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立鹏
诗歌,说到底是一种个人的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每一首诗都暗含着诗人独特的生命基因,每一首诗都包含其生存的秘密。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是无法真正被规约的。当《天津诗人》主编罗广才先生邀我写这篇《天津诗人》2017冬之卷“中国诗选.湖南诗歌档案”的综评时,我再次感到这种写作的挑战性。这种整体性的评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哪里?它是否能够切近诗人和诗歌内部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因为任何难以避免的总体性判断,对于诗歌本质上的独特性而言都可能是一种伤害。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诗歌、诗人之间这种独特性本身即构成了其内在的普遍性基础。因此,这种独特性与普遍性之间又是相对的。对于诗歌某些独特性的认知,本身即是对诗歌的某种普遍性特质的确认。不同的诗歌景观之间不是以一种简单的相似性被认知,而是应在不同的波段的并置的精神光谱中确立其位置的。正如彩虹的每一种颜色正是在与其他颜色的对话与辉映中绽放自身无限的光彩。
对于湖南诗歌的认识同样如此。在此,我们追求的不是一种简单的风格特征的分类、概括,而是通过对其丰富性和独特性的抵达,来切近诗歌差异性本质上的普遍性。湖南自古诗酒风流、文风鼎盛。就当代汉诗而言,从全国诗歌版图来看,虽然湖南诗歌不是最活跃的,但是这并不妨碍这种沉潜背后湖南诗人写作的成就。创作的不同路径构成湖南诗歌缤纷的色彩。这些共存的色彩,一方面昭示了湖南诗歌写作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再次说明只有在个体生命体验与表达的独特性中,诗歌本质上的普遍活力才能得到最大的释放。所以,我不想,其实也不可能对当下湖南诗歌写作做出全面的判断,而是试图在对其局部色彩的翻检与辨识中来考察湖南诗歌的几个面向及其为现代汉诗写作提供的有益启示。
当代湖南诗歌写作内部呈现出较为丰富复杂的景观。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一批成熟的诗人表现出的对生存的犹疑与探问倾向。诗歌不是对生活的占有与表现,而是追问与发明。它是诗人手中的语言探针,通过持续的语言历险发觉个体生存的秘密。成熟的诗人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凝望,他不是以“自我”为中心,通过外在世界表达自身情思,而是发现、探索、叩问存在,获得启示。例如远人的《静悄悄的世界》:
有很多人从这里走过去
他们很少注意路边有石头
石头后面有栅栏,栅栏
后面有斜坡,斜坡上面
有一层层落叶。从来没有人
把脚印留在那些落叶上
我今天向那里投去凝视
我感觉到我心中一动
然后我继续投去凝视,仿佛
我在凝视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没有人去过那里,没有人
从那里回来。仿佛那里
有一种隐秘和幽寂的生活
迎接我的凝视,等着我过去
凡俗的日常情境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生存车间中沦落为“静悄悄的世界”。人们习惯了流水线式的齐步走,而忘记了散淡的闲庭信步中“路边有石头/石头后面有栅栏,栅栏/后面有斜坡,斜坡上面/有一层层落叶”。这种“静悄悄”不是一种自得的悠闲与惬意,而是一种生命感缺失带来的寂寥,因此,诗人提醒我们一种“凝视”:“我今天向那里投去凝视/我感觉到我心中一动/然后我继续投去凝视,仿佛/我在凝视一个静悄悄的世界”。这种“凝视”是一种诗人的“凝视”,一种发现,一种探问。他被一种逐渐被人忽视的存在的黑洞所吸引。诗人和诗歌的责任就是对这种生存秘密的召唤的应和。从这个意义上讲,“静悄悄的世界”就获得了一种形而上的“元诗”色彩,而“凝视”则成为一个成熟的诗人应有的精神姿态,因为在那里,“有一种隐秘和幽寂的生活/迎接我的凝视,等着我过去”。
如果说,远人对生活的这种探问与凝视,还主要通过一种含蓄、优雅的姿态展开的话,谭克修则更喜欢在一种对世俗生存体验略带嘲谑的轻松演绎中,表达其反思与追问。他通过极具在场性和体验性的诗性还原,不动声色地流露出自己的态度。正如《龙卷风》一诗中展现的场景:“本地辣椒把他脾气喂得很大/他占领了城里所有街道/眼睛有些发红/我不敢直视/他就把辣椒掺进声音送过来/夹杂着汽车和服饰品牌/说到火车站钟楼的形式感时/激动得把辣椒吐了出来……钟楼附近只能刮龙卷风/必须每天安排上万人/在钟楼附近转悠,不让龙卷风溜走/坚持把火焰竖直拔起”。在他的笔下,街道、火车站成为人群的龙卷风集结的场所,熙熙攘攘的鼎沸人声,顿时变成辣椒的脾气,就连人群涌动的广场钟楼也成为“朝天椒样子”。以“龙卷风”“辣椒”来调侃,演绎人群攒动的生活场景,狂暴喧哗背后留下的却是生存的冷思考。又如在《噪音》中,诗人通过从电视到女大学生,再到房产商、会计、律师等人群的生存际遇,勾画出一副生存浮世绘,展现生活中的欺诈、虚伪、肤浅、争斗,绝望的是诗人意识到我们并不能真正摆脱生存的噪音,“每到年关,这些噪音/会从抽屉的一沓纸条上发出/我把噪音揉皱,丢进垃圾桶/他们又在里面吵成一团/还得把噪音熨平,锁进保险柜”(谭克修《噪音》)。但是“保险柜”是否“保险”,仍然是值得怀疑的。
通过诗歌对生存的探问,既可以是保持一定距离的步步逼视和追问,又可以是深入生存场景内的釜底抽薪式的解构性演绎。诗歌的探针,既是对未知的生存秘密的敞开,同时又具备对危险的警惕功能,完成对个体生存处境的某种纠正。这一点在很多湖南诗人那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体现。
从语言策略角度来看,近年来,湖南诗歌写作呈现出让人欣喜的诗歌景观,这主要体现在自觉的、内在化的个人语调。这种自觉的语言意识正因为是个人的,因此才能变得丰富、充盈,在元气淋漓的诗歌想象中,抵达诗人生存体验的百草园。朝向自身的语言万花筒不仅在于发现世界的缤纷,更在于创造世界的无限,它既可以是“从日晷的阴影中,窥视时间的灰烬/挪移的影子,像蹑手蹑脚的魂灵/或惊心动魄,或波澜不惊/时光是藏匿于风中的鬼火/毁灭或点燃列队而来的日子”(法卡山《时光博物馆》)式的时间喟叹,又可以是“日子像只鸽子啄吻暮色/翅膀呼吸/夜晚像一片/白昼退潮的浅滩”(肖念涛《日子就像鸽子》)式的个人情境化感知;既可以承载“伤得那么深,我已经冷却下来//冷到与劫后余生的喜剧形成敌对的死火我仍然护住幽暗的燃烧,清澈的蓝光像磷火/在我的体内沸腾,把一场饱满的大雪还给夏天而当冬天降临,我把雷电还给冷冽的墓碑”(吴投文《零下48度的火焰》)这样的精神挣扎,又可以通过感叹服装街上“我们行走,行走而像是/一个一个的猎人,透过瞄准器,/我们耐着性子,/看他人如何将他眼中的我们猎获”(方程《服装街》)的境遇,反思共同的生存困境。朝向自身不仅仅是观察视角的转变,更是一种个体经验的开掘与创造。
在这种前提下,诗歌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言说的媒介,而成为一种认识与言说本身。诗歌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与个人生存体验的互相激发与彼此生成。语言万花筒转动之时,也是个人经验诞生之时。程一身的《九行诗》或许更能说明这一点:
一个后半夜醒来的人
接受寂静和失眠的统治
声音渐渐多起来
像穷人积攒的分币
在粗布衣袋里轻轻碰撞
咔嚓,车轮跌入道路的坑洼
碾过我的听觉扬长而去
久久,想着你的样子
我陷入众多噪声的统治
从午夜“失眠”到“声音”,进而想到“穷人积攒的分币/在粗布衣袋里轻轻碰撞”,再到“车轮跌入道路的坑洼”“想着你的样子”“陷入众多噪声的统治”。九行诗的徐徐展开推进,伴随的是经验与想象,平静与波澜的展开。从最初无名的声音导致的失眠,到最后“想着你的样子……陷入众多噪音的统治”,在这样一个短暂而最终闭合的声音空间中,诗人在寂静深夜中波澜起伏、层次分明的精神体验得到了生动地呈现。深夜的寂静与内在声音的涌动构成一个饱满的张力空间和情感空间。这些都有赖于这种个人化的语言空间的自我生成。从某种程度上说,生存的秘密就是语言的秘密,存在通过语言想象的火焰显露出其“此时此地”的真实面容。
但需要警惕的是,这种个体生存与语言的双重互动生成一旦不能够保持协调与平衡,就会陷入过度的艰深晦涩或者语言打滑,从而丧失语言的有效性和活力。这样一来,语言就成为僵尸语言。这种倾向在个别诗人那里已经出现,语言表面的装腔作势并不能掩盖内在生命力的孱弱,反而会助长病态的修辞依赖症。由此来看,以诗歌与自我相处,本身即是一种冒险行动。
中国诗歌历来不缺乏抒情、说理的传统,但往往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的。而在现代汉诗中这一点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抒情、说理之外,一种物境化的智性书写日益呈现,废名、卞之琳可以说是这一方面的早期代表。新时期以来,这一点在张枣、臧棣等诗人那里得到了很好地继承。物境化的智性写作不是否定或排除抒情说理,而是把它内在化、提纯化、客观化了,由“我说”变为“它说”,而实质上仍是“我说”。它由过度简单化的自我表达,过渡到以物境抵达生存现场的直接性和复杂性。个体生存的场域,说到底首先是一种物质性存在。物质情境一方面构成经验的场域和来源,另一方面又是诗性言说的物质载体。因此,只有从物境化的现场出发,个人的精神舞蹈才能充分展开,个体生存的厚度、深度和锐度才能得到更加立体的呈现。而所谓智性化特征,正是来源于对这种物质化生存的深刻理解与反思。有时当物境化的生存场景完成之时,就是生存的智性沉潜完成之时,例如袁飞的《敲门声》:
他在墙上
画了很多门
然后躺下
半夜
响起剧烈的敲门声
整首诗并没有主人公的情感表达,只有动作场景的次第展开。“墙”和“门”构成基本的生存场景,通过“画”“躺下”“敲门声”几个动作性词汇,物境化的生存场景就赫然出现。
白描式的客观物境只是外在形式,这一客观物境中所包含的“虚”与“实”,墙上所画之“门”与梦中所听之“门”之间构成的巨大的美学张力才是关键。诗中说话的不是人,而是午夜之“门”的变异与交响。而诗歌智性的趣味与魅力也在这种交响中自然出现,不用多说,似乎又什么都说了。因此,这种物境化的智性写作往往能够达到意在言外、含蓄隽永的美学效果,又如梁尔源的《菩萨》一诗:
晚年的祖母总掩着那道木门
烧三柱香
摆几碟供果
闭目合掌,嘴中碎碎祷念
那天,风儿扰事
咣当推一下
祖母没在意,咣当又推了一下
祖母仍心神不乱
咣当,推第三下的时候
祖母慢慢起身,挪动双腿
轻轻打开木门
见没人,沉默片刻
自言自语:“哦,原来是菩萨!”
简单来看,诗中展现的就是一个祖母关门的场景。但是其中隐含着两条起初并行不悖,最终合二为一的线索。第一条线索是“风吹门开”的线索:三声风吹门开的“咣当”声构成一种复沓式的物境节奏,它既包括形式上的节奏,又是一种情绪氛围上的累积,同时构成另一条线索展开的参照背景。第二条线索是祖母的行动线索:她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闭目合掌,嘴中碎碎祷念”是她的基本生活状态。这是一种“静”的生存状态,因此当门反复“咣当”时,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动”与“静”处于一种相互独立的共存无碍状态,直到第三声“咣当”,两条线索发生交叉,但是并非冲突,而是通过一声“哦,原来是菩萨!”达到和解。祖母是以一种宗教性的情怀来理解世界的秩序,而客观世界是按照自然规律组织秩序,二者通过一种对话获得了和谐。在此,诗人并没有过多的主观介入和客观描摹,而是让物境化的两条线索自动生成、延伸、交汇、对话,从而在二者之间自然的对话中敞开一个和谐、蕴藉、自足而又无限的精神空间。物境化的智性沉潜以生存体验的在场性取代简单的、抽象的个人剖白,这是现代汉诗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现代性的内在要求。这一点在湖南诗人的很多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例如马迟迟的《等车即景》《灰尘抄》、胡丘陵的《导航》、吴远山的《雕刻自己》、胡志松的《引力》等佳作。它们均是通过看似平静的物境化呈现中,渐渐逼近、揭示出生存的秘密和思维的闪光。
对于几种诗歌面向的简单勾勒并不能展现湖南诗歌的全貌,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更有意义的也许是捕捉到其不断辉映的几个亮点。近年来,湖南的诗歌写作始终在以低调、沉稳的步伐推进。就创作的丰富性与成熟度而言,虽说参差不齐,但是始终保持着一种内在的活力。除了以上谈到的几点粗略的看法,还有湖南诗歌对内在生活的挖掘(如梦天岚《错过的清晨》)、乡土地域书写的冷静克制对烂俗的地域抒情的超越(如邓朝晖《流泪的柿子树》)、对亲情的反思性认识(如胡丘陵的《接班》、胡梦《父亲的烟斗》)以及对当代生活的批判性观照和人道主义情怀(如舒丹丹《天桥上的祈祷者》、李群芳《又一批拟提拔名单公示了》)等等。这些不同的诗歌景观共同构成湖南诗歌不同的声部、不同的色彩。它们通过共同的诗歌棱镜折射出绚丽多姿的生命折光。
但是,多样性往往又伴随着泥沙俱下,这是需要在不断地写作实践中加以矫正的。问题在写作中产生,也必然需要在写作中得到解决。修辞的欣快症、日常生活处理的表面化、结构的过度完整带来的表达的平滑等问题在一些诗人诗作中仍然存在,对这些问题的警醒与反思也许能够为湖南诗歌写作提供新的起点与可能。诗歌是寂寞的艺术、是个人的艺术,同时又是一个永远无法完美抵达的艺术,这也许才是诗歌的迷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