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对大学英语定位的考察

2017-11-15 03:35李灵芝
长江丛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定位大学

李灵芝

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进入全新时期,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认清现实问题、反思自身定位,探索改革路径。

一、我国大学英语实践的现实问题

首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急需突破瓶颈,推进改革。一方面,国家持续推动教育改革,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以及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全面冲击着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也受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影响。2010年,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全面实施,提高了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水平。这些变化深刻冲击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其次,已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近些年,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没有停止过改革。2002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3年,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国家逐步推进传统英语四六级改革;教育部修改并制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教学要求》等,都推动了全国范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但变革是个艰巨的过程,已有改革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无法解决教学认同度低、英语课堂缺乏吸引力、教学效率低下等现实问题。

最后,社会相关机构的兴起和资源的丰富,冲击着大学英语教学。各种社会化英语培训机构的繁荣、包括网络在内的便于学习的技术和资源的发达,以及英语考试社会化的兴起,都冲击并削弱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地位和力量。而大学英语的专业性较弱,与相关培训机构的定位与目标区分度不明显,非常容易受到冲击。

二、大学英语教学定位考察

科学合理的定位是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前提。只有基于实践澄清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并合理定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才有明确的方向和基础。

(一)我国传统大学英语定位的现实问题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定位大体是通用英语,但近些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传统定位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在传统定位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逐渐显现如下问题。

(1)大学英语缺乏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支撑,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一方面,缺乏学科建设导致大学英语教师的学术地位和专业背景难以获得认同,从而不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忽视研究和学科建设,使大学英语教学与社会培训机构相比,缺乏辨识度和独特内涵。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产生现实问题。如“没有学科归属感”,大学教师“在教学任务学术含量低、授课重复率高、低层次低水平运作、成为上课机器或语言教练或合同短工的工作环境下,产生职业倦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学校也更容易挤压英语教学空间。近些年,高校的大学英语必修课学分趋于减少,很多高校,学生只要通过四级或相关水平考试就可免修部分学分。

(2)大学英语教学逐渐呈现出封闭和静态的趋势,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逐渐发展成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导向现象比较突出,四、六级考试成绩被许多学校视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部分高校甚至将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围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来进行”。大学英语以语言知识传授为核心,缺乏创新和内涵挖掘;以考试为指引,忽视了语言的丰富本质和学生的现实需求,逐渐成为一个封闭、缺乏创新的僵化体系。

(3)单一的功能定位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进入21世纪,由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水平提升,以及家庭教育对英语的重视,都使我国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较上世纪有了明显提升。研究显示,“目前大学新生中达到《新课标》8级以上的占10-15%”。随着大学新生外语水平普遍提升,传统以语言基础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打破单一性,挖掘内涵、整合资源。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选择:以分类为基础的多元定位

大学英语定位问题,本质上是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大学英语教学本体价值的反思。语言既是工具又是文化,无论是作为工具还是文化,英语的功能和影响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当前我国大学正处于巨大的转型和变革之中,对英语教学本体价值的认识也是随着我国大学改革发展而不断澄清的过程。

近年来,关于大学英语的定位有各种不同观点,包括认为大学英语应当定位于学术英语;应当定位于通识英语;应当定位于专用英语;应当定位于专用英语和通识英语相互结合等。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是“外语师资和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全国英语教学质量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明显,新生外语水平呈两极分化之势,学生需求的差异性比以前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的定位不应当是单一的。突破传统一元思维,进行分类、多元和个性化的英语教学更符合实际需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不同类型,包括现有的通用基础型,与相关专业结合的专用型,学术型,通识型等。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只要通过学习考核,都可给予学分。至于到底如何分类分为几类,应当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战略发展目标和环境等进行考察。符合学校实际情况或长远发展战略,多元化的定位就有益于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学习语言的路径是多样的,无论通用、通识、学术,还是不同类型相结合,在本质上都可以起到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的作用。同时,不同定位都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持续自学的能力,使他们在各自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总体而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基于不同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安排,在此基础上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道路。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基于分类的多元化定位不仅符合现实需求,符合不同水平、特点和兴趣的学生需求,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大方向,同时也更有益于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和引导改革实践。要真正形成多样性、特色化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包括观念转变、课程改革、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等多方面的变革。

(一)转变教学价值取向,拓展教学内涵

大学英语教学要打破传统一元思维,特别是突破传统较单一、封闭、静态的体系和环境,进一步拓展内涵,扩大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出多样、丰富的状态。拓展大学英语教学内涵,包括拓展英语的工具性功能和拓展英语的文化、人文影响。特别是国际化背景下,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有益于培养具有国际化思维,能适应全球化需求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素养、人文精神和国际视野,这都需要不断挖掘和丰富教学内涵。

(二)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而“近三十年来,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始终没有本质的变化,对课程目标和定位的表述模糊,缺乏准确性和指向性,没有‘与时俱进’”。只有改变传统课程体系,才能改变以灌输知识为核心的英语教学模式。

(1)观念转变。包括树立变革意识,创新和变革意识是应对新时期挑战的重要基础;包括改变传统以自上而下知识传授为核心的观念,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包括改变单一工具理性思维,打破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观念,加强英语课程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包括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程度,拓宽课程设置的国际视野等。

(2)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建设符合学校特色的多样化英语课程源于教学实践的强烈需求。长久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形式单一,缺乏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安排会推动英语教学体系的丰富性,更容易照顾到学生的实践需求,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课程安排和组织形式的创新。以分类为基础的多元化教学需要打破传统单一、僵化的课程安排,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协作,创新教学和课程组织形式,使其更开放和具动态性。如学术英语和通用英语结合,或者强化专用英语等,需要学校其他部门、相关院系甚至社会教育资源的协作。同时,在课程中拓展资源,深度整合和利用网络等相关技术和资源,都需要课程组织形式的创新。

(三)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和职业素养

我国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在实践中无法支撑多元化英语教学体系。要推动改革就必须加强师资建设。一方面,要培养能驾驭新教学形式、开设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师。“英语专业教育作为培养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摇篮必须清楚地意识到ESP师资的紧缺和需求;必须意识到大学英语教学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型时期,应该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有一个很大的革命”。另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包括通过考评等制度改革为教师的成长创造空间;加大资金投入,改革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学术研究和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支持;为教师的专业交流与协作提供环境等。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评价对教学实践具有引导和塑造功能。传统的以知识考核为主要手段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这种终结性评价主要针对学习的结果,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教学发展实践需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拓展评价内涵和功能,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特别是注重形成性评价,将评价重点逐步转移到对问题的诊断反馈,加强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功能。

[1]夏纪梅.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难点与出路[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2]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9).

[3]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2(3).

[4]沈骑.转型期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追问[J].外语电化教学,2014(3).

[5]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时期的我国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中国外语,2012(1).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定位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大学求学的遗憾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把握新定位、新要求 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