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课题组
文艺现场
云南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调研报告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课题组
·主持人语·
近年来,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这是信息时代文艺传播方式网络化、社会文艺需求多样化的必然产物,这些组织和群体正在快速而深刻地改变着文艺从业环境、培养着新的受众、影响着文艺发展走向,引起了中央领导和各级文艺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顺势而为,卓有成效地引导其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2016年,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课题组,深入调研,完成了这篇调研报告,通过翔实的案例,对我省新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的基本类型、现状特点、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全景式的总结和梳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我省新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的监管、培育、服务和引导,更好地发挥其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思考。(万吉星)
所谓新文艺组织,是指现行体制以外存在的、以文艺创作和文化经营服务等文艺活动为主业的新社会组织。它们一般经过民政登记或工商注册,以具有独立法人的公司或工作室的身份存在,主要存活于非公有制民营文化企业中。如: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营机构、文化演艺公司、艺术中心、画家村、诗书画院、音乐制作中心、书画协会、网络文学协会等。新文艺群体,是指现行体制以外出现的文艺从业者、文艺爱好者群体。如:网络作家、网络写手、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策展人、经纪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群体、网络文艺社群等等。
(一)、云南新文艺组织类别:
云南地区新文艺组织,分布在文艺服务、文艺制作、文化传播、文化创意设计、文化休闲娱乐等领域。其中规模以上或影响较大的民营文化组织,按2015年云南省文产联网直报名录十大行业登记,以及工商、民政登记和有关宣传报道,主要有:
1、文艺演出制作类,如: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公司、云南泡露达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云南大德正智传媒有限公司、云南摩登天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昆明内画文化传播公司、云南乌铜走银文化产业公司、昆明魔术演艺协会、富民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牛街庄滇剧博物馆、官渡古镇滇剧传习馆、阳宗海滇剧传习馆等;
2、文艺影视制作类,如: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制作有限公司、云南云河之舟影业有限公司、昆明五房世纪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云南金洋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昆明浩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昆明蹊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云南云视幻维数码影视有限公司、云南一品翰林影视、云南鸿暻文化、昭通微电影创作基地、巧家农民电影基地等;
3、文化图书发行类,如:昆明新知集团、云南博文城市书房、云南索知图书公司、云南璀璨文化传播公司、昆明都得利文化传播公司、大象书店、漫林书院、麦田书店、文艺复兴、赛林格咖啡馆、花生书店、智源书店、汉田书店、品言书店、猫的天空书城、新闻路图书批发市场、云纺图书批发市场等;
4、文化创意设计类,如:昆明诠艺广告艺术传播公司、昆明唐码风驰传媒有限公司、云南环博广告有限公司、云南张晓岚策划营销公司、东道形象设计西南分公司、云南天地广告有限公司等;
5、文艺社区群落类,如:昆明创库、上河会馆、昆明1958·电商文创产业园、秘境M60文创园、金鼎文化创意产业园、南强街(巷)历史文化街区、元动剧场、马家大院、品院、莲花池公园、彩云里文创园、猪八戒网云南公司、昌新国际艺术学院、871汽车文化主题广场等;
6、民营文化经纪机构,如:大益文学院、昆明同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紫宸轩戏剧工作室、云南大幕文化传播公司、张小原戏剧工作室、艺天维文化空间、老虎文化机构、文林美术馆、唐明全艺术馆(沙朗)、云南明社、斗南艺术馆、高古文化传媒、雅士德艺术拍卖、云南儿童文学读创中心、李小刚书法工作室、阿闻工作室、胖哥电影俱乐部等;
7、网络文艺社群,如:爱云南、微昆明、昆明优生活、昆明微旅游、云观察、云南网评、高黎贡文学社群、大益文学杂志、大益文学公众号、云南文艺评论公号、彩龙社区、滇池文学网、茶业复兴、普洱世界等。
(二)、云南新文艺群体和个体类别:
云南新文艺群体和个体,分布在网络文艺界、演艺界、独立工作室或介于体制与非体制之间的文艺团队中。按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大致如下:
1、自由撰稿人、网络作家和签约作家,比较著名的如:马原、洪峰、默默、陈鹏、和菜头、风之末端、汤萍、温星、张京徽、张翔武、姚霏、朱宵华、阿闻、杨继平、老六、昆明张三、郑子语、敢于胡乱、黎小桃等。
2、独立制片人、独立戏剧人、策展人,比较著名的如:蒋晓荣、于荣光、管郁达、林善文、高翔、邵晓萍、杨洋、陈苏、李魏、罗原、罗金耀、陆家华、徐玉玲、李敦伟、郭燕等。
3、独立音乐人、演员、歌手,比较著名的如:夏嘉伟、格桑顿珠、熊汝林、李怀秀、李怀福、米线、阿普萨萨、茸巴辛娜、倮倮、郭燕妮、土土等。
4、自由书画家、摄影家,比较著名的如:叶永青、毛旭辉、张晓刚、唐志刚、徐渤君、耿云生、鲍利辉、李小刚、苏太昆、郭怡芳、杨旭辉、一羽、育兵、老不死、欧剑啸等。
以上所列,只是云南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的部分代表。全省约60%的新文艺组织和群体都集中在昆明地区。而且这个数字是动态变化的,由于昆明在云南唯一凸显的特殊的经济文化高地和人才洼地效应,大多在州市县区发展较好的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及个体,都会较快地转移汇聚到昆明发展。而昆明地区发展较好的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又会往外省特别是京津沪和沿海地区发展,有的还成为了跨地区、跨国家的新文艺组织。
据统计,云南文化产业已经占到全省经济总量5 %的比例。而新文艺组织和群体所创造的产值在云南文化产业中占比约40%。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云南整个经济增长最迅速的亮点,而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又是其中增长势头最明显的部分。
(一)、云南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现状
1、适应市场环境,找准自身特点,良性循环发展
这类新文艺组织,角色定位较准,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和发展能力;既注重文化市场的特殊规律,又保持与主流社会的密切联系;既强调艺术个性的特立独行,又服务满足时代社会的主题需求;既保持相对独立,又善于融通顺变;已经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以云南杨丽萍文化公司为例。云南杨丽萍文化公司于2003年在云南昆明注册成立,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是公司股东,该公司以杨丽萍和她的创作能力为核心资产,《云南映象》定点演出为核心资产运作。2011年2月18日,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在昆明注册成立,主要业务由定点演出、国内巡演、海外巡演及大型歌舞演出编导业务等构成。新公司仍然以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为核心,开展具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大型原生态歌舞剧的编导及演出业务。公司旗下的主要产品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和大型舞剧《孔雀》等。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了业内领先的民族舞剧管理团队、创作团队和表演团队,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具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大型歌舞集、舞剧的创排、定点演出及国内外巡演,同时从事剧目创编等衍生业务。其中,《云南映象》自2003年8月8日公演至今已达13年,并成功演出4000多场。《云南映象》分为定点演出团队和巡演团队,定点演出团队全年在昆明市进行定点演出,《孔雀》《云南的响声》《十面埋伏》三个剧目可在全年任意时段参与巡演。《云南映象》已在全国五十余个城市进行过三轮巡回演出,并在美国、巴西、日本、台湾、香港、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商业性演出。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自2009年5月公演以来,已在全国巡演了百余场,深受观众喜爱并得到社会各界人物的好评。大型舞剧《孔雀》自2012年8月公演以来,已在国内外演出超过200场。2014年,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新三板挂牌,成为全国第一家舞蹈演艺企业登陆新三板的公司。上市后的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步入发展更加健康迅捷的快车道,2016年6月,由杨丽萍控股的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南文化”)在丽江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云南的响声》正式落户丽江定点演出,这是继该公司旗下《云南映象》在昆明定点演出后,“云南文化”开拓的第二个定点演出项目。同年7月,公司的第三个定点演出剧目《黄山映象》在黄山正式开演。10月,大型歌舞《孔雀之冬》又从公司大本营昆明开始,拉开了新一轮全国巡演的帷幕。如今,以杨丽萍和她的创作团队为核心的舞蹈演艺业,不仅是昆明和云南最重要的文化名片,也是代表中国舞蹈最高水准、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
但是杨丽萍开拓的原生态民族舞蹈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最初加盟音乐人田丰开创的云南民族文化艺术传习馆,到合作创作排演云南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映象》,期间经历了传习馆“断炊”、创办人去世、债务诉讼官司缠身等诸多困难;《云南映象》在艰难困苦中终于排演完成,就要正式上演时,又适逢国内“非典”肆虐,停止了所有演出和集会活动,杨丽萍及其她的《云南映象》团队再次散伙,几乎面临“灭顶之灾”。是当时云南和昆明各级政府和宣传部门,及时发现,给予援手,从道义和经济上给予了杨丽萍团队最大支持,才使她们挺过了难关,最后迎来了《云南映象》苦尽甘来,创造了中国民族歌舞演出最耀眼的辉煌。由此,才有了从《云南映象》到《云南的响声》再到《孔雀》的系列成果。
无独有偶,早在十多年前,当云南丽江宣科团队创造出著名的“丽江洞经音乐”并推向旅游市场时,最初,社会也是一片质疑。当时的丽江宣传部门独具慧眼,深入研判,明确提出:“十个宣传科,不敌一个宣科”,力挺宣科和“丽江洞经音乐”演出,才使宣科和他的“丽江洞经音乐”走出困境,创下辉煌。
有“中国金牌制片人”之称的民营文化企业家蒋晓荣,是又一个值得称道的文艺新组织的成功典型。蒋晓荣是全国十佳制片人、全国优秀出品人,现任云南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委员、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她与导演、著名演员于荣光组成的“荣光组合”,堪称中国影视界的一个传奇。他们拍摄的影视剧基本可以是业内畅通无阻的“免检”作品,其代表作品有:电影《走路上学》、电视剧《大地之子——蔡希陶》《钱王》《孽缘》《狼毒花》《翡翠凤凰》《木府风云》《劝和小组》《舞乐传奇》《南侨机工英雄传》等。《狼毒花》、《翡翠凤凰》等众多大剧,获奖无数。近年来的惊世佳作《木府风云》《劝和小组》《舞乐传奇》更以超高收视和良好口碑,在荧屏掀起来自云南影视制作的“世界民族风”和“社会和谐风”,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一道靓丽风景。盘点蒋晓荣的影视作品,几乎都是精品。其中,2012年热播的《木府风云》(获第29届“飞天奖”一等奖、第12届“金熊猫奖”、丽江政府100万奖金、《木府风云》和主题曲《净土》皆获“五个一工程奖”)、2013年播出的《劝和小组》(获第10届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优秀电视剧)和2014跨年开播的《舞乐传奇》(获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奖)更以超高收视和社会反响在荧屏刮起“云南影视风暴”,形成云南影视制作“既叫好又叫座”的奇观,堪称近年来少有的现象级品牌电视剧。
在云南新文艺组织中,书画艺术是走市场最早也最成功的艺术领域。最早取得成功的是云南现代重彩画派,它是1980年代初由丁绍光、区欣文、蒋铁峰、刘绍荟等一批云南画家研创的。他们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应用中国画所没有的而西方现代绘画中注重醒目的斑斓色彩,给画面注入了勃勃生机和绚丽之色,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其内容大多是反映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的地方特色。该画派在国内和国际取得的巨大成功,刺激了云南绘画艺术家的你追我赶,其后有云南画家在现代派绘画、绝版套色木刻、高原民族风情画、现代雕塑、新派重彩画等多种绘画艺术样式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中国绘画艺术领域增加了云南元素、云南风格、云南气派和云南类别,一些来自云南的现代派画家,还创作造了国际艺术拍卖市场上的天价之作。
近年来,活跃于昆明的城市戏剧特别是话剧,是云南新文艺组织一个新的亮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云南紫宸轩戏剧工作室创作演出的话剧《问心》、云南大幕文化传播公司的话剧《雀儿》、张小原戏剧工作室的话剧《黄泉旅店》《滇都斜阳》《遇见》《死神光临》等。这些民营戏剧或独立戏剧,具有大众审美、投入不多、善于借势等特点。一些作品已经取得不错业绩,比如《问心》已经断续演出上百场次,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此外,昆明民营戏剧工作者还创作演出了多部室外情景戏剧,比如由著名策划人邵晓萍推出的《圆圆曲》等剧作,在莲花池公园剧场多次演出,成为昆明演出文化市场一个突出亮点和重要景观。昆明地区大学生戏剧在近年也取得了突出成绩,比如云南艺术学院飞翔剧社,他们创作排演的《夏洛特烦恼》,参加全国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取得了好成绩。大学生排演的原创话剧《匿名》《尾生与丘》《11站台》等,体现了学院派戏剧善于思考、主题严肃、艺术前卫等特点,并且在北京等地观众中引起较大反响。
2、依靠政府扶持,造血功能较弱,初步取得发展
新文艺组织中,有一批起步较晚、适应环境能力还不太强的群体,他们主要依靠政府扶持,自身造血功能还比较弱化,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比如,云南大德正智传媒有限公司创作演出的大型音乐剧《阿诗玛》。该剧选取阿诗玛为素材,是云南最重要的民族文化符号之一。在原有同名电影影响力的基础上,云南大德正智传媒有限公司二度创作了原创音乐剧《阿诗玛》,在获得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后,公司又获得了“2015年度省级文艺精品创作扶持”,以及昆明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该音乐剧在杭州、昆明等地举行了多次演出,也在积极探索从国内高校试演开始,然后在东南亚国家正式上演,接着去日本韩国演出的计划(均带当地语言字幕)。并希望在积累充分经验之后,走向音乐剧的发源地英国和美国等国演出。
一些新起的小型的云南民营影视公司,在创作上也表现出不俗的业绩。比如由云南云河之舟影视公司主创并联合投拍的电影《情比山高》,就取得了未播先热的效果。该片于2016年11月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上映之前,电影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新西兰、意大利、芬兰、约旦、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墨西哥等共计12个国家举行了首映式和观影活动,参加了美国电影市场、法国电影市场、香港电影市场和韩国电影市场等主要国际电影市场的推介,向世界观众全面展示了云南人文风情和民族自信,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已经取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电影节大奖。该影片成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在国际推广中较为成功的中国电影作品。该片由云南临沧作家李德栋编剧,讲述在抗日战争期间的1938年滇西人民用生命筑造了绵延上千公里的国际输送通道,创造世界筑路史上奇迹的故事。影片以小故事展现大背景,将滇缅公路这条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的生命线呈献给世界,展示云南人民为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展现云南各族群众在国家危难之时焕发出来的国家情怀、民族气节。影片致力于表现云南历史、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交流融合,突出民族地域文化特色,以云南故事传扬伟大的中国精神。两岸三地及多国影星加盟,共同演绎中国云南的抗战故事,更为影片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础。影片大量采用云南少数民族元素,典型地体现出云南题材、云南故事、云南摄制的特点。
2016年,一部名为《杜鹃花红》的电影,由云南本土的影视小公司——云南一品翰林影视、云南鸿暻文化等公司联合摄制完成。这部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主旋律电影,因其构思巧妙、画面精美、制作精良,引起社会良好反响,它标志着云南后起的民营小影视公司同样可以挑起大梁,成为云南文艺创作队伍中不可忽视的新起力量。
2016年末,由昭通作家参与主创、云南民营机构参与投拍的云南题材电视剧《锻刀》,在国内主旋律作品中收视率排名第一,成为云南影视剧一个新的亮点。云南本土作家、导演创作的电视剧《待到山花烂漫时》也是云南民营文化公司自筹资金、独立创作的优秀电视剧。此外,云南民企参与创作的主旋律电影《执行》,引起最高法院高度重视,举办了高规格的首映式,且在央视电影频道黄金节目时间播出,引起较大反响。
在微电影创作领域,昭通籍青年影视导演罗金耀率领的创作团队,非常活跃。他们创作推出了多部系列微电影,其中《幸福微笑》获得美国圣地亚哥第九届儿童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小演员两项提名奖,是中国微电影首次获得国际性奖项。昭通微电影的发展,引起了社会重视和关心。昭通市率先成立了微电影创作基地,此后,一大批作家参与了微电影的创作,多家文化公司纷纷成立并参与拍摄,昭通微电影发展迅速。2014年,昭通以抗震救灾为主题,拍摄了《大爱8·03》《花椒树下》《周清顺》《飘零的山花》《七岁那年》《云儿飘落的地方》《老兵》等,年内30余部微电影脱颖而出,并有《语爱》《天麻之父》《寻亲记》《老兵》等11部作品入选“中国梦·云南美”百部微电影展播。其中《迟到》获全省一等奖、《大爱8·03》《妈九》获优秀制片奖,《花椒树下》《语爱》《老兵》《回家的树》《飘零的山花》《七岁那年》《寻亲记》《护梦》《我和三甲有个约定》《爱的利息》《天麻之父》获优秀奖。《花椒树下》获第四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奖和优秀作品奖。《小艾故事》、《寻亲记》获云南省公安系统优秀文艺作品一等奖,《寻亲记》获云南广播电视社教类特等奖。同年,《鹤女》《母亲的心肝》《回家》《梅子黄时雨》《团聚》等5部微电影剧本获共青团云南省委“向上向善·大美至滇”青少年微电影大赛优秀奖。2015年,昭通又推出《马冰清》《优雅地老》《水富一方》等10部微电影,并先后出版了昭通微电影剧本选2部,选登剧本100多部。
“海归”小提琴艺术家、独立音乐制作人郭燕妮,受到“虹吸效应”的影响和启发,回到昆明,创作出大型原创民族音乐史诗《梦回茶马》,她的原创作品也得到昆明和云南相关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该剧从2015年开始在云南省多个州市进行了巡演,依次经过昆明、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整个巡演路线和古代茶马古道保持一致。以音乐巡演的方式完成“重走茶马”,在国内、国外都尚属首次。2016年11月26日,该剧组又回归昆明举行了大型演出。在有关部门扶持下,郭燕妮已成为大型原创民族音乐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3、募集民间资源,努力适应需求,勉力支撑发展
有一部分新文艺组织,比较善于选择和定位受众,针对特定人群和对象,影响力较强;比较善于通过募集民间资源,发展其原创的艺术样式。他们在勉力支撑中坚持努力发展。
比如,由昆明报业集团旗下《都市时报》组织排演的儿童剧《湖畔奇缘》。该剧聘请了自由撰稿人、儿童文学作家汤萍担任编剧,在昆明海选小演员,并由专业导演组织排练。经过精心打磨,多次在昆明各小学特别是滇池周边学校巡演,该剧宣传环境保护、启发人们爱惜昆明人的母亲湖滇池的主题,引起强烈共鸣,取得了较大社会反响。该剧的组织形式,是以本土主流媒体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多渠道募集资源,与学校和文艺单位展开合作,并在政府帮助指导和企业赞助下,开辟了一种公益文化发展的新路径。相比较而言,它比剧社单纯寻找政府赞助或依靠剧社人员节衣缩食到处化缘的演出方式,更具备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昆明魔术协会主要走商场和社区、走厂矿和农村的演出,是商演中更接地气的演艺。魔术这种艺术形式,备受青年朋友们的喜爱。目前,昆明地区活跃着云南省杂技团魔术工作室、昆明市魔术协会和云南高校魔术联盟等三家魔术机构。以昆明市魔术协会为例,昆明市魔术协会,成立于2006年,由一群青年魔术爱好者所组成。现有成员18人,会长赵晓磊,副会长王刚。协会通过一系列艺术实践,已成为云南魔术演艺团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昆明市魔术协会是从事商业演出的魔术表演机构,演出活动频繁,协会和个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们走出了一条属于年轻人的贴近市场、虽然艰辛却能成全爱好、快意人生的艺术发展之路。
昭通巧家县的农民电影创作,是“昭通文艺现象”的又一个突出景观。这个由当地农民自费投资、自编、自导、自演创作电影的艺术群体,已经投拍并成功推向院线、电影节以及电视台播出市场的电影作品,包括《香火》《大山女人》《七岁那年》等几部作品,基本以小制作、原生态、本色演出为主,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社会各方面反响强烈。他们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资源,继续投资建设了巧家农民电影基地,成为当代农民投资创作拍摄电影的一个独特景观。
2015年12月,昭通市星火文学学会编辑出版了《昭通文学发展道路初探》。负责本书编辑的昭通市星火文学学会,是当地一家民间社会团体。该社团经过十余年的历练,已有昭通和全国各地会员1100多人,并取得突出的文学成绩和社会影响。他们主办的《星火》内刊,于2014、2015年连续两年被中国内刊协会评为“好杂志”特等奖。昭通市星火文学学会以办《星火》季刊和《星火》文学报为主,迄今为止,学会已出版《星火》季刊13期、《星火》文学报15期,出版《薪火传承》(内刊)1部,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昭通文学发展道路初探》1部,中国文联出版社即将出版《中国文学发展道路初探》。该学会累计发表和出版各类文学作品800余万字,并举办各种文学以及公益活动上百场(次)。
4、强调艺术个性,保持特立独行,坚持自我发展
有一部分新文艺组织,特别注重强调艺术个性,保持特立独行,坚持高端、高品味、高起点的自我发展方式,在新文艺组织中独树一帜。
比如,大益文学院及其旗下文学公众号和大益文学书系,就是2016年在昆明出现的民营企业和文学精英联手打造的高端文学平台。支撑该文学平台的是茶界翘楚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该企业开发的大益普洱茶,以“茶有益,有大益”的广告词深入人心,为国人所熟知。大益茶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和投入也一直在业内突出。2016年,云南知名青年作家、原《大家》文学杂志主编陈鹏从刊物离职,随后,大益企业与之契合,达成在国内搭建高端文学平台、促进中国优秀中青年文学走向世界的合作意向并很快付诸实施。不到半年时间,大益文学院及平台推出了公众号、文学论坛、文学书系,而且坚持走先锋性、国际化、小众型的高端文学品牌路线,其举办的大益丽江国际文学论坛、大益晋宁大航海国际诗歌论坛、大益岳阳楼精英文学论坛、大益文学书系《慢》《城》杂志首发及北京论坛、大益法国巴黎文学论坛等,引人瞩目。体制内外、国内外著名作家和专家纷纷到场,或著文,或演说,或点评,成为2016中国文坛著名事件。大益正筹备将建立大益国际写作营(法国中心)、推出法语版、英语版书籍杂志,以及适时推出国际文学大奖,发出国际文学评奖中的“中国声音”。这些积极努力,也通过上述活动释放出来,更是引起人们强烈关注。到目前,大益文学院作为国内首家高端民营文学机构,从出笼到推出系列活动还不到半年时间,后续进展还有待观察。但是,其站位的高端,视野的开阔,以及大胸襟、大气魄、大手笔,都显示出后发优势,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大益文学院及其文学平台比较充分体现了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在机制上的灵活性,在运作上的前瞻性,在视野上的国际性,在开拓中敢于担当进取,体现出商界精英和文学精英合流之后出现的文学新气象。
在保持艺术个性方面,熊汝林、李怀秀、李怀福姐弟、米线、阿普萨萨、茸巴辛娜、倮倮等,是更接地气的民间民族歌手演员中的佼佼者。这些演员原本籍籍无名,在底层依靠自己的摸爬滚打,自生自灭,是当下文艺的多元发展的社会机制,造就了他们脱颖而出的机会,他们基本是从各种电视文艺选秀的选拔赛中,一路斩关夺隘,最后冲出重围,脱颖而出的。其中,李怀秀、李怀福姐弟是当年央视“青歌赛”首次设立原生态奖项,并从该组无数选手中经过激烈竞争,最终获得金牌的获胜者。他们以一曲云南石屏“海菜腔”一鸣惊人,而在此之前,他们还是地道的农民。如今,他们早已经是蜚声国内的原生态歌手。熊汝林也是依靠在央视举办的“梦想中国”舞台一举夺魁,成为著名演艺机构签约歌手,最后又发展成为在北京自办演艺企业的经营者,目前已经身价不菲。米线、阿普萨萨、茸巴辛娜、倮倮等云南“土著”文艺家,也基本走了一条与他们相同或相近的文艺发展道路。
(二)云南新文艺组织和群体主要特点
1、艺术追求上两极分化明显
一类是走艺术精英路线,坚持“高大上”的艺术品格,具有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以发展艺术精品,取得国内重大影响和国际瞩目为追求目标。比如,云南杨丽萍文化公司、云南大德正智传媒有限公司、大益文学院及其旗下文学公众号和大益《慢》文学书系等,都试图走这样的发展路线。
另一类则是草根业余,自娱自乐。比如,昆明牛街庄滇剧博物馆、昆明官渡古镇滇剧花灯传习馆、昆明阳宗海滇剧传习馆等。这类演艺组织,聚集了当地热爱文艺事业、热心文化公益的文艺爱好者。他们以自娱自乐为主,大都比较业余,具有鲜明的草根属性,文艺专业人员明显缺乏。
2、内容差异化发展决定服务对象的不同
一类是阳春白雪,走的“高精尖”的艺术路线,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人群,特别是其中文化修养和经济收益都相对较高的人群。部分则主要是针对旅游文化市场、国际文化市场而量身定制的艺术品。
另一类则是以热心公益,面向基层为主。他们以社区和乡村为舞台,常年服务公益文艺事业,坚持基层文艺演出,为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但是明显缺乏活动经费、活动场地。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元化并存
一是既叫好又叫座的新文艺组织。比如,云南杨丽萍文化公司、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制作有限公司。他们创作或演出的影视剧、歌舞剧,不仅取得很高的市场票房收入,而且获得各种重大奖项,得到社会各方面普遍好评。
二是叫好不叫座的新文艺组织。比如,原创音乐剧《阿诗玛》、原创民族音乐史诗《梦回茶马》。这类作品,社会评价较高,市场反应较弱,基本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如果不靠主流社会政策和资金扶持,其组织运转难以为继。
三是叫座不叫好的新文艺组织。比如,流传于昆明呈贡、晋宁等地的某些民间剧团艺人演唱的花灯音乐,其刻录的音乐光碟最高发行量达到六、七百万。但是其内容格调不高,部分唱词甚至涉黄,因而不值得提倡。
4、亟待适度引导,促进和谐发展
新文艺组织中相当一部分属于结构松散,自发自由。他们在自娱自乐和与人快乐、无意识消遣和有意识宣传之间,不断转换社会角色和身份定位,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道特殊风景。他们亟待需要适度引导,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云南业已存在的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事实。他们在发展中也存在各种困扰和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归口管理的政策困境
云南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名气大的家家关心家家管,名气小的“三不管”(宣传、文化、文联基本无人问津)。这些新文艺组织和群体,一般以公司形式出现,只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有自己的独立法人经济地位,或者以工作室等名义开展业务;有的则直接以实名或虚拟名字,活跃于纸媒或网络媒体和新媒体、自媒体,以公众号等方式发布文章和观点,对“粉丝”受众产生直接的巨大的影响。它们为了保持其独立性,与宣传、文化等意识形态或行业管理部门的交集不多。面对这些新的文艺形态、新兴文艺业态,面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媒体和自媒体多重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有关部门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管理方式方法,扶持、引导措施还不够到位,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还普遍地相对滞后。
对新文艺组织和群体,除了法规滞后,无法可依、管理缺位、归口困难,还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弊端。比如在清理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社会兼职的过程中,一些新文艺组织和群体,也存在官员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其中兼职挂名的现象。新文艺组织和群体要借他们的名头和社会影响,为自己的生存发展带来方便。清理之后,一些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就陷入困境,有的群龙无首,有的放任自流,很可能由此将开拓的业务和做出的成绩前功尽弃。如昭通星火文学学会,这家在全国已经发展会员1100多人的民间文学学会,因为其创办人分别具有副科级、科级公职人员身份,因为他们的退出,已经面临学会倒闭的困境。
2、评价体系的标准困境
过去的文艺作品评奖体系,在标准设置上,比较多地倾向于所谓表现时代主题的主旋律作品,强调作品的社会效益。对社会效益的评估,又比较多的着眼于作品所承载的社会主题内容。主题先行和唯主题的文艺评奖,造成文艺作品比较多的成为时代观念的简单传声筒。而评出的作品,相当一部分是叫好不叫座,既不能广泛传播,也没有社会影响,获奖之后的许多作品就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被认为是对纳税人财富的极大浪费。主旋律变成了单旋律。这种情况,在新文艺组织和群体那里较少看到。他们的生存方式和运作方式,决定了他们创造文艺作品时必须关注市场,注重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有很高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影响力。但是,由于现行的文艺作品评价标准、评奖方式几十年没有大的改变,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创作的作品就很难入这些标准的“法眼”,彼此在评奖问题上形同陌路,也妨碍了主流意识形态和新的文艺组织和群体之间的交流沟通。这种情况在近年来虽然有所改观,但是观念和惯性等深层次的形态还没有根本的变化。
3、自身价值观紊乱现象
新文艺组织和群体自身存在一定程度的价值观紊乱现象。受逐利需求、生存发展的困扰,单纯市场化、娱乐至死等观念和因素的影响,一些正确价值观受到冷落甚至嘲笑,一些错误价值观受到欢迎甚至追捧,导致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创作的精神文化产品良莠不齐。传播正能量的文艺作品严重缺位。一些新文艺组织和群体的文艺家存在思想浮躁,价值导向紊乱等问题。这也是导致新文艺组织和群体较多存在文艺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等现象的内在原因。由于青少年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主体,导致一些新文艺组织和群体的文艺生产者采取简单迎合,过分强调娱乐性、热衷于迎合低俗、庸俗、媚俗的部分读者和观众口味,过多追求新奇,颠覆传统,穿越恶搞,精神文化产品滑坡严重。
4、人员结构单一的困境
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人员结构性困境,主要表现为人员结构单一、封闭、散乱、流变、钝化、断层等方面。比如,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写手,基本是青年当中的“宅男”“宅女”,他们对网络的痴迷,对网络写作和传播的狂热,都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但是他们很少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中,与人交流写作内容和写作技术。他们的思维空间和艺术空间也必然窄化。单一和封闭,并不利于交流和提高。而没有社会组织和系统的关照,他们如沙子散落各地,职业和兴趣的转移比较频繁,散乱和流变特征也比较明显。新文艺组织和群体中很多人处于随时变化工作职业的变动之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山望着那山高,成为他们中一些人的工作和职业常态。文艺介入现实、深刻表现现实、批判现实的能力在不断降低和弱化,耽于想象、沉溺幻象的作品在不断增多。随着近些年对网络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也促使网络文艺更靠近虚拟封闭幻想,商业性诱导则使网络游戏思维渗入文艺创作,呈现出严重模式化倾向。不仅文艺反映现实的价值意义被消解,而且以人物和故事为载体的现实生活内容也有被消解的危险,很多读者对网络小说的阅读,更多是满足特定情节和类型带来的“过程性”叙事快感。而网络文艺封闭性的危害更大,它使幻觉代替了真实,想象代替了现实,娱乐消遣成为唯一的存在价值,文艺认识功能和教化功能过于退化,人们沉迷于网络空间所带来的仿真性可信度,现代性的时间观念、历史观念就随之坍塌,变成碎片化的无聊循环。人们再也不能像原来那样持久地反思生活事件及其与自身的关系并得出结果。网络文艺所导致的沉溺网络,逃避现实,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事实。如果网络文艺一味充当消费娱乐工具,其前景也十分堪忧。
5、经费来源缺乏的困境
新文艺组织和群体的经费来源,一是向体制争取少部分,二是向社会募集一部分,三是主要是依靠自筹自创。市场化程度高而且形成良性循环的,较好地解决了生存发展所需经费问题。但是绝大多数中小组织和群体,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或有的选项根本就不能在市场上找到存活机会,这些组织和群体就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基本自生自灭,很难生存发展。
6、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
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它之所以新,本来是以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见长。他们有的善于借脑和融资,善于整合资源,创作出一些艺术观念新、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强的文艺作品,收到社会和市场欢迎。但是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缺乏自融和融资的能力,缺少“造血”的功能和发展的渠道,他们就比较容易在低端重复,处于艺术生产链的最下层。在这些组织和群体中,存在文艺创作原创少、模仿多;正说少、戏说多;严肃作品少、纯粹娱乐多;高峰之作少、山丘和高原之作多的情况。从创作生产的态度来看,有些创作者“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沉心静气被“一夜成名”的欲望冲动取代,“德艺双馨”的修养操守被商业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侵蚀,有的甚至放弃应有的原则和底线,让经济效益的“有意思”驱逐社会效益的“有意义”,视调侃搞笑为时尚,视恶搞解构为时髦,部分地存在急功近利、重利轻义情况。一些新文艺组织和群体的文艺工作者只重市场效益,而放弃精神文化产品必须担负的引导社会责任。出现文艺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至上,急功近利已经成为当前文艺创作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7、媒介宣传导向的失误
媒体宣介新文艺组织和群体的文艺导向的失误情况比较突出。从媒体对新文艺组织和群体的宣传偏好来看,既有积极健康的文艺导向,也有猎奇甚至过火的花边炒作。片面追求点击率、发行量、收视收听率等直接关系经济效益的指标,偏好于吸引人们眼球,追求轰动效应,即时性炒作多,理性反思少,没有发挥好应有的文艺导向功能。对文艺正面宣传明显不足。好的文艺作品很容易被挤压甚至遮蔽淹没。媒体中文艺评论的位置和作用日渐稀薄,文艺批评阵地弃守情况明显。
8、版权保护方面的不足
新社会文艺组织和群体,在创作发展过程中,最担心和最害怕出现的问题之一,是自己辛苦创作的作品,得不到很好的版权保护。他们参演、参评或参与传播的音乐、剧本、动漫等作品,很容易就被盗版,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民间文艺家原创文艺作品的积极性。而民营文化机构在打击盗版、维护权利方面,既无精力也没有能力,常常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加强文艺作品版权的有效保护,是促进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发展,以及促进原创文艺创作的当务之急。
(一)、促进云南新文艺组织和群体的基本思路
1、创新观念思路,体现时代性
要从观念上解决对体制外文艺家的认识问题。所有文艺家,都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力军,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在管理文艺工作方面,不仅要尊重体制内的文艺家,也要同等甚至更加热情地关心爱护帮助体制外的文艺家、特别是新的社会组织和群体的文艺家,要在管理、评价、扶持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为新文艺组织和群体提供和创作发展繁荣的机会。
2、创新体制机制,把握规律性
要承认和尊重现有文艺体制机制,又不局限在现有体制的限制之下。对现有文艺机制,主要是通过改革使之搞活;对体制外的文艺家,主要是创新机制,接纳和包容他们,激励和扶持他们,使之自觉地为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作出贡献。这就需要认真研究新文艺组织和群体的发展规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强化团结,加强引导。尊重文学艺术发展规律,强化思想引领、价值引领、道德引领,重点解决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在文艺创作中的角色定位,明白“我是谁、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宣传、文化、文联等单位,提供必要的归口接纳和管理服务,让这些组织和群体有空间归属感,事业成就感,自觉以文艺形式为主流社会价值服务。
3、创新内容手段,富于创造性
意识形态和相关文化管理部门,要对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形成属地化、层级化、专业化管理。即:宣传部门、文化部门、文联部门、属地政府,要各管一块,各负其责,眼睛向下,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打破体制界限,增强服务实效。对新文艺组织和群体要保持畅通的联络渠道,创新组织形式,拓展工作领域,形成部门和实体相结合、网上网下相结合、名家名人和“草根”“艺漂”相结合的组织联系机制,最大力度地联络协调各艺术门类、各年龄层次、各种体制的文艺工作者,努力实现从“家”到“者”到“界”的辐射。
(二)、促进云南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发展的主要方式
1、树立队伍标杆,突出行业示范
建议在全省范围新文艺组织和群体中,由宣传部门牵头,由文化、文联等部门联手实施,建立相应协会和组织,制定相应文艺门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核标准,确立行业队伍(个人)标杆,突出行业示范作用。首批可以从相关文艺门类和品种中,按标准推出“新文艺组织十佳”之类标杆,突出其正面示范效应。
2、扶持文艺精品,强化经典意识
加大新文艺组织和群体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强化其文艺创作的精品意识,争取获得在这个群体中产生获得国家重大文艺奖项的组织和个人文艺作品。通过精心组织创作参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文联和作协系统创作奖和“云南文化精品工程”等奖项的文艺作品,努力推出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精品力作。根据实际,在新文艺组织和群体中,也可以采取跨地合作、跨艺术门类合作等方式,实行重大题材重点攻关、重点项目重点实施,重点文艺创作单位和个人重点扶持等做法,在人财物上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提高文艺创作特别是精品文艺创作的组织化水平,推进云南文艺创作生产由“高原”迈向“高峰”,提升云南文艺创作生产整体水平和文艺发展总体实力。
3、强化原有优势,补足现有短板
从历史和传统来看,云南文学艺术的部分领域,创作出过一些在国内和国际上比较优秀的文艺作品,出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文艺家,他们的作品连同他们的名字,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以文学为例,云南本土作家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鲁迅文学奖中,主要以诗歌创作和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创作,获取了这些重要奖项,从而证实了云南文学在诗歌和报告文学领域,影响力较大,优势较为明显。同样在文学领域,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多次评奖中,获奖数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评奖中,云南也有多人次和一人多次获得该项大奖。这也可表明,云南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儿童文学创作领域,社会影响力和创作优势更为明显。在艺术其他门类,云南原生态舞蹈、音乐,以及云南画派、云南摄影、云南影视、云南民族歌舞乐和地方民族戏曲,也出现了优秀作品,代表性艺术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其中,一批云南舞台艺术作品(歌舞、杂技、音乐、戏剧等)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品牌;数十部全国热播的影视大剧,形成过云南影视冲击波。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等艺术门类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东南亚·南亚电视艺术周”、“中国南亚·东南亚文化艺术周”等活动的开展,以及同期举办的“东南亚·南亚风情摄影展”、“东南亚·南亚书法美术展”、“湄公河流域中国画写生展”等艺术交流活动,成为昆交会、南博会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力覆盖南亚、东南亚参会各国。云南还多次组织文艺家,走出国门,以东南亚、南亚地区为主,展开文艺评奖、文艺展演、文艺采风等文化交流活动,收效良好,其影响力正日益深入和持续扩大。这些优势,既有传统体制内文艺为主的突出贡献,也有新文艺组织和群体的积极参与。这些优势亟待继续发扬光大。同时,云南文艺不平衡发展的情况和短板也十分明显,重心城市和边远地区的不平衡、艺术样式自身发展中的不平衡、文艺创作与批评发展的不平衡,都明显地制约了文艺繁荣发展。以文学为例,诗歌和报告文学在全国地位比较突出,少数民族文学和儿童文学比较突出,但是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就明显落后于其他省区,迄今云南还没有出现过获取“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云南影视、音乐创作虽然有大的起色,但是多数作品在编剧、导演、作曲和主演上,基本是以外来团队为主的创作班底。这些都亟待调动包括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在内的云南文艺家急起直追,补足文艺短板,均衡文艺发展。
4、实行订单生产,纳入招标管理
对新文艺组织和群体文艺创作,由宣传文化和文联等部门,纳入招标管理,实行订单生产。对重大的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重要的少数民族文艺题材,可以实行招标和订单委托方式创作,按照规范合同,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在招标和订单规划时,可以按“一地一策”、“一族(类)一品”方式,提前做好规划,减少同质化竞争,减少重复投入和浪费,因地制宜地突出一个地方一种特色,一种策略,一种谋划,从而强化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工程的策划与布局,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可行性规划与对策措施,按需下单,推进创作。
5、加强评论引导,创造良好氛围
在新文艺组织和群体文艺中,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推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和评论文章。深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做大做强网上正面舆论,努力提升网络文艺话语权。切实强化对包括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在内的各类文艺阵地的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在价值观念、专业培训、演出场地、经费扶持、评优评奖等方面,给予适度引导和支持,促使新文艺组织在繁荣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6、实行奖惩结合,彰显正面效应
深化文艺评奖改革,在各种文艺评奖、评优、精品扶持中,给予新文艺组织和群体一定比例的指标和位置,充分利用新文艺组织和群体文艺资源优势,通过平台建设、项目扶持、资金投入、评比表彰、协作联动等方式,组织引导新文艺组织和群体文艺创作,鼓励推出更多优秀原创作品。加快推进新文艺组织和群体阵地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新文艺组织和群体的新媒体作用。同时,奖优罚劣,对那些只看经济效益不管社会效益、只重经济指标不顾社会影响、只要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而不顾公序良俗、社会道德、世道人心的文艺作品,要采取警示、批评、惩罚等具体措施,坚决遏制其发展蔓延势头,绝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
7、加强版权保护,打击盗版行为
那些有特色有个性的原创文艺作品,往往经历过千辛万苦,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巨大,是文艺家和文艺组织最看重的精神文化财富。加强版权保护,打击各种盗版行为,就是对文艺秩序和原创精神最大的保护,最有效的鼓励。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保护文艺知识产权,保护文艺家和文艺组织的版权,形成人人提倡原创、尊重原创、保护原创的文艺氛围,更加有力地促进文艺精品发展和新社会文艺组织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是指导我们科学分析文艺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纲领文件,我们在研究和引导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讲话”和“意见”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坚持以中国精神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促进文艺从高原迈向高峰,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文艺精品。
课题组成员:蔡 雯 杨 林 万吉星杨凤华 周海霞 冉隆中
课题执笔人:冉隆中
责任编辑:万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