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多勇 李并成 崔惠萍
内容摘要:南石窟寺和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规模较大的石窟,学界认为南北石窟寺是奚康生任泾州刺史时修建的,南北石窟寺以哪里为地理坐标命名,却不为人们所关注。文章认为奚康生任职的华州治所是今甘肃省宁县,奚康生任华州刺史就开始了华州彭阳县治下的北石窟寺的修建;奚康生封安武县开国男,安武县是南北石窟寺命名的地理坐标,文章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结合,确定北魏安武縣城的治所是今镇原县上肖乡上肖古城遗址,北魏安武县在南北石窟寺之间,南距南石窟寺23km,北距北石窟寺22km,距离基本相等;同时复原了经过安武县附近的两条古道,分别命名为安武道和乌氏道。
关键词:华州;安武县;南北石窟寺;安武道;乌氏道
中图分类号:K870.6;K23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7)01-0120-07
众所周知,甘肃庆阳北石窟寺第165窟与泾川南石窟寺第1窟均是北魏建造,窟内均以七佛造像为主体,并以半圆形排列,在全国早期石窟中实属罕见,不同的是北石窟寺造像高8米,南石窟寺造像高6米,北石窟寺规模大于南石窟寺。
《魏书》卷73《奚康生列传》载:“康生以为将,及临州尹,多所杀戮。而乃信向佛道,数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历四州(青、华、泾、相),皆有建置。”[1]《南石窟寺之碑》有“永平三年岁在庚寅四月壬寅朔十四日乙卯,使持节都督泾州诸军事、平西将军兼华泾二州刺史、安武县开国男奚康生造”文字[2]。北石窟寺保存有宋代残碑一块,载:“……寺者达千百年矣,究诸寺额□……有本县令柳公图□云,厥寺案图□□年泾州节度使奚侯创置……”据此,邓健吾在1963年《文物》第7期上发表的《庆阳寺沟石窟“佛洞”介绍》一文中,肯定了北石窟寺第165窟的创建年代是北魏永平二年(509),南石窟寺第1窟的创建年代是北魏永平三年(510),认为“南北石窟寺为奚康生所营造无疑”[3]。这一研究为北石窟寺的断代奠定了基础,后来董玉祥《庆阳北石窟寺》[4],张宝玺《陇东石窟》都肯定了这一观点[5]。杜斗成和宋文玉在《南、北石窟与奚康生》一文中也重申这一观点[6]。南北石窟寺均为奚康生所建,学术界几乎没有争议。
《庆阳北石窟寺》认为:奚康生在镇压泾州沙门刘惠汪反叛以后才任泾州刺史的,他在出任泾州刺史后,为了安定泾州一带的民心,加上他自己对宗教的虔诚,立即着手筹划了南北石窟寺的开凿与修建[4]40。作者提出奚康生在镇压泾州沙门反叛之后,为了安定民心以及其对宗教的虔诚,是其修建南北石窟寺的动机。检索奚康生一生,大战无数,镇压泾州沙门刘惠汪的反叛的杀戮,与其一生征战比较起来,不足挂齿。加之据奚康生个人品格,镇压一次沙门反叛,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所以修建南北石窟寺当另有动机。
奚康生的任职地泾州的治所以及所辖安定郡、附郭县临泾县均在甘肃泾川县水泉寺,笔者在《历史时期临泾县地望变迁研究》一文中做了考察[7]。从方位上看,南石窟寺在泾州以东7.5km处,北石窟寺在泾州以北45km处,南、北石窟寺以哪里为地理坐标而命名,学界深感疑惑。有必要就南、北石窟寺的地理问题做进一步考证,尤其对奚康生任职的华州、受封地安武县的地望和古城遗址进行野外考察,以解决南北石窟寺的修建时间和南北石窟寺的命名问题。
一 奚康生任职之华州地望与
北石窟寺修建年代
1. 奚康生任职华州的时间
《魏书》卷73《奚康生列传》载:“及寿春来降也,遣康生领羽林一千人,给龙廐马两匹,驰赴寿春。既入其城,命集城内旧老,宣诏抚赉。俄而,萧宝卷将桓和顿军梁城,陈伯之据硖石,民心骇动,颇有异谋。康生乃防御内外,音信不通。固城一月,援军乃至。康生出击桓和、伯之等二军,并破走之,拔梁城、合肥、洛口三戍。以功迁征虏将军,封安武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1]1630此次战事奚康生力挽狂澜,固守寿春,又夺得梁城、合肥、洛口三戍。北魏在与南朝梁争夺中,奚康生取得寿春、合肥等具有战略地位的要塞,因而迁征虏将军,封安武县开国男。不久,奚康生“出为南青州刺史”,看来对受封的安武县是遥领,奚康生并未就藩。后,奚康生“出为平西将军,华州刺史,颇有声绩。转泾州刺史,仍本将军(平西将军)”[1]1631。奚康生任职华州的时间史无明载,但从任华州刺史,“颇有声绩”推测,任职当有三年以上,任华州刺史当开始于正始二年(505)左右。永平二年(509)正月“泾州沙门刘惠汪聚众反,诏华州刺史奚康生讨之。”[8]根据《南石窟寺之碑》,奚康生在泾州官职为“使持节都督泾州诸军事、平西将军兼华、泾二州刺史、安武县开国男。”[2]永平二年春正月以后,奚康生任泾州刺史时,兼领华、泾二州刺史。
2. 奚康生任职华州的地望与北石窟寺的修建
奚康生“出为平西将军,华州刺史,颇有声绩。转泾州刺史,仍本将军(平西将军)”[1]1631。前已述及,北魏的泾州治所在今天泾川县水泉寺。北魏华州治所在哪里,对于奚康生修建北石窟寺至关重要。
查阅《魏书·地形志》,北魏曾有两个华州,一是:“华州,太和十一年,分秦州之华山、澄城、白水置”。华州“领郡三,县十三。华山郡(领县五:华阴、郑、夏阳、敷西、合阳)、澄城郡(领县五:澄城、五泉、三门、宫城、南五泉)、白水郡(领县三:姚谷、白水、南白水)。”[9]这个华州太和十一年置,其地理位置在今陕西大荔县一带。《魏书·地形志》记载了另一华州:“豳州,皇兴二年(468)为华州,延兴二年为三县,太和十一年改为班州,十四年为邠州,二十年(496)改焉。”皇兴二年(468)为华州,太和二十年(496)改豳州,其治所即今甘肃宁县。中间曾改三县镇,北魏护军与镇戍的统治方式是不同于郡县制度的,它是具有军事色彩的军政合一、以军统民的制度[10]。2004年7月,在今甘肃宁县县城出土了《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其碑记载了北魏正始元年(504),持节、督豳州诸军事、冠军将军、豳州刺史山累为孝文帝建寺立碑之事,附有豳州地方官吏[11]。证明正始元年(504)这里为豳州,原华州在太和二十年(496)改豳州的记载,确为可信。
奚康生“出为平西将军、华州刺史”,华州应当是后来改名为豳州的华州(甘肃宁县),其证据有七。一是,奚康生“出为平西将军,华州刺史。”这个华州如在今陕西大荔县一带,属于洛阳首都圈的外围,从地域范围来看,平西将军不宜设置在京都的外围,应在北魏的西陲。二是,《魏书》卷8《世宗纪》记载,永平二年春正月“泾州沙门刘惠汪聚众反,诏华州刺史奚康生讨之。”[8]207华州(改名豳州)与泾州相邻,命华州刺史奚康生讨伐泾州沙门聚众反,可能性较大。泾州沙门刘惠汪聚众反叛一事对于战事较多的北魏来说并不算大事,要从远在今陕西大荔县一带调集平西将军、华州刺史镇压,似乎没有必要。三是,北石窟寺所在地在北魏属于彭阳县,属于华州更名为豳州的西北地郡管辖,如果奚康生是从今陕西大荔县一带的华州任职,“转泾州刺史”后,在豳州管辖的西北地郡彭阳县修石窟,可能不大方便。四是,如果永平二年春正月奚康生才來到西陲,一年内要修成规模较大的北石窟寺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们认为,奚康生“出为平西将军、华州刺史”就在其治所即今甘肃宁县的豳州(华州)任职。也就是说奚康生先任华州(豳州)刺史时,就在华州(豳州)治下西北地郡的彭阳县修筑北石窟寺,“转泾州刺史”后,方修建南石窟寺,所以我们从出土资料考得的结论是,北石窟寺建成于永平二年(509),南石窟寺建成于永平三年(510)。五是,南石窟寺碑落款“大魏永平三年岁在庚寅四月壬寅朔十四日乙卯,使持节都督泾州诸军事、平西将军兼华泾二州刺史、安武县开国男奚康生造”。奚康生兼华泾二州刺史,就控制今天整个陇东地区。如果华州在今陕西大荔县一带,奚康生不可能兼任不相邻二州的刺史。六是,奚康生任职的华州,如果在陕西大荔县一带,南北石窟寺只能是奚康生在永平二年(509)正月到达泾州以后,才能动工,北石窟寺第165窟规模较大,在永平二年(509)完工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当是奚康生在华州(改名豳州)任上,就开始在华州(改名豳州)属县彭阳县境内修建北石窟寺。七是,奚康生一生任过征虏将军,出为南青州刺史,与南朝萧梁进行了多次大战。后又为平西将军,出任华州刺史,转泾州刺史,这个华州如果是今大荔县一带,当不符合北魏朝廷对奚康生委以大任的做法,奚康生任职多事之秋的西北,才符合平西将军的称谓。之后奚康生还担任抚军将军、相州刺史、安西将军,领步骑三万取四川绵竹,这些都是关乎北魏国家战略的军事举措。
有理由推测,治所在今甘肃宁县的华州,按《魏书·地形志》的记载,在皇兴二年(468)设置华州,延兴二年(472)为三县镇,在太和十一年(487)改为班州,太和十四年(490)改为邠州,太和二十年(496)改为豳州。名称几次改易,给人们带来不便,百姓和官员恐怕连名称都难记得,人们可能习惯上使用最初的“华州”之名。可能是《魏书·奚康生列传》也将华州与豳州混淆,或者当时普遍认同华州、豳州互换的叫法。
在泾州,奚康生“以辄用官炭瓦为御史所劾,削除官爵。”[1]1631当是指奚康生随便使用官家的炭、瓦,被所劾,削除官爵。不久“遭父忧,起为平西将军、西中郎将。是岁大举征蜀,假康生安西将军,领步骑三万邪趣绵竹,至陇右,世宗崩,班师”,“除卫尉卿,出为抚军将军、相州刺史。”《魏书·奚康生列传》说:“康生久为将,及临州尹多所杀戮。而乃信向佛道,数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历四州,皆有建置。”[9]1633奚康生一生多所杀戮,但所任四州:南青州、华州、泾州、相州,都曾修建佛教寺院。
二 奚康生封地之安武县
北魏安武县是奚康生的封地,安武县治所在哪里,值得研究。
1. 北魏安武县地望
北魏安武县治所当与汉代安武县治所有一定的联系。《汉书·地理志》记载,安定郡属县,其中有安武县。但仅六字:“安武,莽曰安桓”,再无记录。安武县东汉废,北魏复置,属西北地郡,隋省。2006年12月15日,笔者在镇原县城东南25km的曙光乡川口村发现一座汉代古城遗址。这个古城遗址虽然没有保留城墙,但保留了以绳纹瓦片为主的文化层2—3m,遗址东西长300m,南北宽240m,符合汉代县城之规模。这个位置,正符合清代《平凉府志》关于“汉临泾城,在今县东南五十里”的位置。但依据唐宋人的记录,汉代临泾古城在今泾川县。依据《元和郡县图志》泾州条:“临泾县,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12]唐代的临泾县所辖范围在今镇原县境,可知汉安武县治所亦应在今镇原县境内,确定该遗址为汉代安武县遗址。汉代安武县的确定,为在附近寻找北魏安武县提供了依据。
《庆阳北石窟寺》认为:北石窟寺的位置正是修凿在安武县境内的蒲、茹两河的交汇之处[4]40。张宝玺亦认为,北石窟寺之所以早于南石窟寺而且规模大于南石窟寺,证明了南、北石窟寺的开凿过程中首先重视了北石窟寺,而北石窟寺选择在安武县附近的蒲河岸边,这与奚康生封安武县男有密切的关系[2]908-914。他们均认为北石窟寺在安武县境内。但据《魏书·地形志》记载:“豳州,领郡三,县十。西北地郡,领县三:彭阳、富平、安武。赵兴郡,领县五:阳周、独乐、定安、赵安、高望(今正宁、宁县一带)。襄乐郡,领县二:襄乐、肤施(今宁县北部、合水一带)”[2]2618,2621,2627,2628。彭阳县,治所应在北石窟寺西5公里的镇原县彭阳古城;富平县,治所在西峰区彭原乡庙头嘴北遗址[13]。综合北魏郡县分布,北石窟寺所在地,当属于豳州西北地郡彭阳县管辖。安武县,应在甘肃省镇原西部一带。审之奚康生任泾州刺史时,开凿南北石窟寺,而今南北石窟寺,不在泾州(今泾川县北5里水泉寺)南北位置,当应处于安武县的南北位置之上。在今南北石窟寺的中间有一条古道,遗迹尚存,李红雄、张耀民、宋文玉都曾做过报道[14-15]。笔者也考察过这条古道,今天遗迹历历在目,在原区多表现为深3—5m的槽形地貌,当地人称“胡同”。在南北石窟寺故道中间的位置,万俟沟圈正好有一遗址,王荫槐先生认为万俟沟圈遗址,是北魏时的泾州治所[16]。笔者于2006年12月15日,踏勘万俟沟圈遗址。该遗址坐落在镇原县上肖乡杨城村,这里位于黄土塬区两面侵蚀的崾岘处,崾岘宽500m,在万俟沟圈西沟沿边发现布纹瓦片、灰陶片剖面,其南北长150m,东西长度100m,文化层厚1.5—2m,周长500m,不足县城规模,据地形来看是扼守崾岘的一处关隘遗址,据此可遏制镇原县屯字原与泾川县荔堡原的通道。李红雄在《北石窟寺古代交通初探》一文中,亦认为此遗址为北魏泾州治所[14]151,误。该文还认为此遗址是万俟丑奴反魏起义和称王的地方。当有可能。因为当地保留了“万俟”这一地名,笔者曾访当地村民,有人说沟圈东面的庙宇原来墙面上镶嵌一块石碑,“文化大革命”时破坏了,记得上面有“万俟”等字样。李红雄还说万俟沟圈北有北魏胡太后的父亲胡国珍的祖墓,证据是当时有两个■冢,20世纪70年代平田整地时挖毁。胡国珍是临泾人,封安定公,北魏安定县遗址在今镇原县新城乡原峰村,这座古城,今城墙不存,但其文化层范围200×300m2,具县城规模,村子有城隍庙一座,虽为新修,但在信仰问题上当地居民不会随便将阎王、判官代替其他神祇供奉。当为北魏安定县遗址,胡国珍的祖墓不在临泾县,就在安定县,不会在安武县。
听当地居民说在距万俟沟圈3km的马家沟圈,有一城隍庙,2007年8月5日,笔者前往考察。上肖村村主任赵其义接待,并做了简单介绍。隍庙位于上肖北庄村,上肖村有一古城遗址,北距万俟沟圈3.5km,村部院内有城墙高4—7m,北墙残长30m,西墙残长20m,夯层11cm,墙体棱角分明,外有城壕,北城壕宽22m,长100m,村委会南有一剖面,文化层厚1m,多为布纹瓦片,东西约500m。据地下文化层复原古城,其规模约在300×400m2左右,是一个较大的县城遗址。联系文献,此遗址当是北魏安武县古城。
上肖遗址为安武县古城遗址,是安武县开国男奚康生的封地,南北石窟寺的命名,正是以安武县为地理坐标,南称南石窟寺,北称北石窟寺,这里南距南石窟寺23km,北距北石窟寺22km,距离基本相等。
奚康生取得寿春、合肥等具有战略地位的要塞,因而迁征虏将军,封安武县开国男。奚康生死后,其子“定国袭康生安武县开国男。”奚康生“出为平西将军,华州刺史。”[1]1631安武县即是豳州(华州)所辖之县。奚康生来到授封地任职,必然对封地有特殊的感情,到任华州后,奚康生就着手开凿北石窟寺,在永平二年(509)正月“泾州沙门刘惠汪聚众反,诏华州刺史奚康生讨之。”[8]207之时,已经初具规模,永平二年(509)完工。永平二年(509)奚康生兼任华泾二州刺史,有了在泾州附近修建石窟的便利,着手南石窟寺的修建工作,永平三年(510)南石窟寺完工,故有《南石窟寺之碑》。
2. 南北石窟寺之间的道路
奚康生修建南北石窟寺,完全是出于对于受封地的深厚感情和对佛教的虔诚。特别重要的是,奚康生任华州刺史开凿北石窟寺,任泾州刺史开凿南石窟寺,而开凿北石窟寺早,开凿南石窟寺晚;地处华州的北石窟寺规模大,地处泾州的南石窟寺规模小。这些都说明南北石窟寺不是以泾州为中心开凿的,而是以奚康生的受封地安武县为中心开凿的,南北石窟寺也是以安武县为地理坐标命名的。南北石窟寺都在丝绸之路的要道上。汉代以来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陇东地区,有两条主干道。一条是由关中出发,经今天的乾县、永寿、彬县、长武分两路:一路经长武至泾川县泾明(汉代阴槃县、唐代长武城)下原入泾河河谷;一路沿泾河经泾川(汉临泾县,唐宋元明清泾州)、平凉(瘪家沟有汉代月氏道遗址、十里铺有秦汉乌氏县遗址、安国镇有秦汉泾阳县遗址)[17],由弹筝峡至固原,在木峡关越六盘山,沿祖厉河,在靖远哈思堡渡河,经汉媪围县进入河西走廊,我们称为“泾河道”。南石窟寺在这条道路上。另一条是沿长武县相公乡(汉代大要县治所)至宁县政平(唐定平县治所)渡泾河,经早胜(唐宋早社驿)、宁县(秦汉泥阳县,唐宋宁州治所),至董志原,从今北石窟寺下原[18],渡蒲河,溯茹河,经镇原县(汉彭阳县、唐宋原州临泾县、开边有汉安定县遗址)、宁夏彭阳县(古城镇为秦汉朝那县[19]),度萧关至固原(古高平),我们称为“茹河道”[20]。北石窟寺在这条道路上。南北石窟寺之间的道路由于以安武县为中心,并成为南北石窟寺之间的通道,连接泾州与华州(豳州),并连接丝绸之路两条主干道“泾河道”与“茹河道”,对于北魏布局西部地区行政、军事、贸易至关重要,我们将其命名为“安武道”。原平凉市博物馆馆长刘玉林先生提醒笔者,在玉都附近还有一条东西向的道路,笔者果然发现在泾川县北泾河与茹河的分水岭之间,经泾川县的荔堡乡,渡过洪河,过丰台乡、太阳墩、玉都乡、党原乡,进入镇原县中原乡、平泉乡,至平凉市崆峒区草峰乡,有另一条古道,今天这条古道遗址深2—3m,宽5—15m不等,清晰可见。《旧唐书·肃宗纪》载:“安史之乱”发生后,太子李亨至安定郡(治所今泾川县),斩新平、保定二太守,随后“上至彭原,又募得甲士四百,率私马以助军。”[21]彭原太守至乌氏驿迎接,即走这条道路,我们将其命名为“乌氏道”(见图1)。
3. 南石窟寺与胡太后的关系
如果说南北石窟寺与灵太后胡氏有关,胡太后是泾州临泾人,北魏临泾县治所在泾川县水泉寺,南石窟寺正在临泾县地,南石窟寺规模小于北石窟寺,当与胡太后无关,否则不会太小,况且永平二年胡氏尚未生子,其地位尚且低下。胡太后是孝明帝元诩之母,元诩于永平三年(510)三月丙戌出生,延昌元年(512)十月乙亥,立为皇太子,延昌四年(515)正月丁巳继位,二月尊母为皇太妃,七月丙子,尊皇太妃为皇太后,壬辰,群臣奏请皇太后临朝称制[22]。从时间上看,南北石窟寺修建之时胡太后势力尚未兴起,但南石窟寺建造时胡氏是皇亲国戚,《南石窟寺之碑》碑阴题名的有:安定、平凉、新平、赵平、陇东五郡的郡太守、郡丞、内史、曹吏、参军、主簿、从事等各级官吏;泾州各郡属县有安定、临泾、石堂、朝那、乌氏、白土、三水、爰得、鹑觚、阴密、祖厉、抚夷、阴槃、高平、泾阳等十五县的县令[2]914。署名的还有胡氏4人,皇甫氏(胡太后母舅)2人,正如党燕妮所说,胡氏、皇甫氏等大族都支持和参加了南石窟寺的修造。胡氏、灵皇后母舅家皇甫氏在泾州均是世家大族,奚康生联合这些权势家族,并动用全泾州人力、财力兴建南北石窟寺[23]。
三 北魏泾州属县与胡太后籍贯
一些学者意识到,南北石窟寺命名的地理坐标应在南石窟寺、北石窟寺的中间位置,王荫槐《浅议泾州遗址与北南石窟寺的关系》一文,提出这个位置就是北魏的泾州治所,并提出万俟沟圈遗址为北魏时泾州城[16]169-171。李紅雄在《北石窟寺古代交通初探》一文中,亦认为万俟沟圈遗址为北魏泾州治所[14]143-151。这样北魏的泾州城就到了今泾川县北20km的镇原县上肖乡杨城村东西宽不足0.5km的一个崾岘——万俟沟圈,谬甚。
关于西汉临泾县、东汉临泾县及安定郡治所,北魏泾州、安定郡、临泾县,均在甘肃泾川县水泉寺的观点,笔者在《历史时期临泾县地望变迁研究》一文中做了论证,现就有关问题再做一强调。
北魏临泾县、安定郡、泾州遗址在甘肃泾川县水泉寺,除了文献记载外,近年来出土文物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证据。2005年泾川县博物馆在泾河南部距县10km的太平乡三星村清理一座北魏墓葬,出土墓志砖3块,铭曰:“恭惟大魏正始四年(507)十一月五日,临泾民王明生/积业精微,二尊并背,不能损没,偷□徙秋仰/先灵坟域,分散府悼,不孝罪男……诚迁众栖,集葬中原……刊石立铭,记之云尔……”?譹?訛说明北魏时泾河南属于临泾县管辖,北魏泾州领郡六,领县十七,其中安定郡就领县五,北魏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今泾川水泉寺既是附郭临泾县县城又是安定郡城,还是泾州治所,跨境20km才到镇原县万俟沟圈,一般治所处于行政区划境域的几何中心位置,万俟沟圈如果成为临泾县治所,其统辖区域还会向北部延伸,他就与北魏郡县密集的现象不符。况有其他证据证明,北魏临泾县治所当在今泾川县水泉寺无疑[24]。泾州安定郡其他各县安定、临泾、朝那、乌氐、石堂现在均有遗址为证。北魏胡太后是安定临泾人,其籍贯当在今甘肃省泾川县,胡太后与甘肃镇原县没有关系。镇原县是在唐代以后设置临泾县的[4]。
汉代实行郡县制,《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有郡国103个,县1587个。三国以降,州、郡、县三级政区成为正式制度。北朝时郡县设置增多,出现“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现象[25],西晋前期,全国共19个州,172个郡国,1232个县,到了南北朝,郡县倍增,共有220州,999郡,比之西晋,州膨胀11倍,郡膨胀10倍[26]。故此,我们有必要对北魏时泾州郡县设置情况进行一下梳理,为北魏历史研究提供地理坐标。
关于北魏泾州的建制,《魏书·地形志》记载:“泾州,领郡六,县十七。”笔者近十年来在陕甘宁蒙毗邻地区考察古城遗址300多座,对北魏泾州所辖各郡县,大多找到古城遗址。安定郡,领县五:安定(遗址在今镇原县新城乡原峰)、临泾(遗址在泾川水泉寺)、朝那(遗址在镇原中原乡武亭)、乌氐(应为乌氏,遗址在泾川玉都镇太阳墩)、石堂(遗址在泾川县荔堡);陇东郡,领县三:泾阳(崆峒区安国镇油坊庄北遗址)、祖居(宁夏彭阳县)、抚夷(镇原县三岔);新平郡(当在今彬县一带),领县四:白土(陕西长武县)、爰得(泾川县黑河)、三水(陕西彬县)、高平(泾川县高平遗址);随平郡,领县二:鹑觚(今灵台邵寨遗址)、东盘(今泾川县窑店遗址);平凉郡,领县二:鹑阴(华亭县一带)、阴密(灵台县);平原郡,领县一:阴盘(今平凉崆峒区四十里曹湾遗址)。
《魏书·地形志》载泾州,领郡六,县十七。《南石窟寺之碑》碑阴题名有泾州所辖五郡十五县,缺平原一郡和东盘、鹑阴二县。张宝玺认为,“碑文采自当时的建置,有更大的可靠性。”此论甚是。但又曰:“地形志录武定时制,期间有所变化。”当有误。武定(543—550),是东魏孝静帝年号。《陕西通志》卷四《建置第三》北魏:“新平郡,属泾州领县四。”有东盘县,“东盘,属随平郡。后魏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鹑觚县置东阴盘县。周地图记按:东阴盘即长武地。”东阴盘县即东盘县,明确记载了东盘县设置于明帝熙平二年(517),东盘县的设置晚于南石窟寺建成的时间509年。东盘遗址在今泾川县窑店古城遗址,地处长武原,行政建制属于今天甘肃泾川县。
参考文献:
[1]魏收.魏书:卷73:奚康生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33.
[2]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泾川南石窟调查报告[J].张宝玺,执笔.考古,1983(10):908-914.
[3]邓建吾.庆阳寺沟石窟“佛洞”介绍[J].文物,1963(7).
[4]甘肃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寺文管所.庆阳北石窟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5]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寺文管所.陇东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6]杜斗成,宋文玉.南、北石窟与奚康生[G].丝绸之路文论,2004年下半年版.
[7]张多勇.历史时期临泾县地望变迁研究[C]//2015丝绸之路与泾川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158-173.
[8]魏收.魏书:卷8:世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207.
[9]魏收.魏书:卷106:地形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2625-2627.
[10]侯旭东.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J].中国社会科学,2008(5):168-
182.
[11]吴荭,张陇宁,尚海啸.新发现的北魏《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J].文物,2007(7):89-96.
[12]元和郡縣图志:卷三:关内道:泾州条[M].北京:中华书局,1983:57.
[13]张多勇.历史时期彭阳县城址的变迁[J].历史地理:第2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346-366.
[14]李红雄.北石窟寺古代交通初探[G]//北石窟寺.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151.
[15]张耀民、宋文玉.北南石窟故道踏勘记[G]//北石窟寺.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139-151.
[16]王荫槐.浅议泾州遗址与北南石窟寺的关系[G]//北石窟寺.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169-171.
[17]张多勇.从居延E·P·T59·582汉简看汉代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J].敦煌研究,2008(2).
[18]崔惠萍,张多勇,张亚萍.北石窟寺的研究现状与尚未解决的问题[J].敦煌学辑刊,2009(3).
[19]张多勇.朝那县城址变迁概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20]张多勇.丝绸之路陇山以东段走向考察报告[C]//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4:663-668.
[21]旧唐书:卷10:肃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241.
[22]魏收.魏书:卷9:肃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1-222.
[23]党燕妮.《南石窟寺碑》校录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5(2):221-231.
[24]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安定郡属县城址及其变迁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13.
[25]隋书:卷46:杨尚希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3:1253.
[26]周振鹤.地方行政制度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