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评论员 浮琪琪
青春作伴,不敢还乡
文-本刊评论员 浮琪琪
为什么活得越来越不像青年?
“找对象了没?有喜欢的人了没?一个月工资有多少? 你就不能做点正事?”春节期间,神曲《春节自救指南》引爆网络,戳中广大青年近乡情怯甚至不敢还乡的现实痛点。
据央视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回家过年的人数比例达到36.21%。在外打拼的青年人是“不归族”的主力军,与其说是“不归族”不如说是“恐归族”——因为多种因素以致想回而不敢回。
来自上一代人的超负荷关爱让“恐归族”望而却步。年关时节,不得不面对父母亲朋的“灵魂拷问”——工资多少?买房了吗?有车了吗?有对象了吗?要不要考公务员?单身青年的日子更难熬,春节假期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
据统计,2016年56%的剩男和50%的剩女曾遭遇过父母逼婚,甚至有机构专门做出了《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逾七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重压之下,类似“16岁女孩因逼婚自杀”的悲剧频繁上演,让人心酸。
来自父母长辈的“习惯性控制”遭遇青年一代的自觉反抗,两代人在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矛盾不可调和,从老一辈提倡的幸福安稳里,青年人的彷徨焦虑得不到丝毫慰藉,反而徒添压力烦恼,以致青年选择逃避远离。
人情世故带来的沉重负担也是“恐归族”的一大忧虑。即使常年在外,一旦还乡势必躲不掉复杂的“中国式关系”。从现代的陌生人社会转入传统的人情社会,对过往历史、人情的维系花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回家除了孝敬爸妈长辈,给晚辈“拿得出手”的压岁钱,还要为同学朋友聚会出钱,偶尔还得赶场儿随礼金……
故土人情不是用来捂热游子的心,而是像一张大网折腾得人精疲力尽。这旧式因袭即使让人心生倦意,但青年们却不得不负重而行,因为对人情世故的买单直接影响着外界对你成功与否的判定。
现代社会越来越现实,评价体系越来越单一趋同,“成功”被视为个人奋斗的终极目的。金钱和地位成为衡量“成功”的仅存标准。如果说父母“爱的絮叨”尚可忍受,真让青年恐惧还乡的则是来自熟人社会的评价和比较。
“衣锦还乡”成了约定俗成的默契,青年害怕回去面对熟人对自己的审视和判断,我们在外积累的自信随时会因为熟人的负面评价而轰然倒塌。担心成为大家眼中的“loser”,希望显得更加“成功”,人与人之间攀比成风,票子、房子、车子成为过年聚会的主要话题。
在外辛苦打拼,还乡也得不到片刻轻松,面对家里人对你“大城市生活”的想象,只能硬着头皮含糊应答,混得再辛苦也欲语还休,努力充面子,装成熟人眼里的“有出息”、“出人头地”……
有网友总结“恐归族”的“三大怕”——一怕相亲会,二怕派红包,三怕人比人。常回家看看不再是抢张春运车票的事儿,而是背负着众多压力:现代规则社会和传统人情社会的冲突,两代人之间不可弥合的大代沟,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焦虑,成功和失败的轮番逼迫……
这么多压力不仅是返乡青年要经历的,而是整个青年一代都在背负着它“奋斗”。青年理应是理想浪漫的,青春理应是活泼多彩的,这般负重奋斗却让青春变了颜色。问题是,即使奋斗经年,也许到头来还是双手空空。
青年人理应有青年人的样子,既能脚踏实地,更敢仰望星空,而不是只想着一日三餐,只看到眼前苟且。是谁逼迫他们活得越来越不像青年? 这需要社会每一方都扪心自问。请不要再给青年这么多压力了,别再让他们变成自己当初讨厌的模样,只能在歌里高唱“诗和远方”,更别让他们有苦难言,有乡不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