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强
观塘后岭古道(外二篇)
叶伟强
时光总是在无情中流失,而我们是否总是缺少或找寻着什么。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面目全非,总有一些回忆让我们心痛不已;前世红尘,今生无缘,也许,注定只能让我们成为生命中一个陌生的过客。
秋天的双休日,约三五好友从东西村出发,沿着村东小径,跨过黄宾坑河流顺势而上。路边的花草历经一夏的炙烤,能坚强活下来实属不易。秋来了,野菊花开始诗意地张扬,田地的边边角角,河岸的石头缝里都顽强地开着凌乱的黄菊花,虽然有些跋扈,但这也是一种生命的张力。河道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洗礼之后,一个夏天的所有污垢都冲洗得无影无踪,山涧的水来得快走得也快,面对昨日那滔滔洪水,今天却成了荒凉之滩,真的是天壤之别。
河床上的山石,历经洪水的磨砺圆滑得成了名副其实的鹅卵石,赤脚走走也是一种纯天然的享受。几处深水潭游弋的石斑鱼悠然自得,好奇地看着就有种想抓的冲动。可惜那不是你的菜,刚试水,陡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几只花蝴蝶在河滩边的花丛中蝶舞,那种肆意的舞蹈足矣让你流连忘返。这是一种原始的纯真,返璞归真的空灵。当你驻足原野,或许有着某种被掏空的感觉。远离城市的喧嚣,到了这幽谷的山间那种原始的况味,任何的烦恼都跑到九霄云外,心静得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累了找一石头歇息,还好,不算凉,秋日的余温还不至于让肌肤感觉到那种冷。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那种独有的蓝,让人有点嫉妒,朵朵白云横空飘过,留下各种模样的云景,让人看得心都要窒息了。一阵秋风吹过,夹杂着点点滴滴的泥土味,还有些野草野花的芳香,深呼吸,沁心入肺。
河道的另一边叫“坟坛”。传说有位将军曾安葬于与此地,但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种古老的痕迹,倒是两根石柱还在孤零零地屹立着,也许这是唯一的见证。沧桑过后的坟坛,只留下让人念想的空间在悠远的山谷飘荡。那是一种远古的声音在召唤,一种久违的轻吟在聆听。
滞留的河水漫过足踝,稍有的凉意丝丝入股。移步前行,不规则的土路稍微有点让人不待见,走着走着脚底一滑,一个趔趄,差点栽跟斗了,山里人无所畏惧,那点小插曲翻不起大风大浪来。倒苦了城里来的友人浅一脚深一脚的翻山越岭。翻过十八道湾,爬完九十九步台阶,地势豁然开朗,瞬间恍如世外桃源。
青山伴舞鸟鸣啾啾,秋高气爽凉风习习,驻足满眼是绿的世界,秋叶的花海。台阶上随意小憩,先前的登山疲倦消失,更有一种登高望远的欲望激励着前进的步伐。转过一道道山梁,跨过一道道沟壑,古道凉亭在树丛中忽隐忽现,古老的凉亭历经尘世的沧桑,什么时候修建已无从考证,看着墙上斑驳的痕迹和那种萧瑟的苍凉,足矣证明这古凉亭已经有年月了。通过窗户平视前方,一幅纯天然的画面映入眼帘。山风起树叶飒飒,云曼舞晴空万里。一步一景,一路都是传奇。
先人留下的百步岭,预示着步步登高。路径基本保存完好,想象当年修路的祖先,于是脑海瞬间蹦出了秦始皇修长城的场景,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故。古老的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奇迹,这百步岭何尝也不是利用智慧修建的奇迹。在凉亭小憩片刻,真正的挑战才开始,这一段路也是到塘后村最险峻陡峭的要塞,故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传说。
过了这一段,相对于一般的行人而言基本是一种极限挑战,走着走着一块纯天然的大石头“官帽岩”赫然出现在眼前,相传只要摸了官帽岩必将会步步高升官运当头。
尝试了官运亨通的美意之后。塘后村到了,登高望远,东西村整个村落尽收眼底,蜿蜒盘旋的上松线省道,像一条飘逸的丝带连接着一南一北所有的沿线村落。抬头可以擎天,脚踏大地,塘后村的地理优势瞬间爆发,村落里炊烟袅袅,古老的瓦房错落有致,沿着山势而建的土房子静立数百年。历经了沧桑以后依然肆意的留存后人,这也算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人世间最大的痛莫过于骨肉分离,赵晓雅身受同感。12岁那年,因为向往外面的世界,想着为父母减轻负担,在义乌火车站的人来人往中,年幼无知的她被拐骗到了福建省福州市,后被转卖至泉州市南安县的偏远山村。
许多买家因为地理、经济、传宗接代等多方面原因选择买卖人口。就这样,赵晓雅被卖给了一户人家,做了童养媳。可想而知,大山里的日子能好到哪里去呢?
提起往事,赵晓雅泪眼婆娑,不愿回忆,但脑海里总是抹不去那曾经的痛。年少无知的花季少女成了养父母家中的干活奴隶,稍有怠慢,就会遭受拳打脚踢。她曾有过逃跑的念想,但她知道怎么走,她没有户口,没有证件,就像一叶漂着的浮萍。她只知道自己的家在浙江省义乌市福田乡,那个叫长春的地方。
赵晓雅每日以泪洗面,偷偷地哭,她想老家的爸爸妈妈、奶奶还有哥哥,但这一切对于年仅十二岁的她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种日子一直维持到赵晓雅养父母家的儿子自己谈恋爱了,童养媳的日子才得以结束。女大十八变,养父母家也不富裕,于是在赵晓雅17岁那年,把她嫁给了邻村的许家。
这时候的赵晓雅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拒绝与人交流,一度非常抑郁。好在她的爱人小许对她好,当得知赵晓雅的身世之后,用当地人最淳朴、最原始的写信方法为她寻亲,按照赵晓雅提供的地址寄出寻找亲生父母的信,结果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后来又尝试通过114电话号码查询赵晓雅父亲的名字,结果电话是打通了,但当询问对方家中是否有女儿走失时,对方一句没有,就挂断了电话。从此赵晓雅就断了念想,和小许过着山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再后来她有了一儿一女,日子虽然清贫但也相安无事,暂时忘却了曾经的伤痛。
岁月如梭,一转眼女儿出嫁了,儿子也上初中了,赵晓雅夫妻俩也从大山里走出来,到附近梅山镇的一家鞋厂打工,一干就是四年。尽管赵晓雅时常想念自己的亲生父母,但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对外面的世界缺乏了解,只能任凭思念萦绕心头,又无可奈何。
渐渐的,赵晓雅在厂里结交了不少新朋友,闲暇时候会和工友聊起往事。那一天,工友诧异地问她,老家在浙江义乌为什么还要到福建这么偏远的小镇打工?尘封多年的往事重新在赵晓雅的心底揭开,童年的回忆是那么的美好,故乡的一切都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模样。她说起自己如何被拐卖的经历,在得知赵晓雅曲折的故事之后,工友建议她:“既然记得父母亲的名字,家乡的地址,何不利用网络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呢?”当即就在手机上开始搜索。也许是她的悲悯身世感动了上苍,当工友输入赵晓雅父亲的名字,居然从“宝贝回家”寻亲论坛里跳出了一连串的寻亲信息,而且还配有一张黑白的儿童照片。赵晓雅看到照片呆住了,她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她小时候的模样。泪水夺眶而出,原来亲生父母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自己。
那天下班后,她几乎是跑着回家的。在女儿的帮助下,通过“宝贝回家”寻亲论坛发了求助帖,很快就有志愿者帮助联系确认。通过金华市警方DNA鉴定,赵晓雅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26年,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因为当初人贩子的恶劣行径,使赵晓雅的命运得以改写。假如当年没有人贩子,赵晓雅在义乌的日子或许会很惬意,亦或许很风光。
幸甚至哉!26年后,赵晓雅终于承蒙命运的眷顾,与亲生父母得以团聚。祝福赵晓雅,祝福这个家庭的明天!
赵晓雅是幸运的,尽管历经险阻,最终得以重逢。
还有很多想家的孩子,还在回家的路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赵晓雅化名)
——观《我与母亲的那段日子》有感
金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万年的上山文化,忠孝相传的乌伤文化,为金华奠定了文明礼仪之风。自古以来,八婺大地就有忠孝为先、崇尚道德的文化积淀。李清照:“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千古绝句,烘托出信义金华的宏伟气势和特殊魅力。
百善孝为先,是一种感动,一种信仰,一种传承!2200多年的金华文明历史长河,伴随着岁月悠悠流淌的婺江之水,积淀了厚重的金华文化。
电影《与母亲的那段日子》是根据感动中国人物、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磐安县中学教师陈斌强的感人事迹改编。讲述中学老师陈悦翔边教书,边照顾身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的动人故事。
主人公陈悦翔是一名中学老师,他的爸爸也曾是一名老师,不过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妈妈为了让他完成自己的梦想,让姐姐妹妹们放弃学业,供陈悦翔上学。
一天,妈妈让陈悦翔一个人在家里背书,每背一篇就写一个“正”字。后来,妈妈让他在一起做工的阿姨面前背书,结果背了一半就背不出来了。这时妹妹跑过来说:“哥哥其实是多画上去的,他根本就没背。”母亲走出门口,三个小孩跟了出来,母亲斥责道:“背书背不出来也就算了,还不诚实。”姐姐骂妹妹多嘴。在回家的路上,悦翔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跑了回去,姐姐妹妹说可能是去找阿姨他们闹事了。赶紧跑回家把母亲叫来,到了那里,只听见悦翔正在背书给她们听,阿姨们个个鼓起了掌。母亲看见了,很欣慰。场面很感人,也充满了正能量。
多年之后,陈悦翔长大成人了,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老师,还当上了班主任,班上都是一群淘气的孩子。这时候,他妈妈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记性也越来越差。
直到有一天,他的妈妈不认识自己了,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陈悦翔尽管还当着班主任,但家回的更勤了。他的姐姐妹妹们觉得妈妈很麻烦,商量着要把她送到敬老院。在敬老院和母亲告别时,母亲悄悄在他口袋里放了一枚皮蛋,陈悦翔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就跑下车去,决定自己把母亲接回家。他的妻子就说:“你干什么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很忙的,你还有一个班的孩子。”陈悦翔心想:两头都是责任。但母亲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母亲,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母亲带到学校。就有了之后一系列的故事。
母亲用一根背带,背着他长大。如今母亲老了,背带还在。陈悦翔就用背带把母亲和自己绑在一起回到了学校。
有一次,学生把他的母亲扶回房间时,问:“老师,这是什么味道呀?”他说:“这是上了年纪的味道。”学生说:“老师,不,这是爱的味道。”瞬间泪流满面。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磐安,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肯定会有很多好心人为陈老师提供帮助,为他减轻一些负担。我相信他的母亲一定能感受到儿子对她的爱,知道儿子为自己做了很多很多。
母亲给陈悦翔放皮蛋的场景很多,看似普通的举动其实是母爱的延续,以小见大,母爱是微不足道的,但那是一种永恒的爱。这样的场景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每次回家总怕我吃不饱。使劲地劝我多吃点,母爱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每每回忆起来都是幸福满满。
希望陈老师的母亲能好起来,再为儿子做他喜欢吃的皮蛋。同时也希望这种孝心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