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翠玲 曹 玲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下会演绎出别样的时代特色。汉代玉文化虽然是在继承先秦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受汉代社会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吉祥玉文化。汉代玉璧吉祥文化体现了当时民众的重要信仰,满足了人们在精神世界的欲求。
吉祥语文化发展至汉代,已经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汉代丝织品、瓦当、铜镜等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物品之上,在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成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形式。先秦时期已出现的“吉”、“永福”、“万岁”、“寿万年”、“富贵”等吉祥语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和秦系出土文献。汉代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长乐”、“长乐未央”、“得喜”、“宜子孙”、“长宜子孙”、“千秋”、“与天无极”、“宜官”、“长富贵”等吉祥文字。日常实物上出现的吉祥语的丰富且内涵多样,而在玉璧上出现的吉祥语则集中在对长寿、喜乐、子孙繁盛等方面,体现了汉代人最主要的生活诉求,这与玉壁的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关系。玉璧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与神灵相同的媒介,是人们精神诉求的传达体,在玉璧上所出现的吉祥语呈现了汉代吉祥文化的核心思维。玉璧在汉代礼器的功能逐渐减弱,开始走入日常生活,成为装饰用玉。吉祥语装饰的玉璧体现了汉代吉祥文化的时代特征,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世俗化玉器。
自古以来,延年益寿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追求,汉代统治者对羽化成仙、长生不老的迷恋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社会潮流甚至影响到魏晋南北朝的社会风化。人们一方面将虚无缥缈的成仙幻想寄托于神灵,另一方面将其寄托于生活用品之中,作为与神灵沟通的玉璧自然会受到关注,“益寿”、“长寿”、“延年”、“延寿”等字样出现在玉璧上。带有“益寿”涵义文字的玉璧,折射出了汉代人内心中根深蒂固的道家神仙观念。
《吕氏春秋∙适音》中有语“夫音亦有适。……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矣。”《诸子集成∙吕氏春秋∙适威》中阐述,“适,宜也。”“宜”的思想源于儒家的“中和”、“中庸”思想,在不断的衍化过程中带入了世俗化的观念,在汉代具体表现为“趋宜求祥”的民间习俗。吉祥语“宜子孙”的涵义则是保佑子孙繁昌、永世康宁,家族世代繁荣,进而引申到国家昌盛。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时期,子孙的繁荣与否直接关系到家族乃至国家的发展,因此对于子孙繁盛的诉求是人们的普遍诉求。玉璧上出现的具有“宜子孙”涵义的吉祥语体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世俗观念。
为了快速恢复国力,西汉初期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统治思想,经过几代统治者的努力,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社会安定,民众富足,到汉武帝后期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盛行及时行乐的生活习尚。《古诗十九首》中有语云:“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通过这些及时行乐的诗语,似乎可以看到汉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状况,也能体会到富庶阶层普遍追求安乐生活,追求安逸的社会心态。
汉代具有享乐涵义文字的玉璧非常盛行,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长乐”谷纹玉璧,同样是出廓璧的造型,玉璧肉的部分通体雕刻谷纹,玉璧上部出廓部分中间透雕“长乐”二字,两侧对称雕刻螭龙纹。现藏台湾的“长乐未央”四灵壁,在玉璧内环雕刻“长乐未央”四字,外圈雕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兽纹样。“长乐”、“长乐未央”等词语汉代逐渐演变成为具有吉祥含义的俗语,表示快乐安逸,享受不尽之意,可见汉代人们对安逸快乐生活的追求愿望。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汉代玉璧的吉祥文化反映了时代的文化特征与社会风尚。受汉代思想潮流的影响,汉代玉璧上出现的吉祥词汇体现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双重理念。“延年”、“益寿”表现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是道家生命不绝思想的文化体现;“宜子孙”则是对子孙延续的诉求,是儒家宗法和礼制观念的体现;“长乐”、“长乐未央”是享受生活、追求安逸的态度,是道家与儒家思想的融合。
[1]陈鸿.出土秦系文献吉祥语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1(1):99~103.
[2]陈光田.从吉语格言印论汉代祈福修身的思想[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6(4):63~67.
[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