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生
没有被污染的爱——赵清俊散文《光芒》读后
王明生
一
也许是自己阅读面太窄,抑或是知识浅薄,好多年没有读到令我为之一震,感同身受的散文了。当我一遍又一遍的咀嚼品读昭通青年作家赵清俊的散文《光芒》后,便被一股浓浓的爱包裹着。
散文《光芒》是篇歌颂母爱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的情感文章,人类对于母爱这一主题是永远也诠释不完的。它就像音乐的旋律,时而振奋人心,催人进取,时面恬静安逸,创造新的自我。每一个字,犹如一个个动听的音符倾诉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这样的爱,它往往被忽略并不一定会演奏出来;这样的爱,只是默默奉献,静静地等待,一直等到你去发现、去欣赏、去歌唱。
在散文《光芒》里,我听到了母爱的旋律,我读到了心与心的呼唤,爱与爱的传递,这就像一个个音符,只有当拼凑成旋律时,才会感觉到它的婉转悠扬。爱无语,只有用心去发掘,才能体验到真爱的含义。
当我一次又一次庇佑在母亲的万丈《光芒》下,我就一直在思考既然“娘在,我曾发誓决不写一篇正式的散文”那为什么作者会写下洋洋洒洒、情真意切的这篇散文呢?
是情感到了非释放不可的地步,是那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疼痛,让《光芒》放射出一种巨大的火焰,以至于令我这个读者也被《光芒》的炙烤慢慢熔化其中。
文中作者这样写道:我暗下决心,等某一天,娘走了,再用我饮泪滴血的笔触,让深藏于心的滔滔洪流肆意决堤,把我的五脏六腑冲刷得支离破碎,即使把我的灵魂掏空,变成一具死去多年的骷髅,我也心甘情愿。只有那样,我才不会糟蹋写关于娘的真实人生碎片的每一个文字。只有那样,我才不愧对我在天之灵的娘。
然而,情感这种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到了该释放的时候,就犹如决堤的流水,只有奔涌而泻。“因此,我不愿意写无数感天动地的垃圾文字,而让娘的等待怅然若失。我更不愿意,等某一天娘走了,我悲戚忏悔,泪如雨下写下毫无意义的文字来对娘进行哀悼。”
有了这样的写作动机和对娘深切的爱,接下来我便顺理成章地走进了娘的万丈光芒中,去感受那份血浓于水的、晶莹剔透的、毫无杂质的爱,这种爱是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
但丁曾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这样的呼唤在赵清俊的散文《光芒》里呼之即出,母亲为了等候周末回家的儿子,竟然从家至街上,手拄着拐杖,往返七八里路苦苦盼儿归。“娘见到我,脸上堆满了笑。”盼到了自己的儿子,娘能不笑吗?以至于“我接过娘手中的袋子,想搀扶着娘走。娘说,拉着不好走。”其实,娘是想证实她身板硬朗,不想儿子太过操心。这样的人生,作为子女“有娘在家里牵挂着、盼着、等着,是何等的幸福、欣慰和快乐。”这让我想到了英国一位作家说过的:“妈妈你在哪儿,那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是无时无刻的,也是用尽身心的。当你在困难之时给予帮助,当你胆怯之时给予勇气,当你成功之时给予赞扬鞭策。无论在你成功或失意时,随时随地陪伴着你、关注着你。一个眼神,一声问候!那舐犊之情,足以抹去你心头的悲哀与不安,让你在痛苦中得到幸福。而这种快乐和幸福,在作者笔下更是信手拈来,这样的文字,就像电影镜头设计一样,慢慢推进,慢慢浓缩成一幅幅充满欢乐的老家特写。有了娘的声声唤儿归,同样也就有了作者“周末我不回家,魂不守舍。娘来送我,那是一种牵挂和眷恋。我在娘的深情目光中一步三回头地离去,那是比没有尽头的路还要长的幸福。”的感慨,也就有了作者每逢节假日就迫不及待地直奔娘亲的幸福感受。
二
当我读到下面的文字时,我甚至怀疑享有印度“小说之王”美誉的普列姆昌德说过的这句话:“世界上一切都可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爱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前半段是否太过武断?
在《光芒》的照射下,我读到一份厚重的爱,这份爱是自下而上的爱,是作者对母亲的爱,这样的爱一如母爱那样纯真,永恒,不灭。
文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的“我一只手紧紧搂住娘,一只手用事先准备好的卫生纸接住娘呕吐出来的秽物,然后放在脚下的食品袋里。娘吃下的晕车药,没有丝毫的作用,她一路地呕吐个不停,有时连我扯卫生纸都来不及,以至于吐了一些在我身上。脏我不怕,只是见娘躺在我怀里,呕吐得脸色发白而心里五味杂陈的难受。我一边用卫生纸给娘擦嘴,一边不时用拳头给娘轻轻捶着背。”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可没有那颗对母亲的挚爱是难倾诉笔端的。
“我仿佛是娘肚子里的一条小爬虫。我昼夜在娘的心肝五脏上漫游,聆听着娘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这样的爱不虚,不假,不空;这样的爱真实,自然,饱满。这样的爱,不由得让我想到无奇不有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想到那些为了自己点滴的蝇头小利,而把鹰爪一样的罪恶之手加害自己母亲的人。试想:一个连自己母亲都不爱的人,他还会爱别人吗?
爱,是相辅相成的,品味《光芒》,我有这样一个体会:娘是娘的样,儿是儿的样。四十岁的娘,含辛茹苦的把作者养育成人,个中酸甜苦辣也许只有娘知道,但娘之所以在作者心中伟大得像永远顶礼膜拜、虔诚叩拜的佛。就因为娘纵有再多的酸苦,也从不表露于心。
在光芒的照射下,我时时心里隐隐作痛,似乎感觉到了一种执拗的情感一直缠绕着作者,每次和娘亲热过后所带来的巨大悲恐。
“离家的时候,有娘一边叮嘱,一边恋恋不舍地送别,那是多么的温暖和温情。当某一天,我回到空荡荡的家,孤零零地离去,并一次次地转身,再也见不到娘送我的身影,那是怎样的失魂落魄啊?”深深的爱心连着心,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以至于作者经常在梦中,梦见娘离去而悲伤流泪。
作者对母亲的爱,延续了文学和音乐的永恒主题。文人以母爱为题,写出的文章便滋润蕴藉;乐师以母爱为题,弹奏的曲调便清柔幽美,余韵绵绵。
母爱之所以伟大,在于这爱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爱,我们才从愁绪走向高歌,从顽愚走向睿智;有了母爱,也才有了生命的肇始,历史的延续,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
三
在散文《光芒》里散发出来的爱,不是狭隘的,自私的,不仅仅限于母子之间的爱;在它的万丈光芒下,书写的是亲情的爱,邻里的爱,乡村的爱,广博的爱。“苏甲下冰雹羊子被打死了几百只……斑驳的阳光透过苹果树茂盛的枝叶,一个个光圈照射在娘沧桑慈善的脸上,庄重肃穆、祥和安宁。斜阳映照在娘的身上,娘满头的银丝放射出一道道金光。一个个晶莹的光圈落在娘的身上,娘像一座美轮美奂的雕塑,美得惊心动魄。夕阳笼罩下的娘,庄严神圣得犹如一尊光芒四射、慈眉善目的佛。在我心中,娘永远是我顶礼膜拜、虔诚叩拜的佛。”
从这段文字,我读到娘的爱伟大而广博,她用那颗纯朴善良的心,潜移默化地引人从善。“娘不时会告诉我的孩子,别人的东西再好,哪怕没有人在,坚决要不得。在娘看来,一个人不管在何时何地,一言一行,总有一双神灵的眼睛在注视着你。在娘看来,每一个人欠下的债,总有一天得偿还,甚至是连本带利加倍地偿还。人世间,哪有欠债不还的道理?”
因为娘的善良和博爱,赢得了四里八乡的敬重和爱戴,平日里有哪家弄好吃的,总忘不了送点过来,表姐为其买新衣。而娘爱的方式看起来又是那么的质朴,这种爱好像是以生俱来的。遇到天灾人祸她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娘的博爱不仅庇佑着芸芸众生,四里八乡,就连花草,树木,庄稼也在她的庇佑之下,“第二天清晨,我来到小河边,看见河堤上很粗的白杨树被拦腰折断,露出了一道道白骨森森的伤口。地里的苞谷被风刮倒下了一大片,苹果树下铺满了苹果,挂在树上的苹果有了或大或小的斑点。娘抬头望着天空发呆,满眼的忧伤。”
《光芒》散发出的博爱是不需要得到谁的回报的,但这样无私的爱有时反而会受到伤害,而这种伤害会令人心寒的。以下这段文字是我在散文《光芒》照射下读到的一片阴影。这段文字折射出了我们的下一代,对爱,对孝的渐渐丧失。
“女儿要去读大学之前,我们带着她去看看我的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娘居然提前买好了枕巾、袜子让她带到新疆去。枕巾和袜子,她没有带走,好像说带去用不着,我只好用食品袋小心翼翼包好,摆在我的书柜里。这事,我不能告诉娘,但是,我是极为伤感和难受的,甚至有些悲愤。那东西虽然不值钱,但它是我娘的一片深情厚意啊!我85岁的娘,心里热乎乎、暖融融的,拄着拐杖到来回至少有8里的街上,给她没有血脉关系的孙女买枕巾和袜子时,一定是走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疲惫不堪啊!”
每次读到这里,我为娘的博爱哭了。
散文《光芒》中的爱,虽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是无限的。母亲把最无私、最博大、最圣洁的爱,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这爱是永恒的,无时无刻的。她的爱虽无声,但却力量无比。她虽没有像狄更斯说的:“爱能使世界转动。”,但她却像罗曼·罗兰说的:“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散发出万丈光芒照耀着我,让我领会到母爱是无私的。母爱缘于天性,缘于自然,不夹一点私,不掺一点假,无需要任何理由,是一种纯洁与神圣的爱,是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正是这种博大深厚的爱的力量,繁衍传承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和万物生灵,谱写出永恒不朽、传诵不衰的爱的诗篇和动情的乐章。
夜很深很沉了,再次手捧赵清俊的散文《光芒》,光芒照射下的寒夜里,我仿佛又看见“寒冬的晚上,我躺下,娘会起来把衣服左一件右一件压在被子上。娘要去睡觉,我会跟到她的床边,摸摸她盖的被子是否薄了。若娘盖的被子薄了,我会不由分说给娘加上一床被子。”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情亲越来越冷酷甚至被扭曲,但甚慰我心的是,顺着《光芒》投射出的巨大光柱,我寻找到了没有被污染的爱。
(作者单位:云南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
责任编辑:杨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