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颖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收入差距扩大所伴随的经济政策激励了高收入阶层的投资行为,促进了经济增长,却对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产生了抑制作用,阻碍了经济增长。本文梳理了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相关的理论研究,阐述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由这种内生机制所带来的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相关性
一、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综述
(一)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生产与分配关系的研究理论认为:“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因此,消费中的分配是生产本身产生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的目的是为了加快资本原始积累,追求剩余价值,资本积累产生了财富与贫穷两方面的积累。因此,分配与经济增长呈现的是两端不平衡的关系,不平等的收入分配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影响是抑制性的。由此,马克思得出的关于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结论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够尽可能增加社会总生产力,消除生产力与产品的浪费,实现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良性循环,让社会资源获得相对自由的发展和分配”。
(二)库兹涅茨倒U假说及验证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于1955年在一次经济学会演讲中提出了收入与分配之间的倒U型曲线(Kuznets inverted U-shaped curve)。他依據当时手中掌握的有限资料提出假设: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之间差别的长期变化是,在工业文明的开端和过渡时期,经济增长加速,随后稳定,在快速增长之后逐渐过渡到缩小阶段,呈现一个倒U型的型态。库兹涅茨该假说所表现的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当收入水平上升时,不平等的程度扩大,当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阶段,不平等程度达到最大化之后开始逐渐缩小”。该假说激发了经济学界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兴致,并且在随后的研究中,该假说被不断验证,也推动了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的发展。
二、经济增长影响收入分配的内生机制
(一)城乡二元结构刚性与人口流动的收入分配
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是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经济与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过程就是工业经济发展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过渡到城市工业一元经济结构。但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明显,导致城乡不等价交换现象突出。在这样的机制下,城乡预期收益差异呈正相关性,也就是当城乡人口预期收入的差异越大,人口表现出从乡村流向城市的流动性越强。预期收入的差异大小又反过来体现出城乡之间体制上的问题,增大了城乡实际的发展差距。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产生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变化,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将其从城市获取的收入寄回农村,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改善了农村整体收入情况,但是城乡关系却未得到改善。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加至3.79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刚性矛盾加大。
(二)经济发展战略倾斜与收入分配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收入分配的政策指导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此实行了两个大的具有倾斜性的发展战略:一是由农村发展改革转向城市发展改革;二是实施沿海优先发展带动内陆发展战略。这两大经济发展战略对收入分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表现在城市发展与工业化战略推进过程中,城乡二元分配关系发生了变化,城市经济工业化令城市居民收入整体高于农村居民,市场经济体制让商品市场的技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城市及城市周边优先发展,城乡差距更加明显。另外,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倾斜,让东部地区享受到诸多优惠政策,如财政税收优惠等,对外开放政策也为东部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因此,东部地区较西部快速发展,导致东西部经济水平和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明显。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人均收入水平与青海省相比,差距在3倍以上。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长期处于相互影响,由于发展中所面临的经济发展转型等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矛盾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较为凸显。
三、收入分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正面效应来看,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符合经济增长规律和需要的,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在收入分配中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拉动当前经济增长的投资,在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向高收入群体倾斜,激发了私人投资的热情,有利于投资利润的积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利于扩大经济的增长。从负面效应来看,国际上通用的市场经济标准是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绝对平均,0.2~0.4为合理范围,0.4以上为差距过大。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储蓄增多,消费倾向下降,城乡经济二元特征明显,农民消费结构中食住所占比例较大,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明显,城市居民对教育、居住、文化分配较多的收入。由此可见,收入水平低的群体将获得较少的受教育机会,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就相对较低,而高收入群体有较多可支配收入用于投入,能够为社会产出提供高效贡献的活动,又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
(二)多变量因素对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影响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受教育水平、物价指数、财政收支水平、税收以及投资水平等。教育的改善能够提高生产力和生产率,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同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教育因素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具有双赢的效果。财政收支政策与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大多数情况下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同时也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因此财政收支政策与两者呈现不同方向的相关关系。物价指数主要通过通胀水平得到体现,通胀推动了经济增长,但是也扩大了社会的不平等,但相对于财政收支,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小。税收和投资水平的扩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扩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与财政政策具有同样的影响。因此,在采取相关措施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影响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双向因素,针对主要矛盾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在不影响经济整体增长状态的情况下,改善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状态。
四、结语
关于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矛盾,应当一方面加快居民收入总量的增长,尽量实现充分就业,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完善财政政策,调节税收体系,优化调整税收政策,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强化对高收入人群的收入监管,借助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运用政府与市场两只手来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作者单位为大连金普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参考文献
[1] 王薇,么海亮.基于成分数据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2(31):12-13.
[2] 权衡.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现代分析框架及其争论[J].社会科学,2004(6):15-21.
[3] 冯邦彦,李胜会.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4):23-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