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英芳
(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600)
头颈部CTA的护理与体会
范英芳
(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600)
目的探索头颈部CTA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我科收治的头颈部CTA检查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造影剂灌注一次性成功率(96.67%)、检查成功率(96.67%)、依从性(100.00%)、图像质量达标率(96.6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头颈部CTA检查患者中效果显著。
头颈部;CTA;护理;体会
头颈部CTA(头颈部动脉血管造影)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常用于头颈部患者的检查,包括脑血管病、脑血管畸形、脑梗塞、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等的检查,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影像学资料,避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但在检查过程中,因为患者配合度不高、扫描条件、对比剂团注方案等因素,影响整体检查结果[1]。本文旨在探索头颈部CTA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我科收治的头颈部CTA检查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化成2组,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入选标准:(1)患者均是由于头痛、头晕、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肢体肌力改变、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者手麻实施头颈部CTA检查;(2)患者均了解、知情、同意本次实验。
观察组平均年龄(48.95±3.55)岁,男17例,女13例;病种类型:7例患者为脑动脉狭窄,5例患者为脑动脉瘤,8例患者为颈段微小动脉瘤,10例患者为颈内动脉狭窄。
对照组平均年龄(48.43±3.27)岁,男16例,女14例;病种类型:8例患者为脑动脉狭窄,4例患者为脑动脉瘤,7例患者为颈段微小动脉瘤,11例患者为颈内动脉狭窄。
两组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知识宣教、心理护理。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主要措施如下:
(1)检查前心理疏导:由于CTA检查前常规需要签订造影同意书,而同意书上都会提到造影剂可能发生过敏,严重者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这大大加大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在检查前需对患者做好沟通工作,告知患者CTA是一种无创、安全、快速、辐射低的检查,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解释检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感觉,如出现全身发热现象、尿意感,均属于正常反应,从而取得患者配合,消除患者顾虑。
(2)静脉注射部位的选择:为了确保对比剂的顺利输注,需留置18G大小的留置针,且尽可能选择右上肢粗大静脉血管,并确保血管富有弹性、粗直,避免对比剂外渗。同时选择右上肢注射,能够提高图像质量,降低反流速度,减少静脉周围伪影[2]。
(3)检查中护理:取下头颈部所有金属物品,取下义齿,使用头托,胶带固定患者的额部和下颌部。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告知患者检查中不要做吞咽动作,头颈部不要动。放松身体,标准头颅定位。留置针连接双筒高压注射器,以5 ml/s注射速率注射碘佛醇(320 mg/mL)40 mL,随后以同样速度注射0.9%生理盐水60 mL(可根据体重情况略作增减)。对于意识昏迷患者,需加强患者意识、面部表情的观察[3]。
(4)安全护理:为了保证检查工作的顺利实施,需在床旁备好急救物品,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且需定时检查急救药物期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同时定期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训练,从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5)检查后护理:检查完成后,仔细询问患者身体感觉情况。对出现过敏症状者,及时和相关科室联系。为了避免过敏性休克穿刺困难,即使当时没有症状者,也需要观察半小时后方能拔出穿刺针,并告之正确的按压方法,嘱咐患者多饮水,以加快造影剂的排泄。
对比两组患者的造影剂灌注一次性成功率、检查成功率、依从性、图像质量达标率。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成功率、依从性、图像质量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n(%)]
头颈部的CT血管造影(CTA)能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Willis环的血管图像,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检查[4]。且属于安全性高、无创性、操作简单的检查方式,再加上其造影剂量少、费用低,患者更易于接受 。
头颈部CTA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心理状态、体位的摆放与固定、静脉穿刺部位、造影剂的注射速度与总量、患者的配合密切相关。由于患者对头颈部CTA检查的不了解,加之CTA检查前常规需要签订造影同意书,而同意书上都会提到造影剂可能发生过敏,严重者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这更加重了患者的紧张与恐慌。为之,在签订同意书时,应换位思考,注意谈话技巧,既不能讲得太轻,也不能太重,将重点讲清楚,告知患者及家属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极低,万一发生,CT室内也备有急救药品及器械,我们也会第一时间救治。让患者放松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检查。有研究表明,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越高,图像质量越好[5]。为之,我们连接双筒高压注射器,以5 ml/s注射速率注射碘佛醇(320 mg/mL)40 mL,随后以同样速度注射0.9%生理盐水60 mL。为了满足高压高速率的需要,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右上肢静脉注射,可以减少静脉周围伪影,降低返流程度,提高图像质量。同时体位的摆放与固定、检查中患者的配合同样不容小觑。笔者通过对CTA检查患者的护理干预,包括检查前心理疏导、静脉注射部位的选择、检查中护理、安全护理和检查后的护理,提高了检查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增加对CTA检查知识的了解度,避免了造影剂的外渗,提高了图像质量和灌注成功率。
总而言之,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提高穿刺技巧,做好患者检查前后的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是保证头颈部CTA患者检查成功,提高图像质量的关键。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以往紧张的护患关系,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1] 杨 蓉.头颈部CT血管造影在短暂脑梗塞临床诊治中的价值及护理配合[J].医学信息,2013,55(28):486-486.
[2] 沈 文,张灵敏,刘金有,等.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227-1228.
[3] 李 硕,杨 岩.16排螺旋CT行头颈部CTA检查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96(1):277-278.
[4] Sameshima T,Futami S,Morita Y,et al.Clinical usefulness of andproblems with 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 for the evaluation ofarteriosclerotic stenosis of the carotid artery:comparison withconventional angiography,MRA,and ultrasound sonography [J].Surg Neurol,2009,51(3):301.
[5] 杨尚文,杨献峰,胡安宁,等.不同部位注射对比剂对头颈部CTA图像质量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2):209-213.
R473
B
ISSN.2096-2479.2017.42.176.02
本文编辑:刘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