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向前发展.事业单位仍沿用过去国家机关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暴露出许多不可调和的问题.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然而,事业单位薪酬制度不仅关系到事业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公平高效的薪酬制度,才能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向前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 薪酬 改革
一、前言
單位的良性发展是每个工作人员的关注点,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抓住人才。薪酬作为工作人员愿意为单位付出劳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薪酬能起到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可观的。所以事业单位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来加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事业单位通过改革现有的薪酬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各个当前事业单位管理层应该关注的重点。
二、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改革方案
(一)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改革的基本思路
(1)基本工资制度全面改革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很多都是按现行的国家机关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因此,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在改革中薪酬制度中,应当由原来的执行的岗位工资制全面改革为岗位绩效工资制,降低工资结构中的固定部分,增加和提高与个人绩效挂钩的那部分绩效工资。以科学的含量管理为基准,以绩效考核和成本控制为核心,工资分配权下放,逐级考核逐级落实,形成针对不同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采用不同的考核和分配办法,最终实现事业单位员工的的收入与其个人绩效挂钩。
(2)依法完善薪酬体系,积极实施福利计划。福利是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单位顺利运行,在改善直接的劳动条件之外,从生活的诸多侧面以确保和提高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生活而开展的活动和措施的总称。这是一个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在建立薪酬制度时必须考虑实施积极的福利计划,依法完善薪酬体系。
(二)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改革具体内容
(1)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具体来说,在岗位工资作为薪酬制度的基础上,加上奖金激励为补充。根据工作岗位因素后,确定岗位工资标准,奖金激励水平与考核的工作绩效进行浮动变化。以内部分配自主权为基础,在进行科学的只为分析、岗位劳动评价的条件下,事业单位要积极探索建立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从而提高高素质短缺人才岗位和技术岗位的工资水平,打破过去分配中的变相平均主义等其他缺陷。
(2)积极实施非经济性薪酬。工作人员在全面薪酬管理的原则下,还可以得到同他们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存在联系的回报。这就意味着,在这一原则下,工作人员要获得非经济性薪酬而不仅仅是经济性报酬。非经济性薪酬分为内在性非经济性报酬和外在性非经济性报酬。其中,内在性非经济性报酬为给工作人员提供成长空间,实行内部晋升制度;改善工作人员工作,使其有趣味、多元化;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强化工作人员的成就感。外在性非经济性报酬的内容为规范工作人员工作行为,完善单位的内部管理体系;改善工作人员与直线领导之间的关系,建立确实可行的工作人员申诉制度等。
三、有效实施薪酬制度改革的措施
(一)将短期和长期激励方式有效结合
短期激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或者一些项目下有一定联系的薪酬,比如绩效奖、满勤奖金等。目前企业实行的“年薪制”是最常见的中期激励,事业单位也可以将此制度引入到单位中,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事业单位能够留住人才,这将有利于增强归属感,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增强事业单位的凝聚力,使事业单位得到平稳发展。因此,不论是短期、长期激励,都有其优点,不同的激励方式产生的效果不同,所以,事业单位要将这两种激励进行适当的结合,争取是薪酬所产生激励作用最大化,达到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
(二)制定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
事业单位的考核制度是与薪酬直接相关的,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可以有效的激励工作人员。在对工作人员的的业绩进行考核时,要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避免平均主义,要着重考核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纪律、个人素质、专业技能、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等,加强评优评先的透明度。同时,可建立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项目。主考官可以是同一部门或者同一科室的主管和同事,对被考核者的相关素质都会比较了解,采取两面共同考核的方式,避免偏差。
四、总结
事业单位的薪酬改革应建立在绩效考核基础上,根据工作人员的岗位及绩效制度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以满足单位的平稳发展,以工作人员对单位所作贡献和价值为依据,通过科学的薪酬管理,从而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失,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与稳定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