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017-11-14 11:05程明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程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深,对于初中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授,更要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教学的重点,积极的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相比较于其他学科,中学的美术教育具有深沉的人文精神,而这也和新课改所强调的“人本教育”的教学目标完全一致。文中对于当前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地论述,并以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给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引言:

作为视觉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美术,对于人们精神实践以及文化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美术运用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记忆来对人类的文民与历史进行记录与传达,是人类情感表达中最为独特的造型艺术,将人类生活以及对于事物的理解与看法进行解释与表达。和其他中学基础科目相比,美术更具独特的魅力与价值,而且对于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当前国内中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化发展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中学美术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的实际需求,可是由于我国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教学环境中,因此仍然有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地解决。比如说有一部分中学仍然把学生的升学率当成唯 一的教学目标;还有一部分中学为了能够顶住教学压力,就开始极力要求学生们学习无趣的美术理论。殊不知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有一定作用的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学生们的美术理解以及美术水平并没有丝毫的提高与作用,甚至还出现的严重的逆反效果。虽然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应试教育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美术就是为了升学,加上学校以及家长对于美术并不重视,只关心学生的基础课程成绩是否有所提高,无视美术对于学生的影响与价值,更不要提素质教育中所强调的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精神内涵了。除此之外,美术本身具备的核心价值也被消磨在功利性明显的教育模式当中。

1.2重视模仿轻视作品的原创性,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虽然现阶段国内的中学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过程当中的美术课堂仍旧是以教师作为课堂核心,学生只是被动地坐在课桌上接受,而且这样的学习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就是看学生在美术学习当中的模仿程度,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年综合化、个性化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会给人“千人一面”的感受,学生们完全没有自已的想法与自已的作品,这种落后又单一化的美术教学方式不但打击了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积极性,另一角度也可以看出学校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并不重视,如果学生长期地处在这样的美术学习环境中,只会逐渐地失去美术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出现畏难情绪。

2在中学美术教育当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措施

2.1重视文化历史的教育

每一件美术作品都饱含着文化与历史的沉淀,都能够从小小的细节与变化中表现出现文化的韵律与美感。学习美术最为重要的并不是学习美术的技巧,而是要了解美术中的文化以及独特的人文精神,所谓的美术史就是一部人文精神的发展史。美术作品中不仅转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也將自已的精神世界透过作品向世人传达不同的美学视角。因此教师在中学美术教学当中渗透中外美术史以及美术欣赏等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对美,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时候,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与艺水涵养。比如说在讲解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八年级下册第五课《方寸之间》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篆刻的一些基本样式以及基本技法进行简单地介绍,随后再把打磨石料、印石上稿、镌刻刀法以及治印的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并在不同的印章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独特文化。在教学中,可以优先考虑让学生动手尝试肖形印的刻制,在对篆刻工具性能有所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再来欣赏这些不同的作品,不但能够强化学生对传统文艺术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有一个全新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自已堂试临刻自己喜爱的品起到重要的辅助效果。让学生明白“方寸之间”的真正意义。

2.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无论是永乐宫的壁画,还是敦煌莫高窟,又或者是汉朝时候的石刻,这些举世无双的艺术作品都在用自已的独特美感向世界传达浓厚的人文主义美感。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当中形成自已的艺术理解与高尚的艺术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就必须要让学生从艺术作品当中寻找到爱国家、爱人民、爱我中华的巍巍壮丽山河。比如说在讲解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文明之光》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者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来向学生讲解历史发展。比如说通过不同的彩陶纹理就能够感受到人类和自然以及社会的真实情况,并强调了在不同时期人类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浓厚的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以及艺术美感,并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接受并喜欢上深沉而又久远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们的爱国精神与人文精神。

3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在进行初中美术教育中增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就必须要在中学美术教学课堂当是以学生为主体,并在教材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同时,还要重视文化历史的教育,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确保学生能够实现综合化、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邵惠玲,张彩花.试论加强人文精神培养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124-137.

[2] 龚亚军,张晨光,任宇杰.探析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03):155-168.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思品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分析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寻思的寻思——立法者·解释者·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