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2017-11-13 08:27:03邹文彪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机械研究所卫生所江西南昌33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冠脉造影心电图

邹文彪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机械研究所(卫生所) (江西 南昌 330000)

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邹文彪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机械研究所(卫生所) (江西 南昌 330000)

目的:探析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选取36例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实验组),同时选取36例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存在缺血性改变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心电图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实验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在冠状动脉1、2支病变上的狭窄程度较对照组而言存在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单支病变,病变部位主要以侧支循环为主,狭窄程度较轻。

心电图检查结果 冠心病 冠脉病变特点

冠心病(CAD)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心脏类疾病之一,主要的发病机制为:血液粘稠度不断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导致冠状动脉出现狭窄、阻塞或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回心血量不足,从而使循环代谢出现紊乱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1]。在临床上对于该疾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以及针刺样疼痛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在临床上,对于冠心病要尽早检查、诊断、治疗,临床常见的检查方式为心电图,具有无创、操作方便及可反复检查等临床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与临床实践,但据相关研究记载显示,经心电图检查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再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后显示存在冠脉病变[2]。本文主要针对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5年12 月~2017年5月期间选取36例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实验组),同时选取36例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存在缺血性改变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2.6±8.4)岁,平均病程(3.47±1.25)年;实验组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3.2±7.9)岁,平均病程(3.48±1.26)年。上述一般资料对比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组间可比性良好。

1.2 检查方法

1.2.1 心电图检查

所有患者均在非发作期,采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要求患者给予平卧位,保持呼吸规律、平稳后进行心电图扫描检查,然后对动态心电图中患者的ST段下移、T波变化以及Q波时间、宽度及幅度等情况进行记录,同时结合患者的心率、电轴、传导阻滞及心肌酶等检查情况,判断是否有缺血现象[3]。

表1. 冠心病疾病类型统计(n,%)

表2. 冠状动脉1、2支病变上的狭窄程度统计

1.2.2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主要在患者右侧桡动脉或股动脉处进行穿刺,实施动脉造影,注意在右侧冠状动脉处需要投照3个体位,左侧冠状动脉投照6个体位,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可以适当的增加投照体位。以冠状动脉的狭窄>50%,则可诊断为冠心病[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后,各小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1)病变支数:左前降支、左回旋支以及右冠状动脉;(2)狭窄程度:中度狭窄:50%~75%;重度狭窄:75%~90%;极重度狭窄:90%~100%之间[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版进行本次研究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独立样本χ2检验,数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则采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冠心病疾病类型统计

实验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冠状动脉1、2支病变上的狭窄程度统计

实验组患者在冠状动脉1、2支病变上的狭窄程度较对照组而言存在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呈升高趋势,且主要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在临床中,该疾病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的原因可能与敏感度较差、传感通路受阻及心肌缺血时间等因素相关。冠心病发病后主要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受损的动脉内血脂、糖类等不断沉积,从而使钙附着在血管内膜组织,导致大量的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导致出现其血管闭塞或狭窄,最终导致血流受阻或不通畅,心脏回心血量减少,使心肌细胞出现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影响正常心脏功能运作[6]。对于冠心病临床上认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金标准。但由于临床心电图检测具有操作方便、无创及重复性高等临床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中,甚至成为诊断主流,尤其以初诊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最多。在临床大量实践证明显示,部分冠心病患者其心电图检查后无变化,显示正常,与CAG检查结果不一致,导致冠心病患者存在大量的误诊及漏诊情况,延误疾病治疗的最佳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上要针对部分“假阴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的冠脉病变特点进行分析,可提高临床检查诊断的准确性,进而降低误诊及漏诊发生情况[7]。

相关研究统计显示,冠状动脉的病变支数对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影响较大,也是主要因素。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生存率较3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生存率低,且以单支冠状动脉病变为主的冠心病,冠状动脉主要以中度狭窄为主,病情相对较轻,可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正常的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所以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导致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

综上所述,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单支病变,病变部位主要以侧支循环为主,狭窄程度较轻。

[1] 王红变.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4):586-588.

[2] 崔霞,薛伟.12导联心电图ST段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J].四川医学,2011,32(3):426-427.

[3] 张启华.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2):283-284.

[4] 梁允兰,史海波.冠心病三支病变心电图特点与冠脉造影对比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7):883-884.

[5] 林乐健,唐发宽,华宁,等.急性胸痛伴心电图正常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点[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3,2(2):77-79.

[6] 孙卫红,李文华,石红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J].交通医学,2016,30(2):162-163.

[7] 霍云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正常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2,14(6):693.

1006-6586(2017)20-0145-03

R541.4

A

2017-08-14

猜你喜欢
冠脉造影心电图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电与循环(2021年3期)2021-06-03 07:49:40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