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颖
“倍的认识”是学生学习相对数量比较的起点。前段时间,在俞正强特级教师工作室团队活动中,我们对“倍的认识”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师父的精彩演绎让我们叹为观止,师父的通理明法让我们豁然开朗。当我们读懂学生的明白,学生学习就自然发生,课也自然生动。
一、理解:倍是一种关系
“倍”代表着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两者比较,而关键是要把其中一方以另一方为标准,分成相同的几份。对于中高年级即将接触到的“分数”“百分数”“比”甚至以后的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立“倍”概念,其关键和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关系”“标准”。用怎么样的素材,按怎么的序列,让学生体会“关系”“标准”,建立“倍”概念?我们先来看看特级教师俞正强的演绎。
A版本
流程一:经验的激活
1.教学“一样多”
(1)谈话
板书:一样多
师:把這3个字读一读:一样多。
师:什么时候会用到“一样多”?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一样多”肯定是谁和谁在比多少。
板书:△和○一样多
⑵拍手游戏
师:请你跟我一样多,我就跟你一样多。
师拍3下,学生也拍了3下。
师:为什么刚才拍了3下?
生:老师拍了3下,所以我拍了3下。
生:因为要和老师一样多。
生:要以老师为准。
师小结:“一样多”,以老师的3下为标准。
⑶画一画
师:我画△,你们画○跟我“一样多”。
①△——○
师:为什么画1个?
生:老师画了1个。
②△△△△——○○○○
师:画了几个?为什么?
这个环节,俞老师从“一样多”素材引入,通过“拍手游戏”“画图”激活、改造学生“一样多”的经验。这里有两个体验点,其一是“一样多”怎么来?在“你和我”的比较中让学生体会关系;其二是“以我为准”,体会标准。将生活中的“以我为准”改造为数学上的“以谁为标准”。
2.教学“两个一样多”
板书:两个一样多
⑴拍手游戏
师:读,懂吗?
师拍3下。
生1连着拍6下。
生2先拍3下,再拍3下。
师:他们拍得有不一样吗?
生1:一个连续拍6下,一个拍3下停一停又拍3下。
师:你为什么拍3下停下后又拍3下?
生2:两个一样多,先拍3下,再重复一次。
师:哪位同学拍得好?为什么?
师小结:两个“一样多”,先确立“一样多”,再重复一次。
全班拍手游戏体验:两个一样多。
⑵画一画:两个一样多
△△→△△ △△
师:为什么要分开?
3.体验“三个一样多”(同上)
学生在体验“两个一样多”时,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拍手方法,感受拍“两个一样多”的窍门,首先,要以“一个一样多”为标准,你几下,我就几下;其次,体会重复。两个一样多,重复两次;三个一样多,重复三次。有了拍手游戏对“标准”的体验,画图时学生自然而然能明白将每个一样多分开或画圈的“理”。“ 三个一样多”的体验也就水到渠成,一气呵成。
流程二:概念的建立
活动:换个说法
师:我说谁和谁一样多,你说谁是谁的1倍。(师说生改)
板书: △和○一样多
△是○的1倍
师:…… 两个一样多。
生:……的2倍。
问题1:你能依次说吗?
问题2:你能用这句话,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吗?谁是谁的几倍?
“倍”概念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根植于生活经验“一样多”。“一个一样多”改造为“1倍”,“两个一样多” 改造为“2倍”,“三个一样多” 改造为“3倍”,依次类推。“倍”不需要教,只是换个名字,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标准”“关系”,建立了“倍”概念。
流程三:练习
1.填空
△:△△△
○:○○○○○○○○○
问题:○的个数是△个数的 倍。
2.画○
△:△△
○:
要求:○的个数是△个数的4倍。
3.画△
△:
○:○○○○○○○○
要求:○的个数是△个数的2倍。
练习在精,不在多。三道练习题,针对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道是求倍数,第二道是求几倍数,第三道是求1倍数。当我们不明白时,通常用增加作业量来强化。当我们想明白时,作业量是可以减少下来的。
二、讨论:倍是一种运算
一直以来,教师教学“倍的认识”都很重视运用丰富的情境、直观的图式和多种表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可学生在运用“倍”概念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当上课后,小朋友看到“倍”就想到乘法。在学生心里,“倍”就是一种运算。我们传统教学是怎么上的?基本流程如下。
B版本
1.以旧引新
师(出示蝴蝶2只、蜻蜓2只):它们的只数有怎样的关系?
生:相等。
师(再出示2只蜻蜓):现在呢?
生:蜻蜓比蝴蝶多2只。
生:蝴蝶比蜻蜓少2只。
生:蜻蜓是蝴蝶的2倍。endprint
师:“倍”这样的说法以前听说过吗?(许多学生表示听说过)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倍”。(揭示课题并板书)
传统教学,“倍”的教学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不管是设置动物的情境还是花朵的情境,都从说说两者关系的问题入手。从两个数量比较多少开始,进而引出两个数量的“2倍”关系。
2.实践操作
师:说“2倍”的这位同学是怎样想的呢?请他上台把它们分一分、摆一摆,让其他同学一眼就看出它们之间是2倍的关系。(学生上台操作)
师:蜻蜓是蝴蝶的2倍,你们都能看出来了吗?怎么看出来的?同桌交流一下想法。
生4:蝴蝶是2只,蜻蜓有这样2个2只,就是蝴蝶的2 倍。
师:说得真好!像这样,以蝴蝶2只为标准,2只看作1份,蜻蜓有这样的2份,我们就说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2 倍。
教学时,对“倍”的意义的理解,我们主要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等操作,让学生对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与新知“几倍”形成关联;在给出例子后,说出类似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就说蜻蜓的只數是蝴蝶的2倍。”直接给出了“倍”的概念。因而,小朋友看到“倍”就想到乘法。
3.变式比较
⑴师(继续出示6只蜜蜂):现在蜜蜂和蝴蝶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指名上台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
比较:为什么蝴蝶都是2只,而蜻蜓是蝴蝶的2倍,蜜蜂却是蝴蝶的3倍呢?
学生在交流中逐渐明确:把2只蝴蝶看作1份,别的有几个2只,就是蝴蝶的几倍。
⑵师(飞走2只蜻蜓,剩下2只蜻蜓):现在蜻蜓和蝴蝶有什么关系?你又是怎么想的?(一般学生会有两种解答:1倍和0倍)
通过全班讨论:1倍和0倍,让学生明白把2只蝴蝶看作1份,蜻蜓2只也是1份,所以说蜻蜓是蝴蝶的1倍。
在变式练习中,通过比较、画图等形式,让学生明白“怎么确定标准”,强化“几个几”就是“几倍”。对于“1倍”和“0倍”之争,教师往往回头看“2倍”的建立,迁移得出当两个物体数量同样多就是“1倍”。
三、比较:差别在哪里
我们来比较两种教学流程所呈现的教学意义上的差别。
差别一: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不同
这两种主张,对于知识而言,学生最终要建立“倍“概念,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对知识的获得过程,两种主张的差别是巨大的。本文主张(即A版本),要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倍”是一种关系,其概念原型是生活经验中的“一样多”,将学生的“一样多”改造为数学的“倍”。传统教学主张的特征是,“倍”是一种运算,其知识基础是乘法意义的“几个几”,使学生对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与“几倍”形成关联。
差别二:对概念学习起点的认知不同
我们将两种教学流程的导入环节理一理,对比如下。
[环节 A版本 B版本 导入 教学“一样多”
⑴师板书:一样多
问题:什么时候会用到“一样多”?
结论:“一样多”肯定是谁和谁在比多少
板书:△和○一样多
⑵拍手游戏
要求:请你跟我一样多,我就跟你一样多
师拍3下,学生也拍了3下
结论:“一样多”,以老师的3下为标准 以旧引新
⑴材料:蝴蝶2只、蜻蜓2只
问题1:它们的只数有怎样的关系?
结论:相等
⑶材料:蝴蝶2只、蜻蜓4只
问题2:现在它们的只数有怎样的关系?
结论1:蜻蜓比蝴蝶多2 只
结论2:蜻蜓是蝴蝶的2 倍
揭示课题并板书 ]
A版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样多”引入,B版本从 “蝴蝶和蜻蜓比多少”引入。两个版本的导入环节不同是基于对概念学习起点的认知不同。一种认为“倍”概念学习起点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样多”。另一种认为“倍”概念学习起点是学生的已有知识“比多少”。
笔者认为,“倍”概念的学习起点是生活经验“一样多”。第一,生活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一样多”经验。“你和我的本子一样多”“你有两个苹果,我有两个苹果,我们一样多”……丰富的生活经验利于将“一样多”改造为“倍”。第二,“一样多”经验利于学生体会“关系”与“标准”。在“你和我”的拍手游戏中体会关系;在“以我为准”中,体会标准。将生活中的“以我为准”改造为数学上的“以谁为标准”。 将“一样多”改造为“倍”,只是换个名字,不需要教,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标准”“关系”。这样的数学,在学生眼里,是亲切的。这样的学习,在学生心里,是愉悦的。
而B版本,从 “两个物体比多少”引入,当我们说“蜻蜓比蝴蝶多2 只”,也可以用“蜻蜓是蝴蝶的2 倍”来表示两者的关系,导致学生将“倍”和“多”相联系。变式练习时,当蝴蝶和蜻蜓数量相等,有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多,就是“0倍”,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1倍和0倍之争”。回想传统教学,我们经常用画图、操作、比较、说练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明白“谁是标准”“谁是谁的几倍”,学生常常表达不清,或标准说错了。这正说明B版本的问题所在。
四、结论:想明白,上好课
俞正强老师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两种基本样式》一文中,对概念的意义构建进行了分类。类型一:概念本身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学生在生活中因为对原型的经历,已经具备对该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我们将学生的经验水平改造为老师的学科水平。
[明白][学生 ] [明白][老师][经验水平][学科水平][改造型][学习]
类型二:概念本身在生活中找不到原型。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关于该概念的任何经历。我们把这种概念的意义构建表述为:
[空白][学生 ] [明白][老师][输入型][学习]
按照这两种分类考察我们对“倍的认识”的定义,应该属于第一种。知识是有类型的,我们教师首先要想明白概念是哪种类型即“它是什么”,其次想明白概念本身在生活中是否有原型,即“学生是明白的还是空白的”。当我们把这两个核心问题想明白,其余的选材和立序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教师想明白,才是上好课的前提!
(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中心小学 321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