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剑龙
主持人语
◆ 杨剑龙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文学经历了新时期文学、后新时期文学,再进入了新世纪文学。新世纪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研究新世纪文学已经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论题。虽然文学创作并不能绝对以世纪前后进行划分,但是新世纪文学作为一个话题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有人作过统计,“2001年至2007年仅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就达6000余部,每年有800至1000部新作问世”。“2011年,长篇小说的年出版总量仍然稳定在4000部以上,而且在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了世界,也促进了中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创作。
面对逐年递升的长篇小说出版现状,我们应该予以认真的关注与研究。我认为新世纪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流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倡,形成了文学创作的新常态语境。长篇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一种,进入新世纪后在文学叙事中有了一些新的倾向,推进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丰富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长篇小说的创作更多地呈现出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就是描述历史或家族的故事,往往也在家长里短、油盐柴米的琐屑描写中,呈现出细节的丰富和生动,展现出人生的琐碎和平凡,呈现出长篇小说的日常化叙事。新世纪的长篇小说创作不再标榜小说创作的自传体、半自传体,而在将个人人生故事的沉淀与加工后,形成长篇小说创作的丰厚与真切,在这些私人化叙事中,人生的经历、生活的曲折、历史的记忆等,都成为作家叙事的素材积累和情感抒发。小说总共是讲述有意思的故事,小说的传奇性总是为作家们所热衷,关注人物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具有神奇意味的场景、具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使作品呈现出传奇色彩。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中诸多作品关注传奇性叙事。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中,以寓言化叙事讲述故事成为一种现象,作家常常以带有某种寓意的构思,或假托一个故事说明道理,或寻找拟人化角度叙述历史,或借用比喻性手法寄托哲理,使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一种有意味的故事叙说。新世纪长篇小说在叙事方面呈现出新的倾向、新的追求,无论是日常化叙事、私人化叙事,还是传奇化叙事、寓言化叙事,都可以见出作家们在长篇小说叙事方式上的探索与实验,呈现出长篇小说创作的某些新变。我也指出在文学市场化消费化的语境中,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叙事的碎片化、叙事的影视化的缺憾;受到影视剧巨大市场和稿酬收益的影响,形成了长篇小说创作靠拢影视的倾向,注重场景化、注重人物对话而忽略人物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在影视化的影响下,小说的特性被削弱了。
注释
:①李衍柱:《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文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文艺报》2009年2月19日。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