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田野 十年沉淀
——评申波《穿行在田野与思考之间》

2017-11-13 16:10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7年9期
关键词:田野云南学术

夏 璐

行走田野 十年沉淀

——评申波《穿行在田野与思考之间》

夏 璐

音乐不仅是人类自身情感的抽象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述形式。不同的音乐结构和行为方式,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属性。由此,若要完成对音乐意象的文本归纳,我们的思维就不能仅停留在听觉体验的抽象语境,而应进入逻辑思辨的文本语境。如此,如何站在认识论的高度,依托多视角的学科方法,对音乐进行宏观的书写,以构成音乐存在的另一种途径,这是一个音乐理论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申波教授新近推出的著作《穿行在田野与思考之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是作者依托云南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经过十年的积累与沉淀,通过文集的形式,向读者又一次展示其对各类音乐现象进行思考的成果。其意义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田野的意义就是把田野的文化物象作为某种历史的印痕转存到历史书写的记忆之中并经过‘学者’的记录与分析,使后人知道今天的文化是如何从过去演变到现实之中”,(著述,70页)从这样的目标出发,著述以微见大、条理清晰,用精准的语言从理论的高度对云南音乐生活中的各类现象诸如民族音乐采风、音乐舞台展演、本土音乐教育传承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微观的点评与宏观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一个音乐理论工作者个性化思考的轨迹,使行文内涵由此引领读者可以窥视云南音乐生活中的某些片段、在字里行间可以引领读者识读云南音乐生活的一片风景。

全书共分4个板块,每个板块都设定了一个特定的主题,分别涵盖了“田野考察叙事”、“本土音乐传承历史梳理”、“云南音乐舞台展演述评”等内容,其次,从编排章目的内容不难看出,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经过精心筛选后的集中展示,反映了作者近十年在“田野与思考”之间穿行时留下的学术印迹。阅读中可以发现,在每篇文章的写作上,申波教授都打破了学术的壁垒,自觉地运用多学科研究的方法,把日常音乐活动中的行为上升到思辨的学术领域,从而激活了音乐作为一种人类文化行为的社会内涵,推动了本体认知对音乐实践的反思,对音乐现象的价值判断做出了回答,彰显了其敏锐的学术智慧和综合的人文素养。为便于读者的阅读与理解,申教授在行文中既不失学术表达所需的专业语境,同时又使文字具有文学的诗意,相信读者在读完这本著述时,定能像笔者一样,认知与思维都能跟随作者的学术轨迹,在乐海中畅游并获得阅读的美感和对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感悟的心灵开启。

一、从田野的文化片段观云南民族音乐的积淀

音乐人类学的立场,就是将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方式,带着观察的态度去审视“他者”所呈现的声音形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却始终力图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去考察被研究者的世界。但在田野考察中,常常不可避免的会携带母文化以及学术研究的特定视角去审视他文化,由此会使研究的结论不够客观,所以,对音乐田野工作来说,深入的体验和全面的访谈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对声音符号特征的识读和解读,就成为音乐人类学工作的重点。正如申波教授在文中所言:“一个地区需要历史符号,一个民族更需要情感记忆”,基于此,研究者在田野的工作中就承担着识读音响隐喻与借喻的历史使命,同样,在考察中如何做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努力了解音乐与其环境共生的关系,由此更好的把握音乐发展的脉络和其结构特征,这正是田野的“穿行”和文本的“思考”中必须关注的,只有这样的书写,其文本才具有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开放的意义。

田野工作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一地方的音乐民族志,更要关注与音乐行为有关的人与事的历史事实及其文化意义,当我们在阅读《穿行在田野与思考之间》时,就会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学术思考的严谨态度以及出自田野资料散发的馨香,更看到字里行间承载着案头理性思考的光芒,透过文化碎片的呈现,特别是许多谱例的插入,为田野叙事更增添了生动的支撑,并由此还原了作者在寒风中苦等一年一度“迎佛节”的艰辛,也得以了解到仪式之于藏民族群体心理体验与情感记忆的价值依托;也正是因为作者不辞辛劳、三番五次的往返于田野点,才识读了各式鼓类乐器在特定语境下被信仰族群赋予的特殊意义。书中折射出的是,作为一名音乐理论工作者对云南民族音乐事项表达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和执拗进行学术关切的价值取向。

二、从历史的维度观云南音乐学科之变迁

纵观云南音乐学科的发展史,无数音乐人,在云南丰沃民族音乐土壤的哺育下,凭借着自身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把艺术的创造置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中,在高原的大地上尽情挥洒了自己的才情,构成了一派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长卷。

在书作的第二部分,作者通过对历史的还原,钩沉了云南音乐学科发展史上许多的历史事件和鲜为人知的事件。行文中让人们再次领略了云南音乐学科过往的开拓者们匆忙的身影。作为云南音乐文化的先行者,是他们拉开了云南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序幕,在他们的努力下,云南音乐历史的长卷才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些记忆里,申波教授的文字不单梳理了不同时期云南音乐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更将其置于云南社会历史不同的脉络中进行审视,还原了这些伴随时间逝去的音响在历史中的价值,正是这种综合的书写,在有限的文字描述中,让读者的思绪又上升到了对云南历史文化审视的高度。

如果说,那些云南过往音乐史上的音乐人,就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时代发展的践行者,那么,我们今天的书写,正是对这份珍贵财富的守护与弘扬。因此,申波教授写道:“作为现代人,我们在告别渐行渐远的历史时,应该怀着深深的敬意,感谢那些为云南新音乐创作默默奉献的前辈,是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用音乐鼓舞了民众求解放的信心、也用音乐陪伴民众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正是这种文化惯性的推动,云南音乐创作才表现出今天的蔚为大观,”这样的定位,表现出一位当今学人对历史的尊重。的确,回观云南音乐的发展史,正是无数音乐前辈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用他们的创造促进了云南音乐创作和学科发展的进程,为云南音乐的传承写下了华丽的乐章,而云南音乐的发展史,展现的正是几代音乐人筚路蓝缕奋进的步伐。申教授以文化的直觉和严谨的文笔为后来者书写了一段有意义的文本记忆。

三、立足音乐本体对音乐实践进行关照的勇气

音乐评论的意义在于,在感性鉴赏的基础上,它要求人们去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表达,从而起到引导听众审美的作用,但要完成这样的工作,它要求评论者必须架构在理性的认识论基础之上,对批评的对象加以审视,以促进实践的提升和学科的进步。

著述的第三板块,申教授以一位音乐人独到的视角对云南舞台音乐的展演展开了述评。作为一种学术态度和勇气,申教授写道:“音乐生活实践与批评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关系,正是‘车’与‘鸟’的存在,才使音乐与评论得以谋面。”表现出一位学人对学科建设健康发展的拳拳之心,(著述,361页)。因此,书作一直遵循以下的思考而展开:第一,民族性。民族音乐素材一直是云南作曲家创作的灵感源泉,而申教授也在文中不止一次的谈到: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应该是在延续历史长河中前人留下的优秀音乐文化的同时并创造出“云南表情”的音响图式。而这种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民族文化之根的有效保护,更是一个民族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根本;第二,人民性。音乐是人类情感最直接的表达,音乐作品如何植根于民众,反映民众的情感,这是需要思考的。如,申教授在纪念施光南音乐创作成就的专题文章《面对生活、批评何为》一文中写道:“作为一种把握生活脉搏、关注民生的艺术取向,施光南音乐所表现出的激扬中国精神、彰显民族韵味的创作道路,永远是我们音乐人应该借鉴的榜样”,其强调了优秀的作品,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能表现出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唯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引领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和精神升华的音乐作品,正如尤.弗.克尔德什在《关于音乐评论》一书中就写到:“只有那些建筑在深刻理解广大听众的需求的基础之上的评论性的判断才可能具有实在的、有效的力量。”在文章中,我们不仅能梳理作者对具体音乐作品的细微分析,同时还看到了他对音乐实践超越经验主义的思辨过程。凭借自身综合的专业功底和艺术修养,申波教授运用丰富多彩、彰显个性的文风,为我们带来了一篇篇精彩的评论性文章,为业内读者开启了重新认识学科发展的逻辑起点。

申教授的勇敢之处还在于,他能抵挡外界的人情压力,常常坚持自己的审美立场。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文化态势下,敢于站出来发出不同的声音作为一位有着艺术责任感的学者,申教授在评论中对不健康的音乐现象,敢于做出尖锐的评判,其目的,并不是针对某人或者某一具体单位,而是希望通过笔尖的呼唤,为云南音乐事业的有序化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其学术勇气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云南音乐文化的史册上留下有份量的一笔。

四、在问题意识中探寻学科发展的出路

云南素以“歌舞之乡”而著称,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荟萃之地,生活中的歌、舞、乐作为一种行为方式贯穿在民族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面对如此深厚传统文化的积淀,作为学科发展的另一种思考,即,如何依托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使云南高师音乐教育单一化的教学内容向“教育生态多样化”方向的发展,这又构成了书作的一大亮点。依托一种前沿的学术观,作者从音乐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当今云南高校音乐教育存在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方式趋同、学生认识错位等诸多现实问题展开了讨论,文中写道:在我国,近一百年来,普遍引进和推行的是以欧洲音乐文化为中心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的确,正如美国学者艾伦.洛马克斯所说:“从权力中心到沉默的地区文化的传播从来都不是平等的,掌握着“公共领域”话语权的一方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亚文化群的文化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如果云南本土音乐教育不主动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展教学活动,必将会使得多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不断“边缘化”,最终导致云南音乐人才培养与传统文化之间产生断裂。申教授在多篇文章中提到,音乐教育要注重音乐个性的培养,不同民族音乐文化艺术语言的差异,是人类音乐文化多元存在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更多的体现出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值得一提的是,申教授作为一名学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又积极地进行实践推广,多年前,他就以课题《黄琼英云南民歌与高等音乐教育研究》、《云南高师音乐可持续中观研究》等项目为依托,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在本土音乐的推广方面,开展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作为一名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学者,申教授在这块广袤的“田野”上不断进行思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引导学生建构一种“从文化中去理解和解释音乐、从音乐中感知文化、传承文化的能力”,笔者或许可以说,著述用一个版块去讨论这一命题,其深意是值得我们延续性思考的。

结 语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人生匆匆十年,虽不是白驹过隙,但却有如掌中之沙随风飘去的紧迫。当我们用十年的时间,去努力完成一项工作目标时,定会发现,生命的价值在这十年的时光里早已悄然的发生了改变。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述:“这些文字记录了不同时间段我‘穿行于田野’的习得与‘思考之间’的心得,是我10年间学术观念的呈现和艺术取向的袒露。”在申波教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者甘于寂寞,潜心钻研,善于用自己理性思考的感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去追寻自己的学术话语,由此呵护百花盛开的音乐之苑,而他身上所散发的热量与他带给我们的“问题意识”和“探寻的足迹”,值得我们每一个业内后学所追随。

责任编辑:万吉星

(作者系云南艺术学院15级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田野云南学术
希望的田野
云南图片库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捉迷藏的绿
秋天的田野
田野风光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