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勤茹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陆勤茹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分析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71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巴氯芬治疗,试验组给予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5;P>0.05);试验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为(63.19±3.84)分,高于对照组的(50.26±3.99)分(t=10.44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19.99%(x2=4.390;P<0.05)。结论 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安全性较高。
解痉颗粒;中药熏蒸;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肢体功能
痉挛性瘫痪为中风后常见后遗症之一,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升高,发病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因肢体功能障碍明显下降。现阶段,我国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目标为抑制痉挛、诱发患者肢体正常的运动模式,常用的治疗方式为西药治疗。中医中早有关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相关症状的记载[1]。伴随着现代中医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方法的深入研究,近年来中医方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应用优势逐渐显现[2]。本研究分析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71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2)年龄<75岁;(3)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2)合并帕金森病;(3)过敏体质。应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0.03±4.08)岁;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59.78±4.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获取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给予西药巴氯芬(云南铭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423,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 mg)治疗,用药方法:口服,5 mg/次,2次/d,连续用药4周。
试验组给予解痉颗粒和中药熏蒸治疗,解痉颗粒药物组成包括白芍、熟地、当归、鸡血藤、牛膝、伸筋草、木瓜、甘草。1剂/d,2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中药熏蒸方剂的药物组成与解痉颗粒的药物组成相同,使用医用智能汽疗仪进行熏蒸,熏蒸温度调整为38~42℃,患者平躺在熏蒸床上,1次/d,30 min/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观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肢体功能评价标准:应用Fugl-Meyer评分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两个评价维度,所占分值分别为66分和34分,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肢体功能障碍越轻。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36) 32.39±5.22 63.19±3.84对照组(n=35) 31.86±5.09 50.26±3.99 t 0.325 10.442 P 0.747 0.000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巴氯芬是现阶段我国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常用药物,该种药物通过作用于突出前和突出后的GABAβ受体,抑制钙离子向突触前流入、神经递质的释放,发挥抗痉挛的功效[3]。大量实践研究已经证实,该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以接受巴氯芬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将其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与接受解痉颗粒合中药熏洗治疗的试验组肢体功能进行比较。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在中医中属于“痉症”、“筋病”等范畴,现代中医研究学者认为该疾病的病机为壅脑之邪大势已去,但痰浊瘀血尚未清,脑神未复、加之肝肾阴虚,致阴液不足、筋脉失于濡养,发为痉挛性瘫痪,治疗应以滋养肝肾、息风化痰为原则。本次研究所用解痉颗粒、中药熏蒸的药物组成包括白芍、熟地、当归、鸡血藤、牛膝、伸筋草、木瓜、甘草,全方诸药合用能够发挥濡养筋脉、化痰通络、缓急解痉的功效,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治疗原则符合。
由表1数据可知,试验组治疗后的肢体功能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析研究结果的原因为:解痉颗粒、中药熏洗合用能够从内外两个途径发挥双重药效,迅速改善患者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由表2数据可知,试验组不良反应更少,疾病治疗安全性更高,分析研究结果的原因为:中药药性温和,加之方中有甘草调和诸药药性,故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可作为现阶段我国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常用方案。
[1]李 中,周德生,江元璋,等.活血荣络颗粒联合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脑梗死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5):22-26.
[2]施经伟,章娟娟,张 田,等.中医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114-115.
[3]赵冬娣,李有武,袁 涛,等.平衡针刺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25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14(8):57-59.
R277.7
B
ISSN.2096-2479.2017.43.162.02
本文编辑:张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