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二则

2017-11-13 17:54魏丕一
火花 2017年3期
关键词:米开朗基罗梵蒂冈佛罗伦萨

魏丕一

游记二则

魏丕一

罗马揽胜

2011年8月30日上午,偕同妻离开加国小城柏利维儿子家,由儿子开车送至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等候乘加航班机飞北京。下午登机啓航,在万米高空追随西去的太阳,一路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飞行13半小时,于北京时间31日下午抵达北京国际机场。停留2小时,转机,空中飞40分钟降落太原武宿机场。

太原住留月余,整日忙得不可开交。友朋探望,故旧相访;同学约会,学生饭局。正是夏日好时光,虽是烈日炎炎,但也不乏软风送凉。10月初,忙里偷闲,回归故里。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山亲,水亲,人更亲。留连数日欢情尽,又锁离情上眉头。抹不完的离人泪,扯不断的別绪情。

返并,遂即赴京于10月中旬随团(在太原已预订妥旅行团队)乘坐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班机飞往欧洲。德国人向来办事严谨,德航设施之完美和服务之周到,堪称世界一流;不论中航还是加航,都不能望其项背。傍晚由北京起飞,次日凌晨飞抵法兰克福机场。接机的是位意大利司机小伙。他独自开一辆大巴,既无副手,也无地陪。随团的女性导游是中国台湾人,大约30出头年纪,活泼清秀,亲切近人;操一口流利的汉语,自称还能讲英、法、德、意四种语言。司机与导游早已熟识,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当日下午晩些时候到达意大利首都罗马。下车前,导游提醒大家,罗马小偷很多,注意小心拿好自己的东西。入住,酒店号称4星级,但规模局促有限。电梯仅可容纳4-6人,卧室不及10平米。据说,欧洲此类酒店大都如此,很难与北美甚至中国酒店媲美。

罗马位于亚平宁半岛中南部的台伯河下游丘陵上,是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回溯历史,罗马曾经辉煌灿烂,是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策源地。现在,作为意大利首都的罗马虽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但其保存的古老文化文明遗迹,依然触目可見。

我们首先参观迄今仍是罗马地标或象征的古罗马弗拉维安圆剧场。剧场始建于公元64年,为临时性的木结构建筑,69年取代木结构而改为石结构。之后,不断加以完善,到3世记终于完成为一座当时世界最大的露天圆形剧场。那时,在剧场表演的节目,主要以竞技和斗兽为主,戏剧次之。所以从中世纪开始而约定俗称,此处就称为“竞技”或“斗兽场”。斗兽场为4层结构的建筑,外径为188米乘156米,內径为86乘54米,高49米。其全以厚重石块砌成的外墙,现已显得非常破旧,且只有一段还保留着4层的原建筑高度,其余部分只剩下2层的断壁颓垣。就仅存的4层墙看,它的每一层都分别镶有不同的立柱形拱门,拱门上部还开有方形的窗户。传说,这种立柱形拱门总共有500个,每根立柱的风格都各不相同。整个斗兽场犹如一口巨大的平底锅,“锅”内设置有可容50000观众的座位。那时,社会等级极为森严,座位的设置以社会身份高低划分有皇帝专座、执政官座、贞女祭司座、市政长官座、元老院议员座以及等而下之的平民百姓座。而且,每个座位之间,还有高墙隔离,以致彼此不能相顾。如此森严的等级,真让人叹为观止。

近两千年来,斗兽场遭受过多次雷击与地震毁坏,因而曾数度被废弃。直至中世纪,人们修建要塞或民房时,还在此拆搬石块以为建筑材料,致使斗兽场几乎成为“采石场”。还算幸运,18世纪中叶,教皇贝内迪托十五宣布这里为圣地,终于制止了长期的人为破坏。

绕行剧场一周,登上山坡高处,一座雄伟的凯旋门顿然扑入视野,甚为惊讶,似曾相识!转瞬一想,方才悟到,此凯旋门,非彼凯旋门。这是公元81年蒂图斯皇帝去世后,他的弟弟为纪念70年的犹太战争所建的蒂图斯凯旋门;而巴黎凯旋门,则是18世纪拿破仑为颂扬其军队在建立帝国过程中立下的伟大功勋,而下令兴建的。蒂图斯凯旋门上装饰有许多浮雕。拱门上方,雕有高举旗帜的“胜利之神”;两面拱顶,分别刻有罗马女神和代表罗马人之神;南北墙上,分别浮雕有胜利之神为皇帝加冕和胜利之师傲然通过凯旋门的情景。而拱门正上方所刻“维斯巴宪和蒂图斯大胜犹太人而归”字样,不仅指明了凯旋门兴建的动机和原因,而且充分反映了罗马人骄傲和自豪的情怀。

早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已具有了城市化帝国之相。它在修建前所未有的公共工程——港口设施、引桥渠、排水系统和市政广场的同时,还修建了很多拱门和神庙。当代罗马作家赫伯特-穆勒(Herberl Muller)说:希腊人所能自诩的是其“无用”的艺术,埃及所能炫耀的遗产只能躺在“闲置的金字塔”里,这些怎能和罗马人修建的14条引水渠相媲美!是的,罗马人修建的引桥渠,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我和太太亲眼看到,这些使用了2000多年的引桥渠里,如今天仍旧沛水欲溢,漉漉流淌。

在宏伟的公共建筑周围,布满了拥挤的住宅、集市、商店和酒肆;共和体制之下,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化城市,已经初现端倪。

可是在随后的百年中,帝国的成就破坏了古代的共和体制。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激化,不断的奴隶动乱和起义(包括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为帝制做好了准备。西元前49年,裘利斯·恺撒宣布自己为独裁者,随即对桀骜不驯的共和体制施以强硬的政策抑制。同时,独裁的恺撒亦展示出了大作为。他是城市的伟大革新者。他颁布法令法规,对城中泛滥成灾的破旧房屋的高度加以限制;强迫使用瓦片替换泥板以及拉开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并开始对市政广场展开大型扩建。

公元前31年,罗马人奥古斯都在阿克兴海角击败托拉密王朝的最后君主克娄巴特拉七世和她的盟友马克·安东尼的壮举,标志着希腊化时代的终结。在此后4个世纪的西方城市化史,就主要由罗马人书写。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他所进行的宏大建设工程中止;城建的重担,落在了他的继承者奥古斯都肩上。奧古斯都亦是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自然不侮使命;在他统治期间,罗马形成了一座拥有雄伟宫殿、神殿和众多的公共建筑的城市化大都市。正如奥古斯都自己所说那样:“我接手的是一个泥砖建造的城市,留下的却是一个大理石建造的城市。”

然而,这些辉煌成就,并不能掩盖种种破烂不堪事物。尽管精美的大理石材料覆盖了奧古斯都广场上的宏伟建筑和马尔斯神庙,但是大多数罗马人却生活在贫民窟一样的住宅中。日常生活杂乱无序,弯弯曲曲的街道上挤满了人群和垃圾。

别有深义的是,虽然在2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变化,古老的罗马终究携带它光辉的历史遗产挺进到了现在。有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日亱从五湖四海络绎不绝地蜂拥而来的人们,当然不是为着消闲解闷,而主要是想一睹古罗马的历史文明遗产。

罗马城留存的古迹比比皆是,除费大半天时间反复摩挲欣赏斗兽场和凯旋门外,其它只能是匆匆一瞥而已。接下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转到近在咫尺的梵蒂冈参观。

梵蒂冈是罗马西北角高地的内陆城邦国家(国中国),既是罗马公教会天主教最高权力机构圣座所在地,亦是教宗驻地所在。梵蒂冈城,本身既是首都,亦即国家,故称为“城国”。作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信仰中心的这个“城国”,既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小,亦是人口最少的国家。它的国土面积只有0.4平方公里,仅有1000多人的居民,也大多是神职人员,包括了主教神父、修女以及瑞士卫队(一支教皇的志愿禁卫队。传说,卫队所穿制服,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所设计)。梵蒂冈的前身为教宗国,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护十一世签订了《特拉兰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宗。条约规定,从同年7月起,梵蒂冈成为独立的城市国家。独立的梵蒂冈,由圣座直接统治,实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梵蒂冈从此成为永久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作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教皇既是国家元首,亦是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领袖。教皇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于一身。梵蒂冈并没有正规的军队,其国防力量,主要由110名瑞士近卫队和130名宪兵组成,负责保护教宗、显要人物及所有属于教宗的建筑,负责社会秩序、边境管制、刑事调查及一般警务事宜。

在圣彼得广场中央,有一座巍峨高耸的方塔(碑)。方塔上那埃及式的尖顶直冲霄汉。许多世纪以来,这里流传着一个说法,说在尖顶的方塔之下,埋葬着凯撤大帝的骨灰和那具钉死耶稣的十字架片断。这一传说,无疑为这座方塔平添了许多神秘的宗教色彩;我们看不少游人对此顶礼膜拜,便是极好的明证。

站在圣彼得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宫(一般称梵蒂冈宫)。该宫殿是4世纪时,在原小神堂的基础上兴建的。后千余年,曽几经沧桑。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16至17世纪初重建的圣彼得大教堂。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规模最宏大的建筑,亦是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人物,都参加了大教堂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装饰工作。梵蒂冈收集了大量文艺复兴以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珍贵艺术品和图书文献。梵蒂冈成为罗马教皇进行政治与宗教活动的中心。教堂的主体横向宽度约200余米,前面建有一座台基,台基上塑有一尊圣彼得立像。教堂两侧,分别围着数10根宏伟的半圆形柱廊。其中,用4排柱廊组成3条通道。柱廊顶部的平台上,排列着众多姿态各异的圣徒雕像。教堂正面的顶部,建有石栏维护着的9个大阳台。阳台的石柱上树立着圣母、耶稣基督、圣彼得以及不知名的圣徒等13尊巨大的雕像。

梵蒂冈城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文化瑰宝,城内的建筑如圣彼得大殿、西斯廷礼堂等都是世界上极宝贵的建筑;其中包含了波提切利、贝尔尼尼和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的作品。梵蒂冈还有一个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一个大型的博物馆,专门收藏具有历史、科学与文化价值的艺术品。

梵蒂冈的日常生活,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当星期日,天主教徒便会聚集在圣彼得广场,等到中午12点,随着教堂的钟声响起,教宗便在圣彼得大教堂顶正中窗口出現,并向教徒们发表演说。梵蒂冈的瑞士卫队每年5月6日,要在圣达马索庭院里举行宣誓仪式;其誓词5个世纪以来不变,即祈求天主保佑自己圆满完成任务,表示为效忠教宗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

罗马盘桓两日,虽在中古文化艺术中徜徉陶醉未已,但限于时日,还是不得不随旅游团离去。回头北上,直向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驰去。

佛罗伦萨

从6世纪到12世纪,整个西欧除了罗马天主教会文化独专外,几乎看不到多少别的文化和教育现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黑暗时代”。13世纪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市民阶级感到,必须有自己阶级利益的新型文化与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意识形态。于是,一场反宗教、反封建专制的早期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便应运而生了。

文艺复兴运动始于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达到了高潮。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作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文艺复兴,当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意大利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早萌芽之地,到14与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已明显出现于热那亚、威尼斯、米兰特别是佛罗伦萨。14世纪时意大利已有银行百家以上;著名的美迪奇家族成了15世纪欧洲最大的银行家,许多国王和主教都向他借钱。因此,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最初发祥地,并不是偶然的。

然而,意大利的资本主义发展,却受到了封建统治势力与天主教统治势力的双重压迫。所以,新兴的市民阶级除了一般反封建之外,自然也就会把攻击的矛头对准天主教会。尖锐的社会矛盾,强烈的政治经济要求,促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生发。而且,这种情况也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思想观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从收集、发掘和研究长期被湮没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开始的,故有“文艺复兴”之称。为反对宗教神学,反对加在普通人身上的愚昧无知,文艺复兴的早期代表人物都努力去研究和复制古典作家的各种手抄本与艺术品,从而促使复古风在意大利愈演愈烈。有趣的是,复兴运动起初,并没有打出反天主教的旗号;反之,是借助教会的力量与条件,常常公开在修道院进行活动。而教会也给予了支持与帮助,甚至好些教皇还很热心这些活动。

很显然,这种由复古风引发的文艺复兴,绝不是“复古”,而是“请出亡灵,来给自己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语言和受尊敬的服装,来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马克思语)。

借古典文化中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因素,来作为同封建制度与天主教会战斗的思想武器;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发端,按照自己时代的要求和需要,创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这才是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文化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萌芽和最早表现。

一脚踏入佛罗伦萨,立刻感受到一种远离现代的中世纪城市气息。早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簿伽丘和后期的代表人物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大名,迄今依然熠熠发辉,光彩夺目。

移步换形,依次观赏米开朗基罗广场及其周围的艺术雕塑和宗教建筑。

米开朗基罗广场,简直就是一座露天的雕塑艺术博物馆。可以说,众多的雕塑艺术作品,件件吸引人的眼球;不过,最具吸引力的,当数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和章波洛尼亚的《强掠人妻》。尽管两尊塑像的原作迄今仍收藏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此处只是复制品,但游人依然为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强烈的艺术魅力所震撼。

《大卫》中的大卫全身赤裸,头向左侧扭转,似乎屏住气息,极目凝视着前方。右臂下垂,手握石头;左手腕弯曲,紧按着肩上的甩石带。全身每一块充满力度的肌肉,都表现了潜在的力量,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大卫既是青春与男性美的代表,亦是中世纪佛罗伦萨人民奋勇迎战专制统治制度的象征。

《强掠人妻》表现的是,一个罗马人强行抢掠一个佛罗伦萨人美丽妻子的事件。罗马人舒展结实的双臂,将女子抱起;女子张伸双臂,竭力挣扎。佛罗伦萨人在罗马人的双腿紧夹下,右手遮光无奈地扭头仰望着偏头求救的妻子。三个全身赤裸的人体,形态各异,曲线优美,充分展示了两种相反力量的激烈紧张较量。

限于时间,虽是余兴未尽,却也不得不与广场分手。接下来是走马观花,依次走近圣十字教堂、百花大教堂、钟塔和洗礼堂等佛罗伦萨著名的古建筑。

圣十字教堂从1294年开建,到14世纪后半叶完成。其建筑风格,是纯粹的哥特式。这是佛罗伦萨最大的天主教堂,里面收藏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珍贵艺术作品。圣十字教堂最为独特的是,它的右侧墙根树立有文艺复兴的代表但丁、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基亚维利等人物的纪念碑。

洗礼堂是14至15世纪建于佛罗伦萨北门的一座宗教建筑。最是其门上所绘表现《旧约》中10个故事的画面发人深思,以至从而回望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洗礼堂共有3个铜门,那10个故事就浮雕在被米开朗基罗称为“天堂之门”的东门上。10个故事的浮雕画面依次是: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因受蛇引诱偷吃禁果而被逐出天国之门、献祭时该隐因杀死亚伯而受到上帝的斥责、诺亚离开方舟献祭而方舟醉酒、天使出现在亚伯罕面前、以撒献祭、以扫和雅的故事、摩西接受法典、约旦河的以色列人和耶利哥城陷落、大卫杀死哥利亚、所罗门接纳西巴女王。这些分别镶嵌在10个框格内的青铜浮雕故事,动态鲜明,金光灿烂,充分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高超的浮雕艺术水平。

与洗礼堂相对峙的,是建筑风格为典型哥特式的佛罗伦萨主教堂即百花大教堂。14世纪下半叶,经过众多艺术家数十年的辛勤劳作,才于1434年最终完成了这座世界最大圆顶的教堂。设计师布鲁奈莱斯基在设计完成这种空中巨大的圆顶结构时,并没有用拱架依托,而是用鱼骨结构及以椽固瓦方式,使之由下而上依次砌成。大圆顶呈双层薄壳形状,两层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而大圆顶的上端,则呈尖形状态。同时,在直经45米多的大圆顶上,还建立有一个灯亭;灯亭的尖端安装有一个镀金的圆球,圆球上安置有一个十字架。如此,这般,便使高达107米的大教堂耸入云霄,威严肃穆,蔚为壮观,令人赞叹不已。

一旦置身于佛罗伦萨,便会立刻感受到一股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气息,并且同时沉浸在一种浓烈的艺术氛围之中。可以说,整个佛罗伦萨,就是中世纪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艺术写照。

好的景观,总是让人留连忘返;可是人毕竟在旅途,再好的境地,也不能长驻久留。佛罗伦萨仅滞留一日,便动身驶向了比萨城。

猜你喜欢
米开朗基罗梵蒂冈佛罗伦萨
大气压强是多少
梵蒂冈5000处房产遍布全球
“我不能修建这样的堡垒”
意大利 佛罗伦萨历史足球赛
美的历史(图选)
意大利禁止在梵蒂冈刷卡
倾城 佛罗伦萨
米开朗基罗和教皇尤得乌斯二世(连载之二)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连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