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欣欣
(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中文系,广东 佛山 528000)
进入文本、突破文本、超越文本——传统诗词教学的三个重要层面
田欣欣
(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中文系,广东 佛山 528000)
传统诗词教学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进入文本,传达作者的生命体验;第二,突破文本,还原古典诗词的阅读感受;第三,超越文本,对诗词进行创造性阐释。在诗词教学中,应对创作主体、阅读主体、教学主体都给以足够关注,通过诗词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文学、认识传统、认识自己,从而产生真正意义的诗词教学。
传统诗词;教学;文本
诗词教学是文学教学的重点,更是文学教学的难点。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塑造入手,带领学生欣赏小说的叙事及造型艺术;在散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抒情模式的解读,引导学生触摸作家的心灵世界,品味散文特有的思想芳香。如果说,在小说、散文等文体教学中,还能够从相对浅显的层面切入作品,回避作品的语言问题,那么在诗词教学中,则必须打一场攻克语言壁垒的硬仗,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面对文本,帮助他们跨越语言的门槛,进入深美闳约的诗词殿堂。为解决这个难题,近年来,不少教师借鉴英美新批评(new criticism)的做法,在诗词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新批评关注文本,也提供了不少细读(close reading)方法。不过,他们主张的close reading,拒绝 “对作家创作动机、意图、生平、思想……的参照”,“拒绝历史”,“拒斥读者的心理”, “致力于为文本寻求唯一正确的解读”,因而并不能很好地揭示传统诗词的真谛及奥秘。理想的诗词教学不仅要关注文本,也应该进入文本、突破文本、超越文本。通过这三个层面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文学,熟悉传统,产生对诗词的独特理解,建立起对诗词的浓厚兴趣,或许这才是诗词教学的真正意义。
诗词教学的第一个层面是进入文本。进入文本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明了诗词的基本涵义及艺术手法;第二,体验创作主体的生命经历和精神境界;第三,洞悉诗词表达方式与作者生命体验不可分割的联系。实际上,进入文本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诗词的思想内容及表达方式产生深刻理解,真正认识文学艺术的本质。
传统说诗常“以意逆志”,重视揣摩创作主体的生命体验,然而不免“得意忘言”,成为脱离文本的印象式评价;受新批评影响,教师聚焦于文本,花大量时间勾稽字句、梳理篇章,分析语言、结构、修辞艺术,但又不能很好地把诗词的生命层面讲出来。理想的诗词教学是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教师首先应独自面对文本,感受诗词语言的原创性、丰富性,生命体验的真实性、深刻性;继而追根溯源,发掘作品文字表达与作者生命体验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穿越诗词的语言形式进入到作品的生命层面。这是一场短兵相接的硬仗,只有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教师才可能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真正认识诗词艺术的特征及本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蒹葭》)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采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黍离》)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七月》)
以上诗句均出自《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部产生于两千年前的诗歌经典蕴含了作者怎样的生命体验,以何种文学形式表现出来,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莘莘学子有何意义,是我备课一直思考的问题。讲授《诗经》时,我根据教学进度精选了这些诗句,期望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第一,什么是诗的表达方式?以上诗句都是描写时间的。《蒹葭》通过霜露消退、光线变化表现晨光的飞逝:主人公初到水边寻访伊人,还是霜寒露重、天色朦胧的黎明时分,但上下求索,遍寻不见,不知不觉已到了旭日东升、芦苇清晰可辨的清晨了;《采薇》《黍离》通过描述植物的成长渲染岁月的漫长:路边的野豌豆苗出生了、长高了、变老了,田里的高粱抽芽了、吐穗了、结实了,季节更替,生命渐老,但漂泊的岁月似乎没有穷尽;《七月》通过蟋蟀的鸣叫声烘托寒冬的逼近:盛夏时它还若有若无,远在旷野,北风吹起时,那凄厉的声音已近在耳边了。钱谷融先生说,诗“常常是通过比兴的办法而不是通过平铺直叙的办法来刻画人物、抒写思想感情的”。这些诗句一方面以起兴的方式烘托出诗歌的背景,另一方面又具体而微地呈现出时光流逝的种种表现,这种“不质直言之而比兴言之”的方式就是诗(文学)的表达方式。
第二,诗歌表达方式和作者生命体验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以上诗句的重要元素均来自创作者的切身感受:清早芦荻的颜色,夜晚蟋蟀的鸣叫,田里高粱的生长,道旁野菜的衰败,天上星宿的变化,地上劳作的更替……作者没有沿用别人的说法,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信手拈来,即成佳句。《诗经》的作者多来自民间,他们关注季节的更替,万物的消长,他们知道时间的本质就是生命,因而诗句总是散发着粟麦的清香,露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唐宋诗词中也有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描述时间的词句,如“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不过,由于作者为士大夫,字里行间总是流露出浓浓的文士气。现代人描述时间大多套用陈言,空洞乏味,很大程度上是人们麻木、迟钝的生存状态决定的。生命的苍白,必然会带来语言的贫瘠;语言的贫瘠,也同样反映了生命的贫困。文学表达方式和创作主体的生命体验总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希望学生能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第一,认识诗歌的语言特点,文字触觉更加细致、敏感;第二,理解诗歌表达方式与作者生命体验的关系;第三,反省现代人对时间的态度,产生对美好生命的强烈向往。如能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说进入文本,为以后两个层面的教学打下了较好基础。
诗词教学的第二个层面是突破文本。所谓突破文本,是指教师授课时,突破单一文本的限制,尽量还原诗词的历史语境。这样做的原因有二:第一,中国诗词源远流长,几乎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意象都携带着丰厚的文化信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分析作者的本意,还应把千百年来形成的诗词传统介绍给学生。第二,阅读古典诗词,有经验的读者心中会浮现前人诗词中的辞藻、意象,他听到的“不是一首诗,而是许多诗或声音的合奏与交响”,产生类似古书“笺注者”的体验,这就是《文心雕龙》所说的“秘响旁通”。当代学生并没有经过传统文化的浸淫,如果授课时局限于单一文本,学生虽能粗通文义,但无法接收到诗词传达的全部信息,会导致审美经验上的极大缺失。
在教学实践中,引入相关诗词的传统意象进行比较分析,既不脱离原始文本,又能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传统,引导学生品味意象交相派生产生的阅读效果,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说,所引意象和原始意象之间的关系有如下几种:
(一)同义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不胜枚举。流水、西风、孤星、晓月、凭栏、登楼……台湾学者黄永武将传统意象分为若干类:植物篇,分为梅兰竹菊、桃柳、草木蔬果等小类;动物意象分为龙凤麟龟、蝉蝶、鸟兽鱼虫类等类别。这些意象在不同时代的诗词中反复出现,常常伴随着相同的情怀意绪。讲授古典诗词,应随时引入其他诗词中的同义意象。比如,读晏几道的“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可回顾杜诗的“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讲张若虚的“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可穿插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论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引入同义意象后,阅读古典诗词,除了能听到作者的声音,还能聆听它在遥远时空之外的回响。仿佛暮春时节,碧野之上,听山歌互答,余音袅袅,不绝于耳,是一种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
(二)差义意象
有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意义会产生微妙变化,形成差义意象。由于差义意象的存在,阅读古典诗词,像在欣赏分声部的合唱,那些高亢或低沉、悠扬或凄婉的歌声,和着同样的旋律和节奏,汇成一曲耐人寻味的乐章。
开愁歌
秋风吹地百草干, 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
(人生在世不称意 )
衣如飞鹑马如狗, 临歧击剑生铜吼。
(抽刀断水水更流)
旗亭下马解秋衣, 请贳宜阳一壶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 白昼万里闲凄迷。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主人劝我养心骨, 莫受俗物相填豗。
以上所录为中唐李贺的《开愁歌》 (括号中为李白诗句)。该诗很多意象与李白诗歌非常相似。李白、李贺都因仕途不畅,拍刃起舞,纵酒狂歌,也都因无钱买醉,以衣物、马匹换酒。不过,李白诗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在李贺诗中成了“衣如飞鹑马如狗”;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饮,到李贺诗中变为祈求“一壶”的小酌。讲授李贺《开愁歌》,引入李白诗歌阅读比较,李贺奇诡、抑郁的怒吼,便与李白昂扬、饱满的歌唱交织在一起,合奏出一曲表现唐人心绪的交响乐章。
在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差义意象可能会成为贯穿作者一生的主旋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点绛唇》)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武陵春》)
以上词句出自李清照的《漱玉词》。少女时期,词人生活无忧无虑,笔下的花儿是清晨的蓓蕾,含苞带露,新鲜迷人;少妇时期,饱尝相思之苦,词人描绘的是秋天的黄花,在略带寒意的西风中飘零憔悴;晚年时期,事事皆休,词人呈现给我们的便是不堪攀折的落花了。“花”的意象随着李清照的生活经历、精神状态的变化绵延变奏,演绎出她大起大落、悲欢离合的一生。
(三)反义意象
反义意象是指意象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截然相反。引入反义意象,诗词的字面意思与深层涵义交相辉映,韵味最为深长。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以上所录出自杜甫名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作者选用了老庄的 “拙”“愚”“濩落”等意象。这些意象的表面意思为笨拙、愚蠢、无用,但在《老子》中,大拙实为大巧,大愚乃是大智,《庄子》中,常人以为“瓠落”无用的大瓠,实有大用。通过运用老庄典故,杜甫巧妙地暗示出与字面意思相反的深层涵义,把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以一种婉曲含蓄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在杜诗教学中引入意义相反的老庄意象,学生不仅可深入了解古典诗词传统,对杜甫纯熟的语言技巧及独特的诗歌风格也有了进一步体认。
(四)古今意象
现代歌诗常选取传统诗词的经典意象进行演绎,形成古今意象。戴望舒的 《雨巷》以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为主要意象,敷衍出了一篇缠绵悱恻的现代乡愁,《在水一方》则是《诗经·蒹葭》的现代版。讲授古典诗词时,引入相关的现代意象,学生既能感受传统诗词强大的生命力,又能品味古今意象的差异及变奏效果,也是一种不错的阅读体验。
讲授诗词时突破单一文本,引入相关意象分类、比较、阐释,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引导他们进入中华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进入传统之后,传统语境中的阅读感受得以还原,达到了最佳审美效果。
诗词教学的第三个层面是超越文本。超越文本是指教师讲授诗词时,能够对诗词进行创造性诠释。1980年,意大利学者弗兰哥·墨尔加利(Franco Meregalli)在其论文《论文学接受》(La Reception Literaire )中 提出“创造性背离”(creative betrayal)的概念,他认为,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可以有自己的创造,这种创造甚至可以违背作品本义。
创造性诠释是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叶嘉莹先生说:“我觉得,作为一个读者,当你读一首诗、一首词的时候,你从里边不只是读了作者的原意,而且它在你的内心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感动,产生了一种新的意思,这才是非常微妙的一件事情。而且我认为,这是读诗或者欣赏词的一个很高的境界。就是你从里边读出来一个真正属于你的东西,是从你自己的内心之中兴发生长出来的东西。这才是真正会读词的人。”如果说能读出“新的意思”“新的感动”才是真正会读词的人,那么能教出“新的感动”“新的意思”的人才是真正会教词的人。叶嘉莹说,她的老师顾随先生是她“平生所接触过的讲授诗词最能得其神髓,而且也最富于启发性的一位非常难得的好教师”,“先生讲授的乃是他自己以其博学、锐感、深思,以及其丰富的阅读和创作之经验所体会和掌握到的诗词中真正的精华妙义所在,并且更能将之用多种之譬解,做最为细致和最为深入的传达。”顾随先生所作的“多种之譬解”实际就是对诗歌的创造性诠释。
近代最早对诗词进行创造性诠释的应属著名学者王国维。 在《人间词话》中,他用晏殊、柳永、辛弃疾的三句词解读做事业、做学问的三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句词原本无关事业,也无关学问,但自王国维的创造性解释之后,它们便成为事业与学问境界的绝妙写照,至今还对当代学人的理想与追求发生着影响。
创造性诠释实际上是对文本的一种有意误读。由于它契合了传统诗词“言有尽,意无穷”的审美特征,因而更容易打开诗词的多重意义空间,使学生窥见奇妙无穷的诗境。在文本的阐释中与自己的心灵相遇,达到自由的境界,是教学的巅峰体验,它不仅意味着对文本的彻悟,那些看似违背原意的解释往往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在这个层面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自己的一切生活阅历与文学经验,将自己的心灵生活向学生敞开。当学生的心弦也被触动,在诗词中与自己相遇,并能够独立对诗词进行创造性诠释时,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完成了。
进入文本、突破文本、超越文本,是诗词教学的三个重要层面。进入文本,强调作品的生命层面及表达方式,侧重对创作主体的同情与关注;突破文本,重视诗词传统及接受效果,是基于对阅读主体的尊重与理解;超越文本,对诗词进行创造性诠释,则是由于教学主体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诗词的本质,进入悠久的诗词传统,产生对诗词的独特理解,这应该就是理想的诗词教学。
[1]孙绍振.美国新批评“细读”批判[J].中国比较文学,2011(2).
[2]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3]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2.
[4]黄永武.中国诗学·思想篇[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5]叶嘉莹.从西方文论与中国诗学谈李商隐诗的诠释与接受[J].北京社会科学,2014(6).
[6]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M].叶嘉莹,笔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吴道勤
2016-09-0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田欣欣(1970— ),女,河北迁西人,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I207.2
A
1006-2491(2017)03-00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