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写书”

2017-11-14 10:57李树一
西部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龙场学书王阳明

李树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1]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王阳明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肯定,称“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一时间,“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成了热门词语。谈论到王阳明,不得不承认,王阳明为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第一流人物。王阳明不仅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等,他的书法造诣也达到了高远的境界。只不过他无意与以书立名,传世的墨迹并不多,但他在明代书坛上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正如徐渭所说:“古人论右军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书,睹其墨迹,非不翩翩然凤翥而龙蟠也,使其人不亚于书,则书且传矣。”[2]

一、王阳明生平事略

王阳明自幼生活于诗书之家,兴趣广泛。不仅爱好骑射、学习兵法,还热爱书法。今人陈云君所著的《中国书法史论》中对王阳明的书法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王宁仁 ,字伯安,明之大儒 ,著名理学家,诗文俱佳。他书法学晋人,守古法中风韵悠长,儒人重书古使之然也,阳明力行”。[3] 据记载,他自幼习楷书,初学《圣教序》,甚得右军之法,继而习摹虞、颜、欧、柳等帖。正如《绍兴志》有云: “新建善行书,出自《圣教序》,得右军骨,第波竖微,不脱张南安(弼)、李文正(东阳)法耳,然清劲绝伦,而遒迈冲逸,韵气超然尘表,如宿世仙人,生具灵气,故其韵高冥合,非假学也。”[4]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书艺渊源。

然而,王阳明的一生却仕途坎坷,命途多舛。屡立功劳却屡遭构陷,是王阳明一生的真实写照。当然,王阳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坚定、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一生。12岁时,他认为人生第一等事并非是像父亲一样读书登第,而是做“圣贤”。在“学圣贤”的动机下,王阳明循朱子之教,格竹、读书,未得其果。为追寻究竟,王阳明不断做尝试。后出入佛老,仍然未果。据《王阳明全集》记载,王阳明17岁时,从京师赴江西南昌迎娶江西布政司参议诸养和之女。居南昌一年,他每日坚持潜心于练书法。直至离南昌时,已用去数筐纸,书艺也大有长进。28岁,历经三次科举的王阳明终成进士。后又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贵州龙场。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王阳明就此开启“心即理”的心学命题。

王阳明在被贬贵州期间大量搜集了名人碑刻,从中吸取书艺营养。《东坡墨妙亭诗残刻十七字断碑砚小记》中有记载这祥的事“东坡墨妙亭诗戏刻,世有两枚:其一曾为王阳明所藏。 存灯‘他年忆贺监时须服孙华老十二字。 背镌‘宁仁‘楷书二字,又‘阳明山人篆书四字;侧镌`‘驿丞署尾碑分书五字……”[5] 王阳明在身处绝境时没有意志消沉,仍然以高雅的兴致搜藏名人碑刻殘片,汲取营养,刻苦钻研。王阳明在被贬贵州的三年里,也留下了《何陋轩记》、《致罗整安书》、《教条示龙场诸生》、《象祠记》、《与惟善手札》、《天涯思归书轴》等诸多遗墨,在书法艺术发展的角度上,王阳明对当时偏远、封闭、文化落后的贵州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龙物悟道之后,又经张许之难等多种磨难,王阳明悟得“心即理”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即天理”,最终提出了“致良知”。

二、关于王阳明“以心写书”的书法观

廷杖四十、万里流放贵州龙场驿,舍生忘死平定朱辰濠叛乱,只手扶起明社稷……多次面临死亡威胁,面对生死考验。王阳明所有的思想不是一般读书人的坐而论道,而是在跌宕的人生中悟道的真理。王阳明在五十岁时提出“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6]。可见,“致良知”是王阳明“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是他生命经验的总结。

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学思想影响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风格和特色。他曾说:“‘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 ‘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 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后与学者论格物,多举此为证。” [7]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王阳明既有“初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对“技”的学习,又有后 “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即以心造境,以心写书,而不是单纯的 “对模古帖”。

可见,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传习录》中曾记载这样一句话:“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末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而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8] 从“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王阳明对书法“技”层面的认识,“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则是阳明先生提倡的技道并运、注重实践的学书方法。

三、从书法作品探究其书法主张

书法作品是书法规最直接的表达,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加以参考相应时期的文字资料,试探究其书法主张。

王阳明留下的书法作品大多以行草书为主,审视正统而又自出新意。他的书法风格与其哲学思想相对应,他的书作在不同环境与心境中,表现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王阳明全集》中记载:“先生十七岁,在越。七月,亲迎夫人诸氏于洪都。外舅诸公养和为江西布政司参议,先生就官署委禽。合卺之日,偶闲行入铁柱宫,遇道士趺坐一榻,即而叩之,因闻养生之说,遂相与对坐忘归。诸公遣人追之,次早始还。官署中蓄纸数箧,先生日取学书,比归,数箧皆空,书法大进。”[9] 弘治二年,王阳明临的 《自叙帖》正是在“先生日取学书,比归,数箧皆空,书法大进”之后,可以看出这段时间王阳明不断练习书法,从而达到 “书法大进”的程度,现如今我们再欣赏,会发现这部作品整体给人感觉字形较准,能够较为熟练地表现《自叙帖》 的风貌。(见附图1)

《何陋轩记》是王守仁传世名品,(见附图2)《何陋轩记》一文为王阳明在戊辰年(正德三年,1508 年),任兵部主事时得罪宦官,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之后的第二年所写。此时的王阳明居处相对安定,他潜心学理,开门授徒,他不觉居住条件简陋,而是取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遗言,将自己的屋子命名为“何陋轩”,书写“何陋”二字匾额挂于轩前,当地民风淳朴,他通过讲学使之开化,意趣较为闲适。《何陋轩记》长卷共 130 行,从整体上看富有节奏。除首行四字、末尾一字外,其余各行均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文字之间或行或草,文字仿佛随着感情的变化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其身处逆境、惨遭破坏身居穷乡却安之乐之,始终不忘自己的人生使命和理想抱负。这篇草书长卷笔画柔中有刚、如棉裹针,笔致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王阳明仿佛借着挥毫的笔墨来抒发着自己愤世疾俗的激情。

在他的书法中,我们可以看得出他并不是一味地效法古人圣贤,而是在自己已掌握的书法法度下,大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自出新意。王阳明的《何陋轩记》与他的其他传世书作也共同表明,他始终坚持修身养学和注重技法的书法主张。显然,这与他的人生抱负有绝大关系。正如明代朱长春评曰:“公书法度,不尽师古,而遒迈冲逸,韵气超然尘表,如宿世仙人,生具灵气,故其韵高冥合,非假学也。”[10] 可以说王阳明的书法“书如其人”是一个很好说明。

四、对王阳明的书法思考

所謂“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以此观之,书学即人学也。所谓“书如其人”是也。[11] 王阳明字如人、如其学。也如他的哲学、思想——致良知,以个人良知为衡量是非善恶标准,王阳明作为一代儒学大家,他的理学与修养对其书法起着不同寻常的作用。纵观王阳明的生平,我们可以发现其书法并非单纯留在书艺层面,而是“以心写书”,重视作品的内在精神,他的审美情趣与学识修养都在书法作品中自然流露。苏轼也曾说过:“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这给予我们启示——书家除了要练习基本功之外,还要注意人品与文化的修养。

五、附图

附图一 王阳明 弘治二年临 《自叙帖》 怀素 《自叙帖》

附图二

注释:

[1]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亚信会议后在上海考察时,对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重要讲话

[2] 选自《徐文长三集》卷二十《跋 书马君所藏王新建公墨迹》,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 10月版第 315~316页

[3] 选自陈云君《中国书法史论》

[4] 选自《绍兴志》

[5] 摘自《东坡墨妙亭诗残刻十七字断碑砚小记》

[6] 摘自《国学典藏馆彩绘全注全译全解传习录》

[7] 选自《王文成全书》卷三 十二

[8] 选自《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2014年7月第一版p111

[9] 选自《王阳明全集》2015年5月1日 简体注释版 年谱.世德

[10] 摘自百度《王阳明书法欣赏》

[11] 选自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

猜你喜欢
龙场学书王阳明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在精神层面上对禅学超越境界的融会
学书有感
钟繇学书
欧阳修《试笔·学书为乐》
威宁小黄姜带富一方
清·朱履贞《学书捷要》句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