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古堡起唐音

2017-11-15 03:42张德恒
黄河 2017年6期
关键词:桑干河朔州

张德恒

雄关古堡起唐音

张德恒

山西朔州,三晋形胜,西北与内蒙古毗邻,杀虎口、平集堡屹矗千古沧桑。其南与忻州相接,雁门关、新广武至今气韵生动。如果说,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特有的标识,每一个城市都能给人特别的印象,那么,我以为朔州特有的标识便是雄关古堡,朔州给我特别的印象就是边塞重镇之风貌。

人之为文,大凡高明之士,不仅能自经史百家中汲取营养,含英咀华,而且能从地理形胜中增深感悟,酝酿情思,此即所谓“江山之助”。这“江山之助”,表面言之,在表现内容,在情感抒发,深入论之,则在文气之涵养、文风之熔炼。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即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上枢密韩太尉书》)一个作者在诗文中所表现出的恒定的气韵,就是其诗文之风格,就是其为人之品格。言可虚伪,行能矫饰,惟文之气韵不可造假作伪,即文可辨人,由人可知文。

朔州作家李志斌先生的诗歌创作大气朗畅,风骨爽健,深得“江山之助”,颇具唐音韵致。李先生的很多诗歌均可视作朔州独特的地理形胜、风物景观与旧体诗歌完美融合、互相成就之范例。以下试举数例,以见梗概。

《桑干河》:“尔来四亿五千年,竟似潜龙困穽渊。字起原由桑葚落,名传却为太阳悬。三泉易和巴人舞,九曲空翻白雪弦。但别朱官趋涿鹿,一波伸展入云天。”桑干河为朔州形胜,相传每年桑葚成熟之时,河水干枯,故得名“桑干”,此诗颔联即写此意。颈联的旨趣略显幽眇,上句似言今人只顾盲目发展经济而不顾桑干河的支流“三泉”已近干涸,下句则是申言今人不注意保护桑干河,致使九曲长河空翻雪浪,声响犹在,而人之不觉。尾联二句笔势兜转,谓桑干河水一旦绕过朱官趋向涿鹿,则碧波浩荡直入云天。这首诗写桑干河,由其起源、得名入笔,对其当下状况给予充分关照,末以波翻浪涌之势写尽河水东流之状,寄托良好祝愿。全诗在时间上古今纵横交融,在空间上绵延山西河北,时空的开阖增强了诗歌的气韵,而意义的层转又恰似桑干之九曲,婉转曲折,顿挫多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作者在诗中表现的环保意识,并非仅是“纸上谈兵”故作姿态,而是曾任朔州市旅游局局长的作者对故乡母亲河的由衷惋惜。作者在另一首《赠别诗》中亦有“姑射洪涛承骨脉,桑干汾水映心泉”之句,足见其对桑干河之深情。在李志斌先生笔下,朔州的广武城数次出现。作者或咏史、或咏物、或抒怀。咏史则真知灼见,咏物则黯然神伤,抒怀则感叹离别。《有感》:“朔州自古多忠烈,不遇明君也渺茫。都道尉迟兴大业,其实秦府爱强梁。凌烟阁上夸英杰,广武城边哭国殇。时过辽宋同此地,金沙折断令公枪。”此首咏史,追述了尉迟恭和杨继业的功业,尤其在写尉迟恭时以“广武城边哭国殇”之重笔回应了开篇的“朔州自古多忠烈”,全篇既慷慨沉雄又顿挫悲壮。《广武长城断想》:“风高路险雁门岿,月洞坍崩朔魄飞。薄暮牛羊尘里没,蓬庐烛火雾中微。良图未识谁相假,胜景空陈世所稀。自问九年成底事,儒冠一介任嘲讥。”此首咏物,且在咏物中已融入一己情思,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此之谓也。此首前四句描写薄暮中的广武故城景致,首联雄健沉凝,颔联静谧安详,“薄暮牛羊尘里没”暗化《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之“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既如实地写出农村的生活原貌,又与尾联二句遥相呼应:牛羊成群归来,而“于役”之一介君子尚在凄然彷徨,无所适从。全诗在写景之中融入了一股切肤蚀骨的悲凉意绪。《广武初冬会并、京诸友》:“长城脚下会鸿俦,角酒肴席话不休。瑟瑟疏枝欲留客,茕茕古堡独怀秋。残垣颓垒成胜景,野老村驴入镜头。却道相逢又相别,一番喜悦一番愁。”此首抒怀,情景交融,相逢之喜,离别之愁,映现出友谊之重。而选择广武古堡做为聚会之地,则尤其突显出作者徜徉千古、依恋往昔之雅人深致。李志斌先生状写朔州形胜的佳篇甚多,此处不拟备列,这里要着重提及的是作者的七言歌行《塞上吟·丙申末诗友雅聚拈得古韵有寄》。这首诗骨力惊挺警拔,气势混茫磅礴,神思飞扬腾跃,情致酣畅淋漓,掷地有声,光英朗练,乃李诗中的上上之品。“寒风烈烈朔平府,和烟十里没尘土。马邑道上兵甲伏,汉家冢里藏弓弩。锦衣执戟行域内,冰雪泥泞阻商贾。云聚云散未轻许,盈虚凉热尤难睹。蓦然白日风波起,轻薄狂絮搅天舞。不省含沙会射人,手捧赤诚与血吐。吁嗟乎!丈夫生平须擒虎,会将功业追前古。骐骥一跃千里行,困服盐车瘏而俯。燕王重金买骏骨,五侯七贵谁知否?呜呼!行人只合雁门苦,李广关前曾杀虏。杨业困死陈家谷,世代英名留宗谱。君不见贾谊年少亦多才,沦落长沙雄心腐。天下熙熙攘烽火,三顾之期难再补。结庐南山白草口,村野微躯居残堡。且耕且读且老朽,从来清风傲骨在畎亩!”此篇一韵到底,长歌当啸,将众多史事囊括匣藏其中,开阖朗畅,尺幅之间蕴万里波涛之势。歌行之体,最重气势,此篇一气流转,续续而出,骨气端详,音情顿挫,读罢令人感慨丛生,不禁为之击节拍案而叹。故乡朔州的形胜、风物,助成了李志斌诗歌的奇情壮采、刚健风骨,辅之以鲜明的意象、严整的格律、恰当的用韵,遂使其诗极富唐诗风貌,宛然唐音再现。

当然,李志斌先生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深具唐音韵致,也并非完全是“江山之助”使然,这其中也渗透着李先生对唐诗的精思妙悟,体现着李先生对唐诗的心摹手追。首先是对李白诗的精思、追摹,如其《丙申夏雨》“一任子规啼”之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并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感怀》“总为慵疏愧诫谆”之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桑干河》“尔来四亿五千年”之与李白《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千岁”;《母亲节有感》“我欲从今归故里”之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其次是对唐诗名篇的融化以及对唐人作品的和韵,如其《说夏》“又是一年风景好”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最是一年春好处”;又如其《咏菊》之次韵唐人刘皂《旅次朔方》;《题岳庄燕巢》之次韵刘禹锡《乌衣巷》。另外,在李志斌先生的诗作中也约略能看出受到毛泽东诗词影响的印痕,如其《题鼠图》“岂有丈夫尊丑小,更无仁者惜奸幽”之与毛泽东《冬云》“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孤杨〉次韵翟老师》“独立寒秋天地分”“苍茫万类我为君”之与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问苍茫大地”“万类霜天竞自由”。对毛泽东诗词之吸收、融和,当然不无时代原因,但是如能联系到“毛泽东同志喜欢三李的诗,就是李白、李贺和李商隐的诗。从他的诗词也可以看出他吸收了这三位诗人的某些特点和优点。”(何其芳,《新诗话——〈李凭箜篌引〉和〈无题〉》,《文学知识》,1959年第5期)那么,李志斌先生对李白诗的远取、对毛泽东诗的近求,则无疑均是对唐音的嗣响。

李志斌先生原任朔州旅游局局长,今为朔州市文联主席。在昔从政立功,于今著文立言,至其为人,则温文尔雅语默沉静,颇具士君子风范,不啻立德之典型。我诚望李志斌先生的诗歌作品能够早日结集出版,让三晋乃至华夏的儿女都知道:与李唐文化渊源甚深的三晋大地,边塞风光,神韵未泯,唐音气骨,至今宛然。

郭玉瑞

猜你喜欢
桑干河朔州
故乡的桑干河
朔州平鲁区: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朔州接地气的畜牧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头货”
桑干河(外一首)
桑干河景观带规划设计分析
——以河北省涿鹿县为例
朝鲜朔州碱性杂岩体蛭石-磷矿床
朔州新景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