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娟,罗丽云,阳艳芳
(南沙区榄核医院,广东 广州 511480)
我院开展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为限价单病种的成效与结果分析
林 娟,罗丽云,阳艳芳
(南沙区榄核医院,广东 广州 511480)
目的结合临床实际,分析我院开展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为限价单病种的成效及存在问题。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骨科以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就诊的患者9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我院开展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为限价单病种项目后,患者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的变化。结果实施限价单病种后,收治患者数增加154%,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由2540元下降到1713元,平均住院天数由7.5天下降到2.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价单病种可以遏制过度医疗,能规范临床检查及用药,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院的社会声誉。
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限价单病种;成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价的上涨,医疗费用也在逐年上涨,同时确实存在过度检查、过度服务、过度医疗等问题。[1]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2],切实降低群众的医疗费用,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等问题,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结合我院实际,成立单病种领导小组,并选择承治科室技术好,服务过硬,治疗技术可靠,科室负责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的骨科为试点科室,在2014年年初选择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为限价单病种,以达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控制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的目的。经过二年多临床实践,现将单病种的实施成效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骨科以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就诊的患者94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68例,女26例,年龄7~59岁。具体骨折部位见表1。其中,进入单病种限价收费的患者60例,因故未能进入单病种限价收费的患者25例,另有9例不符合单病种限价管理。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14~7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收治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患者数据统计
我院开展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为限价单病种项目后,为有效实施单病种限价收费项目,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制定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并对住院天数超过平均住院日5天和/或住院费用超过单病种最高限价30%的病例,领导小组进行重点监控,组织人员查找原因、督促科室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按医院规章制度处罚。在确定开展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为限价单病种项目后,院领导首先在全院范围内召开全院动员大会,做好院内宣传,随后通过当地新闻、报纸、海报、横幅,到厂企、各村委派发宣传小册子等方式进行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力。目标患者住院后,主管医生首先将我院开展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为限价单病种项目介绍给患者,同时派发宣传小册子,在确定患者符合单病种限价收费项目后,医生再将住院费用,治疗方案,医疗风险及在治疗过程可能出现的变异情况告知患者,经患者同意后鉴署《单病种限价诊疗协议书》。然后按照我院制定的《骨科四肢骨折取内固定临床路径》、《骨科四肢骨折取内固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各类治疗与护理。患者住院期间,应注意加强服务质量,对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协调解决,提高患者满意度,为限价单病种项目的实施建立良好的口啤。
比较实施单病种限价收费前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与平均住院费用有无变化。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一周内再住院率;
(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5)住院天数超过平均住院日5天和/或住院费用超过病种最高限价30%病例,领导小组进行重点监控,并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对相关责任人按医院规章制度处罚。平均住院天数是衡量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工作效率等的综合性指标[3]。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我院开展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为限价单病种项目,取得显著成效,与前三年(即2011年~2013年)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各类数据统计
单病种质量管理能够对疾病诊疗进行过程质量控制,是评价医务人员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及合理性的依据[4]。我院在实施限价单病种项目的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三点:第一,发现进入限价单病种项目的病例比例不高,主要是因为部分患者担心住院时间缩短,费用降低,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故而拒绝进入限价单病种;还有部分患者在入院检查过程中,发现合并有其他疾病,不符合限价单病种病例;部分医生对限价单病种项目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在诊疗过程中存在抵制情绪而导致部分患者未能进入限价单病种项目。第二,宣传力度不够,对这一惠民措施,我院只在镇内进行宣传,未能在区内进行大范围的宣传,所以收治的患者绝大部分为本镇居民,且部分患者在入院后,经医生介绍才知道我院正在开展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存留为限价单病种项目,导致收治的患者数未达到预期效果。第三,未形成有效的保障制度, 单病种领导小组对单病种病例未做到动态监管。
若院领导能进一步加强对该项目的扶持力度,甚至取得镇领导的进一步支持,扩大宣传范围与力度;同时,对开展单病种的科室,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那么当地会的更多的居民可以享受这一惠民措施。
[1] 郭 晶.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单病种费用.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9):32
[2] 刘文生.单病种收费不孤单.中国医院院长,2016,(14):50
[3] 杨在英,吴宝妹,陈雅萍,等.单病种质量控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2):33-35.
[4] 阿布都沙拉木.依米提,刘新亚,贾慧民,等.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方法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2014,30(2):118-119.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e effect and results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limb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LIN Juan,LUO Li-yun,YANG Yan-fang
(The nansha district olive nuclear hospital,Guangdong Guangzhou 51148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fixation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limb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6,6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 of internal organs of orthopedic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From July 2011 to December 2013,37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 of limb fractures.Analysis of the hospital to carry out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limb fractures to limit the number of single disease items,the patient's hospital days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s changes.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ce limi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admitted increased by 154%.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cost decreased from 2540 yuan to 1713 yuan.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decreased from 7.5 days to 2.9 day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Limit single disease can curb excessive medical care.It can standardize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medicatio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tient's medical expenses,strengthen medical ethics construction, enhance the hospital's social reputation.
Limb fracture fixation;Limit single disease;Effectiveness
R687.3
A
ISSN.2096-2479.2017.42.4.02
林娟(1981.04.-),女,江西人,护理本科,主管护师,从事护理专业(4)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每日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等。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