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记者(发自北京西城)
开国少将杨世明:戎马生涯,家规严谨
文_本刊记者(发自北京西城)
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
杨怡祖籍湖南浏阳,她是在父亲去世三十多年后才第一次踏足未曾谋面的家乡。站在已经被风雨吹打一百多年却仍然屹立不倒的祖屋前,杨怡内心激动复杂,她努力想象着当年父亲离开家参加革命时回望祖屋的模样,秋收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井冈山、雪山草地、延安、晋察冀边区、北京,那些她曾只是在父亲口中听到的时间、人物、地点,此刻都变得格外真切、真实。
杨怡的父亲叫杨世明,湖南浏阳人,1927年跟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后经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新中国第一批授衔时,二十多个参加过秋收起义的将帅之一。
1907年,杨世明出生于湖南浏阳一个雇农家庭,父亲是一位地道的中国农民,母亲信佛。杨世明的父亲小时候练过武术,孔武有力,争强好胜,母亲性格温和。
由于是只有七个月的早产儿,杨世明身材瘦小,但他是家中的长子,所以从十一岁起就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在老家挑炭补贴家用。杨世明的童年虽然有诸多不幸,但命运之神仍给了他一丝眷顾。在母亲的安排下,杨世明读了三年私塾,正是因为能够识文断字,为他后来的人生打下了基础。
在杨世明出生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华民族苦难最为深重的年代。甲午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中华民族如同杨世明这个只有十一岁的挑炭少年一样,重负不堪,却又挣扎无力。杨世明的心中憋着一口气,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对人生未来的不甘,对国家民族的不安,这一切都成为他日后改变的内在动因。
在那个风云跌宕的年代,湖湘大地上农民运动风生水起,很快,时代的信风就吹到了杨世明的家乡。那一年,浏阳赤卫军成立,杨世明理所当然地加入其中,他担任了中队长。1927年,一场将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事件正在酝酿之中,杨世明在弟弟杨连的劝说下,带着队伍加入到一个人麾下,这个人正是毛泽东。不久之后,秋收起义爆发,杨世明隶属起义部队第三团。
杨世明曾回忆,在战斗动员时,毛主席说:“我们要用小石头,砸烂国民党的大水缸。”当时,杨世明和其他的革命前辈一样,群情激愤,斗志昂扬。为此,杨世明改了名字。以前他叫杨家科,改名杨世明,是因为从那一刻起,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跟着毛泽东,为了世界光明而奋斗终身。
然而,现实很残酷,秋收起义因为历史原因并没有取得预想效果,部队被打散。但杨世明并没有放弃对革命的忠贞,并坚定不移地跟着毛主席的脚步,上了井冈山。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了长征。此时的杨世明,已经是“红军模范战斗连长”,因为在战斗中十分英勇不幸负伤,后在养伤期间加入了红一方面军刚组建的医疗后勤单位。
发生在1932年7月的南雄水口战役,是杨世明人生中浓墨重彩的第一笔。在这场被诸多将帅称之为惨烈的战斗中,杨世明的表现可圈可点。杨怡称,据她父亲回忆,当时是一场遭遇战,红军与七倍于自己的敌人在水口遭遇,战斗随即展开。“三天两夜的拉锯战,尸横遍野。父亲当时是机枪连的连长,却带着一个步兵排冲锋,冲锋过程中头部被敌人的流弹击中,顿时血流如注,把眼睛都糊住了,仍没有下火线的意思。”杨世明曾在日记中写道:“隔壁的五军团一个师长被重伤抬了下去,三个团长都阵亡了,夜里下起了小雨,有人口渴去小溪边喝水,回来说水很腥,第二天早上发现溪水是红色的。”此战,杨世明被授予“红军模范战斗连长”称号。
负伤后的杨世明无法第一时间回到战斗部队,就近加入了红一方面军新组建的卫生后勤单位。红军长征开始后,杨世明一直负责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长征初期,他主要负责给部队安排住宿。“最好安排的地方就是草地,随手一指就是一支部队的营房。”到了长征后期,由于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上级领导将部队粮食补给的重任交给了他。每到一个驻地,其他人可以休息,但杨世明不行,即使身体再疲惫,他也必须去给部队找粮食。“找到了粮食,他自己还是得饿着肚子,因为这些粮食优先供给一线战斗部队,他们要打仗,要为红军杀出一条血路。”杨怡说。
据杨怡回忆,杨世明曾告诉她,红军最富裕的时候是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那时候每人都发了一套灰军装(单衣),一根皮带,一双布鞋。”在长征中,衣服被荆棘划成了布条,鞋底磨出了洞,而皮带多被煮着当作了口粮。
多年后,杨怡的姐姐在中学时的一篇作文中,写到父亲杨世明过雪山时找到了一双袜子,欣喜若狂地把袜子当作手套。而这篇作文却在当时成为一些同学的笑柄,同学觉得袜子就是袜子,又脏又臭,怎么能当手套?革命先辈在长征中的艰辛,即使在离事发时很近的年代,也难以被人从容理解。“但现实就是那样,父亲不那样做,很可能就会被冻伤,甚至冻死。”
杨怡告诉本刊记者,在快走出草地时,杨世明因为发烧打摆子,终于坚持不住坐在了路边。“是他们卫生队的马夫,硬将父亲拽出了草地,跟拖着一捆柴一样。”杨世明的意志力不可谓不坚强,秋收起义失败后,他毫不犹豫地跟着毛主席上了井冈山。
在今天,对一些人来说,两万五千里长征只是一个数字、一个符号,但对于杨世明等革命先辈来说,那是用双脚丈量后的记忆,是一卷用鲜血和生命镌刻的史册。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杨世明陪着大女儿一起看《长征组歌》,看完后大女儿问父亲:好看吗?杨世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雪山草地,你们唱了十分钟,我们却走了几个月。”
新中国成立后,杨世明已经是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师长、副军长,在“三反五反”运动中被人揭发,说他家中有一箱银元,随即被搜了家。然而,除了两床用了十几年的被子,搜家的人并没有从杨家搜到任何值钱的东西。
事实上,杨世明确实有过一箱银元,整整五百块大洋。那是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时,杨世明被评为“晋察冀边区一等战斗英雄”,但不同的是,此时的他早不是一线战斗人员,而是军分区分管政工的政治部主任。“作为一名文职领导,却与一群班长、排长、战士一起获得战斗英雄称号,的确匪夷所思。”杨怡说,那次应该是全家最富裕的时候,但这种富裕只持续了几分钟,“领导宣布奖励杨世明五百块大洋,但父亲连搭在大洋上的红布都没有揭开,直接宣布这些钱全部用于改善部队伙食。”
杨世明的战斗生涯中,一共参加了259次战斗战役,先后7次负伤,好几次都是“鬼门关前走一遭”。
一次,杨世明奉命破袭日军一辆火车,当时,杨世明是化妆成一位伤员,戴着厚厚的皮帽子,安装好炸弹后,按计划是用头撞碎车窗玻璃跳车,但戴着厚厚的帽子,怎么也撞不破窗户,千钧一发,差一点就同火车一起葬身火海。
还有一次,杨世明率部配合115师的主力部队伏击日军,在和日军白刃战时,被日本兵的刺刀扎进了“小腹”。“两人距离太近,几乎是脸贴脸,日本兵见刺中了父亲小腹他还没死,有些发愣,父亲顺手就用步枪顶着日本兵脑门开枪,这才捡回了一条命。”原来,因为当时八路军补给很差,很多人都没有合体的衣服,杨世明本就身材不高,再加上裤子肥大,日本兵按照经验刺的位置其实是杨世明的裆部。
最为惊险的一次是在抗日战争后期,为了精确掌握战斗信息,杨世明带着警卫员和一个马夫亲自去勘察敌人阵地。结果,在返回的途中被发现,敌人一枚炮弹打了过来,走在杨世明前面的警卫员当场阵亡,走在他后面的马夫重伤截肢,杨世明也受了伤。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当时八路军的补给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缴获,杨世明所在的部队也不例外。杨怡的母亲告诉杨怡,她嫁给杨世明时,杨已经是所在部队的军事主官,每次战斗过后多少都会有些战利品。“每次下属都会把战利品送到屋里来,有时候我好奇,想看看都缴获了些什么,结果你爸就凶我,不准我看。然后,这个分给谁,那个分给谁,等到了后面分完了,没有我们自己的。”杨怡复述着母亲说过的往事。
“三反五反”运动中,杨家因为被揭发而受到冲击,但被搜查后,反而给杨家正了名。那些当年杨世明用命拼来的东西,一起贡献给了革命事业,贡献给了新中国,让搜查的人都为之感叹。“毕竟,当时父亲已经是师长,算得上是高级干部,一个管着近万人部队的师长家中,唯一值钱的是两床用了十几年的被子。”杨怡有些自豪地说。
杨世明
1955年,杨世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将军。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师长、副军长,65军某师师长,十三陵水库现场总指挥,65军副军长,华北农垦兵团司令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等职。
在65军当副军长时,杨世明的一张照片让杨怡印象深刻。照片中,杨世明身着将军服,卷着裤管站在稻田里,边上围着一群战士,聚精会神地听着什么。“有人说,这是父亲在跟战士们讲革命故事,也有人说是父亲在跟战士布置工作任务。后来我问父亲他当时在说什么,父亲说,他只是在教战士们怎么插秧。”即使当了将军,杨世明也从未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本色不会因为当了将军就丢掉。
自己艰苦朴素,对子女们的要求也是如此。杨世明在北京军区任职的时候,杨怡的母亲用自己的工资给几个女儿每人买了一串“珠珠链”。在今天看来很普通,但对那个年代的女孩子来说却是如获至宝。“但父亲知道后,把母亲大骂一番,让母亲去退掉。并批评母亲,这样容易助长孩子的虚弱心。”杨怡回忆道。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毛主席号召“深挖洞、广积粮”,于是成立了华北农垦兵团,杨世明出任兵团司令,司令部驻地在山西大同的一个劳改农场。由于是新成立的机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杨世明也是顶着军长级别,享受营级待遇。当时,杨世明命令所有人一视同仁,不准按级别分房,所以他这个最大的官也只分得了三间房子,全家一起挤在一张土炕上。在杨怡的记忆中,“取暖是靠大同煤,吃水全靠独轮推。”
在大同的时候,杨怡在大同一中就读,学校为“红代会”排了节目,却没地方演出。杨怡就请示父亲,能否到农场来表演,杨世明欣然同意。到了正式演出那一天,杨怡和同学们有些震惊,“到了礼堂傻眼了,全是圆木,用几个大钉子固定在地上,这就是观众席。”表演结束后,农场方面给学生了准备了一些笔记本,以资鼓励。但杨怡却接到父亲的“命令”:别人可以领,她不能要。
几年后,华北农垦兵团被撤销,杨世明调任内蒙古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全家搬到了呼和浩特。杨怡说,那是她们家条件最好的几年,住在市委的院子里。当时整个内蒙古只有两辆伏尔加轿车,一辆是当时市委书记的专车,另一辆是杨世明的专车。但过了一段时间,杨世明发现,去部队主要是在野外,对轿车损耗较大,就主动要求换了一辆吉普。“久而久之,全兵团都知道,杨司令喜欢坐吉普,甚至后来父亲调去了北京,还是给他安排了一辆吉普。”杨怡说,谁都知道伏尔加是当时很高档的小轿车,谁会放着舒适不要,去受颠簸?她的父亲只是心疼国家的财产。
杨怡清楚地记得,自己去当兵的那一年,父亲正在负责筹建一家工厂。半夜里,得知有个地方适合建厂,父亲连夜拉着杨怡去实地勘察。一年后,工厂拔地而起。杨怡永远也不会忘记,当年她还只有十多岁时,几个子女跟着父亲到了部队。父亲要求男孩子跟着战士们一起操练,一起打靶,女孩子也要去爬山越野。他觉得即使在和平年代,将军的儿女,不能失去军人的风采。
1986年6月30日,杨世明将军逝世,享年79岁。而按照当时的国家规定,1986年7月1号以后去世的老党员,将会享受到一定的国家补贴。“他到去世,都不愿意给党和国家添麻烦,只差一天而已。”杨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