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的效果评价

2017-11-13 08:47:36李福平彭燚焱严小敏江西省会昌县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2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左心低氧病死率

李福平 彭燚焱 严小敏 江西省会昌县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2600)

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的效果评价

李福平 彭燚焱 严小敏 江西省会昌县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2600)

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用于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5月~2017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中选出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和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通气2h、6h的PaCO2、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且观察组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疗效确切,能快速缓解患者的低氧血症,提高抢救效果。

有创呼吸机 无创呼吸机 急性重度心肌梗死 左心衰竭

急性重度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急危重症,其容易并发左心衰竭,若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全身脏器的不可逆缺氧性损害,诱发多器官衰竭致死。因此在抢救中关键是纠正低氧血症和改善肺通气[1-2]。无创呼吸机通气和有创呼吸机通气是临床上机械通气的主要方式,现探索两种机械通气方式抢救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4年5月~2017年6月间来本院就诊的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中选出9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年龄在90岁以上,有胸腹部手术史、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近3个月内出现气胸的患者。以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54~83岁,平均(68.34±5.44)岁;观察组患者45例,男33例,女12例,年龄55~86岁,平均(68.67±5.29)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应用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选择BiPAP呼吸通气模式,选择口鼻面罩进行无创双向正压通气,设定吸气末压为12~20cmH2O,呼气末压为5~10 cmH2O,氧浓度为35%~50%,呼吸频率为12~16次/min。观察组患者给予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给予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通气,选择VCV+SIMV+PS模式,潮气量设定为6~8mL/kg,呼气末正压为5~10 cmH2O,呼吸频率为12~20次/min,吸呼时间比为1:1.5~1:2.0;吸氧浓度为40%~60%。在患者上机后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等,并及时对呼吸机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通气前、通气2h、6h的呼吸频率、心率、PaCO2和PaO2;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以及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计数/计量资料的χ2/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通气前后的监测指标对比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通气前后的监测指标

治疗2h、6h,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PaCO2有明显的降低,PaO2有明显的提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病死率

观察组患者中仅2例死亡,病死率4.44%;2例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对照组患者中10例死亡,病死率22.22%;其中5例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为呼吸衰竭死亡,2例为DIC死亡。两组对比χ2=6.154,P<0.05。

2.3 两组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

观察组住院时间(23.89±4.32)d,对照组住院时间(31.77±5.58)d,观察组存活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7.030,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是由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血流灌注中断继发的持续性心肌缺血性坏死疾病[3]。其中病情严重的患者一般为大面积的左心室壁心肌梗死,容易诱发左心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由于血流动力学、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因而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因血流动力学的紊乱会导致肺间质、肺泡内液体量迅速增加,引发肺水肿、肺动脉压增高等,进一步影响到肺泡内气体的正常交换,引起通气功能损伤,诱发低氧血症,进一步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4-5]。故而在抢救中,常规的强心、扩张血管、利尿等治疗开展的同时还需重视机械通气治疗[6]。

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可直接通过口鼻给氧,缓解通气障碍,对患者的损伤较小,但是其无法做到理想的密闭,送气很难到达肺泡,也不利于防止误吸和促进痰液引流[7];而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则是通过气管插管的方式给氧,是建立人工气道方式给氧,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8],但是对于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而言,病情凶险,对氧气需求迫切,需要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氧气,纠正低氧血症等。本研究结果显示:通气2h、6h,观察组患者的PaCO2、PaO2、呼吸频率、心率的改善程度超过对照组,证实有创通气能快速缓解患者的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症状。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更低,且存活患者住院时间短,证实有创通气方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抢救效果。

综上所述,将有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应用于急性重度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治疗中疗效确切,能快速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纠正低氧血症,提高抢救效果,值得推广。

[1] 杜永波,成霄汉,薛巧云,等.院前无创机械通气辅助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1):22-23.

[2] 李骁飞,张彩霞,刘玲玲,等.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力衰竭39例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6,38(2):262-264,271.

[3] 陈小艳,徐元杰,孔繁亮,等.急性下壁或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21-25.

[4] 王洋,朱志林,李北和,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冠脉支架植入术后3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3):382-384,397.

[5] 崔晓琼,李彤,周权,等.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3):263-266.

[6] 吴敏.BIPA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PCI术后的应用[J].内科,2014,9(3):292-293.

[7] 王理亚.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10):79-80.

[8] 王进国.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75-76.

1006-6586(2017)20-0100-02

R541.6

A

2017-08-21

猜你喜欢
左心低氧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低氧促进hBMSCs体外增殖中的作用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39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应用效果观察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8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医学(2014年36期)2014-07-31 19: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