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女生校园暴力问题研究述评

2017-11-14 05:56王小红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暴力事件暴力

田 影,王小红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教育技术

国内女生校园暴力问题研究述评

田 影,王小红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近年来,频频爆出的女生校园暴力视频让校园暴力再次成为关注热点,目前关于女生校园暴力的研究集中在概念界定、特点、成因和预防四个方面,在研究对象的细化,研究视角的扩大,研究内容的拓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女生校园暴力;特点;成因;防治

古往今来,女性一直被认为是温柔乖巧的象征,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借助于QQ、微信、微博、网页的披露,越来越多的女生暴力行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2008年孙静对某中专学校的563名护理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总暴力行为发生率为33.6%[1];2010年庞淑兰等人对某职业高中793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女生校园暴力发生率为50.5%[2];2011年王萍等人对柳州市317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女生校园暴力发生率为58.02%[3];2014年张容等人对深圳市20所小学5834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女生的施暴行为发生率为68.55%[4]……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的女生校园暴力正在愈演愈烈,有效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是解决女生校园暴力问题的关键,2017年召开的两会中各界代表、委员纷纷为解决“校园暴力”建言献策,教育部长陈宝生也就“校园暴力”的预防做了回应,本文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了解我国女生校园暴力问题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该领域的课题提供新思路。

一、我国女生校园暴力的内涵与特点

(一)女生校园暴力概念分析

目前,针对“女生校园暴力”的概念尚不明确,有学者从暴力行为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进行界定,如:罗建河、徐锋认为女生校园暴力行为表现为一群女生(加害者)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女生(受害者)的虐待、折磨和凌辱,其时间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通宵达旦,手段花样繁多,从谩骂到殴打再到性凌辱[5]。袁翠清认为未成年女生校园暴力行为应被界定为:未成年女生(加害者)单个或结伙对其他女生(被施暴者)所进行的踢踹、撕扯、性器官伤害或侮辱等暴力行为[6]。李欣然认为中学女生校园暴力行为应该被界定为在校女学生(施暴者)个人单独或群体共同对其他女学生(受害者)所施加的殴打、虐待、折磨和凌辱等暴力行为[7]。也有学者从暴力发生场所进行界定,如:李文婷认为女生校园暴力是主要发生在校园内部以女性学生为主体和客体的群体性暴力行为,属于“校园暴力”的一种形式[8]。贺国荣对女生校园暴力的定义为发生在校园或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学校女学生通过暴力,针对其他女生的身体、精神、财产等权利所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9]。可见,对女生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女生校园暴力”中的女性是否必须是“在校”女学生、暴力的发生地点是否必须在“学校及其周边”、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暴力”行为,这些均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罗建河、徐锋、袁翠清明确的将“性暴力”纳入到“女生校园暴力”的定义中,这是值得关注和赞同的。

(二)女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特点

关于“女生校园暴力”的特点,总结起来有以下六点:第一,“团体性”。孙胜存、李奥、严红英等人均认为女生的爱合群、胆子小等特点决定了其暴力行为很少一对一,一般为“多对一,多对多”,暴力团体通常不少于三人,同伙纠聚现象明显[10-12]。李文婷也提出女生校园暴力中的加害者在数量上比受害者多得多,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暴力行为可分为由加害者数人轮流攻击和加害者一人或少数人攻击其它人放任或容忍两种形式[8]。第二,“虐待性”。这是女生暴力区别于男生暴力的主要特征,宋雁慧和邱君提出女生并不像男生那样直接使用武力,而是以折磨、戏谑为主,以看到受害者求情、告饶、挣扎的可怜相而感到心理上的满足[13-14],袁翠清将“性虐待”列为虐待性的重要表现,她提出扒光被害人衣物裸露其下体、强制暴露或伤害被害人性器官、逼迫被害人自行猥亵或性骚扰他人等均属于“性虐待”行为[6],邱君认为直接逼迫受害者与男性发生性行为也是性虐待的一种形式[14]。第三,“持久性”。罗建河、徐锋、邱君等学者均发现女生校园暴力持续的时间一般都很长,短则数小时,长则通宵达旦[5][14]。第四,“传播的迅速性”。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新时期的女生校园暴力出现了新的特点——“传播的迅速性”,一旦暴力事件被曝光在网络上,短短几小时该事件就会成为关注的焦点而被大众转载和评论[15]。然而,广泛而快速的传播在揭露了施暴者恶行的同时也对受害者造成了“二次伤害”,被披露在网上的暴力事件曝光了受害者的容貌和身份信息导致她们不敢面对现实而再次形成心灵的创伤。第五,“低龄化”。女生校园暴力多见于中小学阶段,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女生校园暴力施暴者的年龄集中分布在15岁至17岁,受害人的年龄集中分布在14岁至16岁,其中,最小的施暴女生仅9岁[6]。最后,除了直接的身体暴虐外,在校园中还存在着如孤立、言语伤害、起绰号等这样的另一种暴力行为——“软暴力”,这种暴力事件因其隐蔽性和伤害的非显性,常常被大众忽视[10][16]。笔者认为,施暴者为惯犯也应属于女生校园暴力的特点之一,在女生校园暴力案件中,施暴者往往不是第一次“犯案”,更多的是“惯犯”,她们在年幼时期就有着“大姐大”的头衔,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着丰富的暴力行为“前史”,以至于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更易发生暴力行为。

二、女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成因与对策

(一)女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

女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体内部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也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首先是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又分为施暴者和受暴者两个个体,对施暴者而言,青春发育时期的校园女生,其心理稳定性低,自控能力差,情绪变化的幅度大、频率高,极易导致情绪失控和暴力行为[17]。朱凤荣提出女生校园暴力形成的心理基础是女生追求高度的关注,认为关注度是女生的核心价值,趋于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使得一旦有其他女生“抢了其风头”,就会引发其妒忌、怨恨的心理,继而产生校园暴力行为[18]。罗建河、徐锋指出女生的校园暴力,大多是出于嫉妒、报复的心理,其中,所谓的“情感纠纷”更易引发暴力事件[5]。以上三者均从心理因素对女生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而李欣然从青春期女生的生理变化即月经期间孕激素变化的角度提出月经期间女生的性情变得焦虑、暴躁,对看不惯的事情比较容易发脾气[7]。吴桂翎,辛涛指出个体的生活方式与暴力行为有关,如吸烟、酗酒者更容易发生暴力行为[19]。郝博、陈莎莎、石晓晨等指出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是导致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施暴者往往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更不知道自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0-21]。对受暴者而言,严红英认为受暴者的过错或被欺侮后隐忍的态度是暴力延续并升级的重要因素[12],金一斌,贺武华认为受暴者的屈辱迁就纵容助长了暴力行为的扩大与蔓延,极易让更多的人模仿,从而将“暴力”演变成一种普遍现象[16]。

其次是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青少年的首要课堂,家庭对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22-23]。家庭环境的恶化影响学生的暴力行为,胡琨发现校园暴力行为严重的学生主要来自单亲、重组和隔代家庭[24]。父母不科学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女生的校园暴力行为,如王琳、谭丙华指出父母经常使用身体处罚手段的,孩子容易发生侵犯行为[25],郝博和严红英指出“母亲”行为粗暴、过于强势,女儿更易表现出暴力倾向[12][20],张永芬发现父母宠惯孩子、放任自流、施行高压政策等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暴力行为的产生[26]。父母文化水平与女生校园暴力行为成反比,文化水平较高的父母更加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使得这类父母可以给予处于青春期的子女正确合理的处事方式,从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14]。另外,方亦指出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孩子越易成为攻击对象,因为这类家庭的儿童容易自卑,面对欺负时不敢反抗[27]。

再次是社会因素。学校中的学生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他们是学校的一员也是社会的一份子,李文婷指出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人文关怀,对于物质和个人利益的追求导致了个体可以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折手段,一旦有人触犯了自己的利益则会加以阻止和报复[8]。处于这种社会背景下的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在学校中一旦他人触犯了自己的利益,她们就会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报复,暴力行为则是报复的一种,严红英指出当前人们的社会责任感退化,不好管闲事,对学校及周围发生的暴力行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放纵了加害者的暴力行为[12]。21世纪的中国社会受暴力文化的影响,学生更容易发生暴力行为,有研究显示青少年暴露在暴力媒体之下其攻击行为周期会缩短,因为在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出版物、网络等媒体中充斥着暴力血腥的场面和情节,青少年出于好奇会对这些行为进行模仿,在现实中“上演”电视中的情节[11][28][29]。王琳等人指出同辈群体也是影响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青少年结交一些不良的社会“朋友”后,她们的行为也会趋于“不良”,从而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25]。

最后是学校因素。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王娟和陈倩指出在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仅关心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动态,所以当学生有了异常倾向时并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和教育继而引发了校园暴力事件[30-31]。学校管理不当与暴力行为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王超、季叶成等人提到暴力事件发生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做的不到位,学生不能对不稳定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且意识不到自己需要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暴力事件发生后学校为了避免麻烦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施暴学生的教育不到位,对受害学生的心理安慰欠缺,对全体学生的警告不够,从而导致暴力事件一再发生[22][32]。

纵观当前关于女生校园暴力的成因,看似全面但仔细思考我们发现很少有学者从“旁观者”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旁观者作为暴力发生的重要见证者,对暴力行为的进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积极作为的旁观者可能会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不作为或消极作为的旁观者会纵容暴力行为的发生甚至会助长施暴者的嚣张气焰。

(二)防止女生校园暴力的对策研究

关于女生校园暴力的预防与控制,总结起来有五个方面:学校层面、国家层面、社区层面、家庭层面和多方联动层面。

学校层面。于珍和季成叶等人从学校方面阐述了三级预防系统,即学校要建立初级、二级、三级预防系统分别从暴力事件发生前、暴力事件发生时、暴力事件发生后对全校学生、施暴学生、受暴学生进行预防、控制和教育的防御系统[32-33]。易良春等人提出学校应对全体女生进行心理建档工作,让每个女生都拥有心理成长档案,以便心理教师通过该档案对心理有疾患有障碍的学生采取一一跟进的方法进行疏导和矫治[34]。学校还可设立“女生救助中心”,该组织主要对学校的女生进行青春期知识的普及和受害女生的心理救助[12]。然而这个组织不应该只针对受害女生进行了救助同时也要对施暴女生进行心理矫正。王娟提出学校应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形成一支拥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师资队伍,构建一种师生互爱的校园环境[30]。

国家层面。郝博从国家法律层面提出,我国不仅要针对校园暴力采取立法工作更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还要增强执法规范,让校园暴力行为有法可依,让学生知法懂法[20]。袁翠清从旁观者角度提出国家应完善对旁观者救助义务的法律规范和追责制度。首先要预见旁观者的行为,其次要明确旁观者的权利义务,最后可区分旁观者的行为类型,对推波助澜的旁观者施行“共犯连带”的刑法原则,与直接施暴者同罪同罚[6]。李婧针对教育行政诉讼严重缺位的现象,提出应完善校园暴力的教育行政法律救济制度,制定有关校园暴力的教育行政申诉制度的程序性法律规范,充分发挥教育行政复议制度在处理校园暴力中的作用[35]。还有学者提出国家应加强媒体监管,严厉打击制造暴力垃圾的不法分子,减少暴力文化的不良影响,消除文化污染的源头[5][31]。

社区层面。社区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良好和谐的生活环境使青少年更容易模仿社会可接受的行为,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遭遇校园暴力的可能性更小,反之在恶劣的社区环境中生活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校园暴力行为[25]。季成叶提出社区应做到加强违禁药物管理,清理学校周边环境,形成社区之间的合力,推广积极向上的社区活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32]。曹余曦提出社区帮教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社区帮教即社区志愿者对青少年开展心理矫治、行为矫治、生活指导、人格矫治、技能矫治等教育活指导[36]。

家庭层面。张孟琳从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校及时沟通两方面提出了对策,她指出家长应关心子女生活,注重言传身教,学会与孩子交朋友,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观念。[37]胡琨提出父母的教养方式应从惩罚严厉、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转向理解民主型[24]。

多方联合层面。赵银祥提出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28]。梅志罡,汤志超提出实施家长的社区培训制,即社区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邀请社会工作者、教育专家、法制专家到社区向家长们传授科学健康的教育知识,营造健康科学的教育观[38]。罗建河等人强调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干预策略[5]。袁振堂,李慧提出要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39]。

女生校园暴力的预防单靠某一方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当前对女生校园暴力的对策正在从单方面的预防逐渐转变为多方协调联动干预,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校园暴力干预机制。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对象需进一步细化

女生校园暴力中的“女生”是指哪个年龄阶段的女生,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目前的研究多以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女生为研究对象,部分以职业高中、护理卫校、大专学校的女生为研究对象,有的以农村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可以总结出当前的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大致在6-24岁,缺乏以6岁以下的“幼儿”为对象的研究,6岁以下幼儿的攻击行为与长大后的暴力行为是否有关系,则可通过追踪研究进行探讨,由于大众持有女生校园暴力多发生于技校、职高等学校,普遍认为“普通高中”的学生是“乖乖女”而使研究者忽视了对“普通高中女生”的调查,今后的研究不仅可针对指定年龄阶段的校园女生做深入探讨,也可做不同年龄层次的对比研究,不同学校层次的女生校园暴力是否存在差异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如可做普高女生与职高女生、城市校园女生与农村校园女生、公立学校女生与非公立学校女生在校园暴力上的差异调查。

(二)研究视角需进一步扩大

我国对女生校园暴力的研究集中在发生现状、产生原因、危险因素、预防机制方面,研究视角多为心理学、犯罪学、社会学和医学,关注重点为施暴者和受暴者,旁观者作为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见证者其态度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暴力事件的走向,但当前对旁观者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性事件,以旁观者为切入点专门针对校园暴力的研究较少,将旁观者作为研究视角是今后预防和应对女生暴力的重要方向,把不同领域综合起来进行跨界研究是全面控制校园暴力的最终归宿,以个案分析进行深入调查,从个案中总结出共性,也将为校园暴力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研究内容需进一步拓展

校园暴力的外延及具体表现应包括言语暴力、肢体暴力、器械暴力、沉默暴力和强迫暴力,由于语言暴力、肢体暴力、器械暴力在女生校园暴力中占比最大,故研究者多集中在这三种看得见的“显性”暴力上,关于看不见的网络暴力、沉默暴力等“隐性”暴力的研究较少,近年来性暴力在女生校园暴力中的占比逐年递增,将女生“性暴力”作为专题进行研究也是必要和必须的,对女生校园暴力的干预,各界学者提出了丰富的意见,但策略的执行是否到位、效果如何并没有进行追踪和复查,今后的研究可将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女生校园暴力发生情况进行对比,从而建立起有效的校园暴力干预系统。

[1] 孙静.护理女生校园暴力情况调查和干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8(22):4439-4440.

[2] 庞淑兰.唐山市某职业高中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0):959-961.

[3] 王萍.柳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流行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1(9):1078-1080.

[4] 张容,孙群露,林爱华.小学生校园暴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4(2):132-136.

[5] 罗建河,徐锋.谈女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成因及其防治[J].教育探索,2011(1):127-130.

[6] 袁翠清.未成年女生校园暴力行为法律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6(5):11-15.

[7] 李欣然.中学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及校园治理[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8] 李文婷.解析校园女生群体暴力[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3):36-40.

[9] 贺国荣.浅析校园女生暴力现象[J].中国商界,2010(10):340-342.

[10] 孙胜存,韩立新,周书霞.校园女生暴力现象原因探析及应对机制建设[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6-107.

[11] 李奥.中学校园女生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34-36.

[12] 严红英.中学校园女生暴力行为分析与防控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6(4):93-97.

[13] 宋雁慧.网络时代女生暴力的理论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2-15.

[14] 邱君.寄宿中学女生校园暴力的危害、特征及教育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9):117-118.

[15] 赫栋峰.对校园女生群体暴力视频盛传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8):11-13.

[16] 金一斌,贺武华.新时期校园暴力的特点及其防控研究的若干思考[J].教育学研究,2010(9):186-190.

[17] 李萌.谈校园女生暴力事件及预防措施[J].辽宁警专学报,2010(9):56-58.

[18] 朱凤荣.女生校园暴力现象透视:基于女性认知缺失角度[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6):57-60.

[19] 吴桂翎,辛涛.校园暴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特殊教育,2009(6):75-78.

[20] 郝博.校园暴力的成因及法律防控[J].法治与社会,2016(11):175-176.

[21] 陈莎莎,石晓晨.中小学校园暴力犯罪案件的特点及防控[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6(5):94-96.

[22] 王超,马迎华.校园暴力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5(11):979-980.

[23] 刘冬梅,马兵.聚焦校园暴力[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1):44-48.

[24] 胡琨.家庭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5] 王琳,谭丙华.中学生校园暴力社会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青年探索,2009(1):31-39.

[26] 张永芬.对90后女生“校园暴力”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刊,2009(10):147.

[27] 方奕.关于我国校园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青年探索,2013(1):70-76.

[28] 赵银祥.中小学生校园暴力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J].教学与管理,2013(3):61-63.

[29] 石艳,王嘉欣.“第二反抗期”与校园暴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0(8):61-64.

[30] 王娟.试论女生校园暴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5-138.

[31] 陈倩.校园青少年暴力犯罪若干问题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7):14-16.

[32] 季成叶.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7(3):193-196.

[33] 于珍.中小学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应对[J].现代教育论丛,2008(3):48-51.

[34] 易良春.高校校园暴力对女生的侵害及其预防对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1):83-84.

[35] 李婧.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153-157.

[36] 曹余曦.关于校园暴力的规劝——社区矫正施予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可能性[J].辽宁警专学报,2010(3):64-66.

[37] 张孟琳.中学女生暴力事件预防途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38] 梅志罡,汤志超.中学校园暴力: 社会化视角的透析[J].青年探索,2007(4):57-60.

[39] 袁振堂,李慧.大学校园暴力现状、原因与对策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66-69.

ThereviewonthecampusviolenceoffemalestudentsinChina

TIANYing,WangXiao-hong

(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Nanchong637002,China)

In recently years,the frequently violence video of the campus girl let the campus violence become a hot topic again, The current study on the violence of girls on campus focus on that aspects:the concept of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nd prevention.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need to refine,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search need to expand, the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ampus violence of female students;characteristics;cause;prevention and cure

2017-05-25;

2017-06-18

田影,女,四川绵阳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小红,女,重庆开县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和教育社会学。

G775

A

2095-770X(2017)11-0071-05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11.016

[责任编辑雷润玲]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暴力事件暴力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暴力云与送子鹳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向暴力宣战
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探析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