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文化品位很高的历史剧

2017-11-14 13:59程继龙
湛江文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历史剧品位文化

※ 程继龙

一部文化品位很高的历史剧

※ 程继龙

用了半月时间,断断续续地将陈吴森先生创作的电视剧剧本《大吏陈瑸》读完了。读得有点累,这是实话,这么一部剧本,近700页,可谓规模宏大的皇皇巨著,保守估计也有70万字。想想,我也是对写作一事抱有持久兴趣的人,但很少写万字以上的作品,也曾心血来潮有过写一部大著作的幻想,但到目前所写多是短小而零散的片什,难成体统。因此,我很钦佩陈吴森先生,突然地给湛江人民奉献出这么一部巨制,颇有惊世骇俗的气派,这也是实话。当然,郑重说来,我是钦佩作品呈现的内在品质、艺术水准。这部作品好在哪里呢,千头万绪无从说起,简言之——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这话怎么讲呢?我觉得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第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有很深的理解。陈寅恪先生说:“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儒释道三家的教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部剧作体现了陈吴森先生对儒道精神的精深理解,也承传了传统文化的精义。比如第一集里,私塾先生洪泮洙教陈瑸和学童们读书,所读之书有《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等等,这些话异常简练,但意义深远。读这些台词,我几乎可以想见旧时儿童在私塾里摇头晃脑朗朗读书的动人情景。这是陈瑸这样的传统文士所受的教育,也是现在每个中国读书人所受的潜教育。儒家的教化既注重内在的修为——发明本心,又倡导向外施为,知行合一,推己及人,达到群治的谐和,乃至于天下大同。第一集浓墨重彩地突出这些经典的段落,我想不单是为了表现陈瑸所受的教育,而且是为给整部剧作的精神理念奠定基调。儒家以外,还有对道家文化因素的重视。比如吴光宇,陈瑸的学生、护卫,他不喜读孔孟,喜读《周易》,熟悉《皇帝阴符经》及玄学各种法门。《周易》是儒道的共同经典,儒道一显一因,互为表里,支撑了中国人的精神大厦。吴光宇以他的道学、法术多次辅佐陈瑸,救苦救难,度过一个个难关。另外,《大吏陈瑸》也融入了大量的民间文化因素,陈吴森对雷州及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文化是很熟悉的。例如,传统的雷州人是怎样生活、生产的,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中有怎样的仪式、习俗,在剧本中都适当地有所展示。例如开头陈瑸母亲和乡民挖海螺,插入雷歌“日头晒死老虎母,鬼捉蚶蛘做模样。躲回海中短命去,苦坏蒯人奈无何”,细细品味,将海边渔民挖海螺时企望、不满、无奈等复杂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如果说庙堂文化是严肃而周正的,民间文化就是鲜活而灵动的。再如陈瑸初仕台湾,为平定叛乱而深入番民内部,对番民的称谓、祭祀等均有较具体的表现。历史剧贵在有文化底蕴,有文化品位,这是整个作品的底气和灵魂,优秀的历史剧如抗战时郭沫若的《屈原》,电视剧《康熙王朝》《大明王朝》堪称这一方面的代表。我觉得,《大吏陈瑸》也是有它自己的底蕴和灵魂的。

第二,塑造了一个仁人爱物、清正廉明的士人形象。人为“三才”之一,“人是万物的精华”,文化不仅体现在典籍、仪式上,还体现在人身上,而且后者更为紧要。四十集电视剧本,集中展示了陈瑸的伟岸形象,这是一个封建官吏,一个心怀天下的大贤。在他身上很好地体现了传统士大夫“修齐治平”的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他仁义,心中时刻装着乡亲和子民。终其一生谋划着为雷州人民兴修海堤,出仕古田、台湾竭尽全力为当地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他忠恕,忠于天子,宽恕百姓,例如在台湾释放三百犯人,顶着被革职的压力,以德报怨,收服林义、宽大处理渚龙雨之类犯了错误的人;他勤谨,经常连夜翻阅卷宗、草拟奏章;他清廉,清茶淡饭,素装布衣。古时候是有通人,有奇男子、伟丈夫的,比如苏东坡、于成龙。看了剧本,我觉的陈瑸就是这样的人,这些品质是可以通约于当代的。

第三,语言丰美。语词准确、个性化,符合人物角色的身份、性格、思想,这是小说、剧本创作的基本要求,这部剧在这方面自不必多言,例如陈瑸的博学温雅,吴光宇的聪敏机智,林义的朴素直爽,康熙的英明大气,吴阎福等恶人的飞扬跋扈,贫苦老百姓的卑下可怜等等。但一部剧如果想要更好,在语言上还须满足更高的要求。那么以更苛责的眼光审视,我觉得整部剧语言优美典雅,富于诗的意味。记得王国维论宋元戏曲,说好的语言不仅要“当行本色”,而且闳深富丽,能启发人的审美想象。比如开头的颂歌,“悄悄地,你就来了。你知道大地的焦渴,在没有浓云的天空里,把体温,拧成了点点的泪滴。啊,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在滋润中消失,无声无息。啊……”这仿佛散文诗的语言。剧本本就是文学体裁之一,所以理应发挥文学之美。再如舞台说明语言:“凄风咆哮,天昏地暗,遍地是逃荒的人群,枯树昏鸦,饿殍横陈。忽然,马蹄声脆,一队官军铁骑本至,舞起皮鞭在逃荒的人群中抽打”,巧妙化用古典诗词,寥寥数语描画出了意境,引人入胜。叙事性、说明性的语言而能有诗的意味,在叙事之外能给人以美感,着实不易。剧作中多次写道陈瑸夜读,出屋彷徨,仰观天象,寒跫唧唧,就使人想起阮籍诗、东坡词的趣味。

因此这是一部很有文化品位的历史剧,借助历史故事塑造历史人物,借助历史人物传递历史情感,古为今用、汇通古今,把历史、传统中真的、善的、美的因子展示给我们,给我们以思想的、艺术的享受。在肯定这部历史剧的价值、优点之外,我还有一点建议,想坦率地说出来。

适当增加这部历史剧的娱乐性。文化品位固然重要,教化作用固然不可忽视,但是确实应该寓教于乐。看完这部剧,我反思了一下,觉得娱乐性还是少了点。晚饭后我们打开电视或手机,点开一部影视作品,首先考虑的是其趣味性,也就是好不好看。电视剧是给一般老百姓看的,甚至首先是给妇女儿童看的,如果不好看,即使再有价值、看的人少,那么也不会很好地发挥它的文化价值。纵观这些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其实都走的是综合化的路线。李连杰的黄飞鸿,借助武侠、动作因素,宣扬了爱国主义思想。包青天、狄仁杰等剧融合了动作、推理等因素,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首先是充满喜剧效果的,我们一想到刘罗锅、纪大烟袋就忍俊不禁,因此人物、主题才深入人心。我们不能板起面孔拍清官戏,戏毕竟是戏,戏就是要好看,不能指望观众在电视机前正襟危坐、一心一意受教育。要加入言情、武侠、推理甚至无厘头等元素。陈瑸可这个形象可以有缺点吗,一些无伤大雅的嗜好我觉得是可以有的;可以多情一点、风流一点,这些都可以尝试,俗话说“伟人要当常人写,常人要当伟人写”。吴光宇这个形象,可不可以像展昭、元芳那样飞檐走壁、武功盖世,我觉得可以有。陈瑸赴任古田、台湾、四川等地惩恶扬善,过程和套路大致一样,我觉得还可以再跌宕曲折一些。加入更多的悬疑、推理因素,既可以紧紧扣住关中的心弦,又可以充分体现陈瑸的英明智慧。当代影视发展一方面加强类型化,一方面又在走向融合、通过有效整合不同类型、元素而达到创新的目的,这是大趋势,因此我衷心地希望这部剧更上层楼。

(作者系岭南师范学院博士)

猜你喜欢
历史剧品位文化
理趣与诙谐的有机融合——习志淦新编历史剧丑角艺术探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革命历史剧的“共同体美学”建构路径——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深化交流基地建设 提升两地交流品位
谁远谁近?
历史剧的春天来了吗?
历史剧中现实中的指涉与受众需求探析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求职第一关:把品位穿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