后又改名为十道按察使、存抚使等。由朝廷派员巡察各地,但亦非常设机构,也没有定员,且不一定按“道”的范围行使职权。此时的道,只是一种监察区的存在。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唐玄宗又将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将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又将长安周围的若干州县从关内道分出,增设了京畿道;将洛阳周围若干州县从河南道分出,增设了都畿道。十道遂改为十五道,同时又在每道都设置常设的采访处置使,直到这时,道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闲言少叙,咱们言归正传。陇右地区早从秦汉起,就是边塞地区,多民族聚居。旅人从长安出发,来到这里,无论是自然景色,还是民风民俗,都已与内地迥然不同。晚唐,曾做过宰相和剑南东川(治在今四川绵阳)和山南西道(治在今陕西汉中)节度使的王涯曾写过一首《陇上行》,在这首五绝诗中,我们或能感受这里殊异于内地的秋景与妖异的气氛:
负羽到边州,鸣笳度陇头。
黄云知塞近,白草见边秋。
丝绸之路在进入陇右地区后,遇见的第一个大城市是秦州(今甘肃天水)。那时候,行走在这条路上的商队,经过长途跋涉,来到秦州以后,都会停下来休整几天,再继续前行。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和唐王朝最大的养马场,最多时有万匹良驹。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末期,曾在这里住过三个多月,并写下了著名的《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一】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其九】
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
从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迭多幽事,喧呼阅使星。
【其十三】
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
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
【其二十】
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
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
藏书闻禹穴,读记忆仇池。
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
《本事诗》称:“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秦州杂诗二十首》就是老杜把其在秦州生活的方方面面“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之代表。
生逢乱世,老杜以前是多积极入世的一个人啊,竟也萌生了归隐山林的思想!他甚至已为自己找到了一个隐居之地,这就是在秦州东南五十里的东柯谷,因为那里不仅景色怡人,“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而且还“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另外,老杜对在秦州西南的仇池山,也是神往不已:“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今不见,福地语真传(旧传仇池穴出神鱼,食之者仙)。接近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在这里,我们可以插些题外话。老杜是弃官从华州来到秦州的,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他要弃官归隐的呢?在离开华州之前,他写过一首《立秋后题》,可谓一篇弃官退隐的宣言,其中有这样几句:“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说他再也不能以心为形役了,但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他作出此决断的原因。再往前推,就更令人困惑了。老杜出身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虽也主张“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但老杜以前,一向都很积极入世,“终愧巢与由 ,未能易其 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意思是说,他一定不会学巢父(传说中尧舜时代的隐士)和许由(亦传说中尧舜时代的隐士),去走什么归隐之路。为什么现在一贯“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的老杜又想走归隐之路了呢?
是生计的艰难让他改变了初心?或许是,但不全是。对于杜甫的弃官西行,《旧唐书·杜甫传》说:“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以自给。”又,他在写给自己的好朋友高岑的一首诗中,还说了“无钱居帝里,尽室在边疆”的话,但时为华州司功参军的他生活再不易,也不会比他再早时在长安过过的那种“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投简咸、华两县诸子》)的生活还差。为什么他那个时候都没动摇,现在动摇了?所以,说生计艰难是他想要弃官归隐的主要原因,是不足以令人信服的。
那是仕途的坎坷让他改变了初心?或许是,但也不全是。当初,身为左拾遗的他因上疏为宰相房王官开脱,而诏三司推问,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确是很受打击。但他在离开长安时,还在诗中说道:“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从左拾遗移华州椽》)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到华州以后,最令他感怀的也还是“何人却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孤城此日肠堪断,愁对寒云雪满山”(《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夏日叹》),这与其说是诗人在描写自己被贬到华州后的郁闷心情,还不如说是在婉转地表达自己想要回到长安,为国效劳的愿望。老杜何以在遭受打击之初,都未生此念,而相对安定之后,反而要弃官而去呢?
这我们或可以从《秦州杂诗二十首》的最后一首看出一些端倪,诗一开头,老杜就满怀愤激地写道:“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诗人在这里借“尧受禅而君天下”指肃宗——公元 756 年,唐肃宗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即位,不久唐玄宗即将天下禅让给了他。之前,唐军已包围了安庆绪(安禄山次子,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困守的邺城,平定叛乱已是指日可待。当时,老杜情绪非常高涨,还写诗呼吁“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洗兵马》),意思是请隐士词人们都不要再隐居了,而应当站出来,为国做些事情。
但很可惜,由于肃宗猜忌功臣,以宦官鱼朝恩架空了郭子仪,成为唐军实际上的统帅,使战局逆转,九节度兵败邺城,东都洛阳形势再度告急。
诗人对肃宗的处置可谓极度失望与不满,其时,老杜正从洛阳返回华州,一路上亲眼目睹了朝廷为尽快补充兵员,甚至连老人也要征召入伍的一幕幕人间惨剧,其被视为现实主义高峰的名篇“三吏三别”(“三吏”即《新安吏》、《潼关吏》和《石壕吏》;“三 别”即《新婚别》、《垂老别》和《无 家 别》)就是写于此时。我想这才是促使老杜作出了弃官决断的最主要原因。诚如《杜诗镜铨》卷六引张上若言:“是诗二十首,首章叙来秦之由,其余皆至秦后所见所闻也,或游览,或感怀,或即事……结以唐尧自圣,无须野人,惟有以家事付诸妇儿,……无复有立朝之望矣。”
但话说回来,这组诗的第二首“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第八首“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第九首“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第十五首“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等句,亦颇耐人寻味。不都已弃官,自称“野老”了吗?怎么还“愁时独向东”、“临池好驿亭”、“喧呼阅使星”?怎么还总念着“蓟门谁自北”、“何时郡国开”?看来老杜仍是放心不下,仍希望能更多更快地了解一些时事。掩卷而思,老杜当时,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也真纠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