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玉 姚敏
【摘 要】本文提出要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需要对研究生师资队伍进行配套改革,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创新,突出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特色。
【关键词】比较 研究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C-0010-0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研究生教育擔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以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合理设置,是研究生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很多年。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趋势、新途径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和经验,以此探索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路径,这对于丰富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研究生培养发展趋势
(一)对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功能更为重视
在以往的传统观念中,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研究能力的培养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也自然开始成为培养的重点。在这方面,西方比中国要反应更快,走得更远。这一方面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更为重视。西方的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比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起步要晚一些。但这种新的培养方式萌芽之后,很快就获得了欧美国家研究生教育的重视。
2007年,卡耐基教育博士项目(CPED)在美国启动,这一项目以卡耐基博士教育创新计划(Carnegie Initiative on the Doctorate)为模板,26个大学参与到项目中,共同探索专业型博士的培养模式。
与此同时启动的专业硕士项目(Professional Masters Initiatives)影响更大。这一项目分为科学人文两个计划:一个是科学专业硕士计划(CGS Professional Science Master's Initiative),另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硕士计划(CGS Professional Master's i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Initiative)。
这一项目的实行最初源自外界对研究生社会功能的需求,专为培养实践型而非研究型高层次人才。科学专业硕士计划最早在1997年就开始试行,2002年才将计划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领域,且在获得良好效果后,于2010年形成了成熟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硕士的培养制度。
2.更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实践环节。除了增加专业性研究生教育的比重之外,西方研究生教育也更加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实践环节,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其中比较成功的例子是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改革。20世纪90年代,根据美国相关机构的调查数据,仅有四分之一的博士毕业生能够进入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另有四分之三的博士毕业生将去非研究型大学任教。而这些学校、机构更注重博士生在教学、服务上的实践能力,而非做科研的能力。
为此,1993年,美国启动了“未来师资培训计划”(Preparing Future Faculty),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他们了解熟悉不同的学术机构、教育机构的要求,了解他们未来将从事的工作,培养他们作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这一计划在2003年得以完成,超过20万名博士研究生参与了该项目,并获得了切实可用的实践能力。由于项目反响较好,参与项目的美国高校已经将PFF项目加入博士生的培养中。
(二)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在注重研究生社会功能培养的同时,西方研究生教育也增强了对于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
2006年,欧洲大学协会启动了“通过创新型博士教育增加就业机会”(From Innovative Doctoral Training to Enhanced Career Opportunities)项目。这一项目的名字已经点名了项目的内容:即通过博士创新教育,丰富博士教育内容,拓展博士教育的领域,探索博士教育新方向,以提高博士就业机会。
美国在这方面也同时响应。2007年,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紧随欧洲大学协会,启动了创业精神与研究生教育项目(Entrepreneurship and Graduate Education)。这一项目将研究生院师生与社会企业家联系在一起,共同探索研究生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及其发展方向。
总的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西方研究生教育中新的内容和新的探索方向。
(三)更加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跨学科性
近年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方向有一定的变动,对实践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研究单一型人才的需求。西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也逐渐向跨学科、综合性倾斜,不仅要培养专一精深的研究型人才,同样也要培养综合跨学科型人才。
目前比较成功的例子是美国2000年实施的“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整合计划”(IGERT)。到目前为止,这一计划已有41个州100多所大学参与,注重给研究生提供跨学科学习的平台,其目的在于培养研究生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视野。项目实施的方式主要是设立跨学科主题项目,再由参与项目的各大院校以此为基础设立自己学校的研究生跨学科培训项目。如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建立的植物系统生物学的跨学科研究生培训计划(IGERT Plant System Biology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该项目整合了植物学、模型计算科学、生物基因组学、系统建模等各个相关学科,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之后,2005年美国发布了《21世纪国防教育白皮书:重新规划研究生教育》(NDEA21:A Renewed Commitment to Graduate Education)。在白皮书中,美国正式提出了研究生的跨学科教育问题,并指出不仅仅是社会需要跨学科的综合人才,研究机构也需要研究者通过交叉学科进行科研创新。endprint
(四)研究生培养呈现国际化趋势
当前的全球化不仅仅影响了世界经济和文化,教育也被卷入这一浪潮当中。全球化首先是科学技术的全球化,研究生教育由于科研性和学术性更强,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这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欧洲的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伊拉斯谟计划的名称来自于16世纪荷兰人文主义学者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他曾在欧洲各国求学和传授知识,自己本身是国际化教育的成果,又将这成果传播到了欧洲各国。这一计划启动于1987年,最初只是为了联合欧洲内部教育资源,对抗美国和苏联的国际竞争。计划内容包括虚拟校园、共同开发各校联合课程,各校师生的互相流动等,旨在推动整个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
这一临时性计划赶上了世界性的教育国际化浪潮,得以不断发展,二十几年来不见衰落,不仅有超过两千所欧洲大学加入,还推动了伊拉斯谟+计划的进行。伊拉斯谟+计划即伊拉斯谟世界计划,它是伊拉斯谟计划的国际版,由欧盟委员会提出,力图建立欧洲与第三世界大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为此在2005年开设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窗口”计划。
当然,国际化趋势并不是欧洲一家的关注重点,美国2008年研究生院理事会第48届年会主题就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Graduate Education in a Global Context)。根据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的调查,约有38%的美国研究生院至少有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也正与非洲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在相关教育领域进行非洲与欧亚高等教育计划合作。
总的来说,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化、创新化、跨学科、国际化趋势已经是国际研究生教育的潮流。对于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来说,这都必然会是不可回避的内容。
二、国内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
国内的研究生教育起步晚,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浪潮,数量上发展较快。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招生、培养、质量评价系统。但是从培养模式整体上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与社会的实践性、开放性高层次人才需求有一定错位。这种错位主要体现在:
(一)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应用性特征不明显
和欧美的专业学位教育比起来,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2009年国家下定决心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扩招,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导向性政策。近年来,专业学位的招生数量在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刺激下有一定增长,2014年我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量达到27.91万,同年专业型硕士授予量与学术型硕士授予量的比值为100∶118,从规模上看,专业硕士培养已成气候,但从质量来看,培养模式明显还不成熟。
从具体实践来看,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过分接近。首先,从招生标准上看,专业学位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仍然沿袭了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标准,重试卷分数,重理论研究。其次,在具体培养上,国内大多数专业的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交叉重复率高,评价体系基本一致,并没有体现专业学位的特殊要求。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晓娅、康飞宇等在对清华大学的工程硕士论文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在毕业选题里居然有高达21.4%的基础研究,且提交形式单一,只能以研究论文形式提交,并被放置于雷同于工学硕士的硕士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评估。这一问题不仅仅是出现在这一个专业当中,而是在各个专业的应用型硕士培养中十分常见。
当然,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专业硕士论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2015年,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就提出了多样化的论文形式,如研究类学位论文、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工程管理论文等。但总的来说,课程内容、质量评价体系的雷同仍然是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障碍。
(二)师资队伍与研究生培养的应用性要求脱节
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生培养模式都增加了对应用性内容的重视,这不仅仅是体现在专业硕士的出现和比重增大,更体现在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
但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与这一要求显然有一定差距。我国现有研究生导师师资仍然以学术性导师为主,实践型导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研究生培养的应用性发展趋势。这意味着研究生应用性的课程内容设定和培养目标都无法落在实处。学术型导师更擅长研究基础性、理论性课题,面对具体的实践问题往往力有不逮。在具体表现上,一方面在案例结合理论方面的教学上会有所欠缺,对学生的指导偏于理论;另一方面,专业研究生培养需要开设的应用型课程会出现无人可上,或者是较少实践经验的导师勉强上这种情况。
(三)学科结构封闭
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都缺乏学科之间的开放性,和欧美等国的情况比起来,显得过于僵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大多数院校里,复合式研究生培养的主要障碍仍然是学科壁垒,各个学科间科研的合作十分稀少,教学上也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虽然出现了工程法学等学科交叉诞生出的新专业,部分专业如比较文学也出现了中文专业与外语专业进行教学合作的情况,但比起大环境来说仍是少数现象,大规模的学科间科研、教学资源自由流动、互相合作的情况没有出现。
这种高校内部培养机制的不畅通并不是只体现在研究生培养上,而是从本科生培养就已经开始。但研究生培养现在不仅面临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同时也面临着科研对学科综合创新能力的要求。从科研到实践的需求都与这种学科间的壁垒格格不入。
三、国内研究生培养途径探索
目前,仅从研究生教育规模上看,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大国。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力量源泉,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精英力量,国家对研究生教育也极其重视。但是因为起步晚,发展情况复杂,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系统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参考国外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的方向,我国应紧跟国际潮流,积极寻求改革,改变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endprint
(一)研究生师资队伍需要配套改革
研究生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育,以往更为注重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师资队伍要求上也偏向导师的研究能力而非实践能力。但随着西方研究生培养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视,以及国内社会对研究生应用能力需求的提高,对研究生师资队伍的结构也应该随之配套改革。
首先高校要完善多样化的研究生师资队伍聘任、评价制度,不能够按照研究型导师的评价体系进行一刀切,要为实践型导师的引进、评价、提升留出空间。在保持研究型导师队伍的同时,要引进实践型导师,并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适的配比。
与此同时,即使是针对研究型导师,也要提出一定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即使是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知识的教导本来就包括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两块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理论研究上。科研需要创新,而创新不是空中楼阁,是来自实践,面向实践的。而應用型的专业硕士培养对于实践能力的教导就更加重要。
总的来说,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只有通过师资结构的改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打破学科壁垒和鼓励创新
打破学科壁垒和鼓励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交叉学科往往是创新的激发点,是新兴学科的诞生处。正如路甬祥教授所说的:“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产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面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从西方研究生培养的情况来看,多学科交叉培养,跨学科研究小组的训练能够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欧洲和美国开展的打破学科壁垒的项目活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中国研究生培养制度应该继续做打破学科壁垒的努力,将已有的交叉学科培养经验继续推广,建立起适合交叉学科培养的教育制度,调整相关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三)突出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特色
在研究生培养中,应突出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使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真正区别开来。在继续扩大专业型研究生招生比例的同时,也要探索出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要求研究生培养系统各个方面的配合,包括建立适合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配合师资队伍的实践型转向,要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将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真正分开,而不是将就用学术型的一套老方案,或者在这一套培养体系上进行表面的修修补补。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课题组,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1)
【基金项目】长沙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际比较视野下国内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探索研究”(JG2014YB09)
【作者简介】周子玉(1982— ),女,湖南湘潭人,长沙理工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改革,比较文学;姚 敏(1992—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改革,比较文学。
(责编 丁 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