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观蟹记
王伟
真好,大师姐送我一群鲜活的螃蟹,让我不仅可以大饱口福,更可以在烹蟹之前享受一番观蟹的乐趣。
我把它们放在一个大盆里。我呢,坐在一旁,手执长筷,像一个高高在上的法官,挨个儿敲一敲蟹儿们后背上坚硬的甲壳,试图以此唤起它们的斗志,以便让我挑选出更加活力充沛者暂养在一旁的水池里,挑剩下的则将会成为我当晚的盘中餐。
蟹儿们果然不负我所望。或许,在它们眼中,我手中的筷子简直成了极具威胁的一柄长剑。为了捍卫自己的荣誉和主权,它们纷纷举起自己的一双大钳子,奋力反击。看它们一个个挥舞着巨钳,嘴里吐着泡泡,对我严阵以待的模样,实在像极了一个个驰骋沙场的战将,我终于忍俊不禁,扑哧笑出了声。
这几年,我终日周旋于一些琐碎的物事,难得像今日这般得闲,如此气定神闲地观赏起一群威风凛凛的螃蟹。
曾经听人说齐白石幼时即与虾结缘,后来每每题画,常常以虾作为素材。为了画好虾,齐白石在案头的水盂里养了许多长臂青虾,时常观察并写生,日复一日,持之以恒,终于将虾画得活灵活现。
还听人说王羲之生平爱鹅,曾以自己的手书与别人换鹅。他时常留心观察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慢慢从中体会出书法运笔的奥妙,终于成了书法界的一颗璀璨的明星。相传王羲之曾携亲友前往一个会稽老妪家中观鹅,老妪听说王羲之要来,十分高兴,便将鹅宰杀了用来招待他们,在得知此事之后,王羲之败兴而归,为此叹息了一整天。
齐白石观虾,王羲之观鹅,和我今日的观蟹,这种情景多少有几分相似。齐白石与王羲之对虾和鹅的态度是观而爱之,而我对于蟹的态度却是观而烹且食之。二老观虾或观鹅最终收获了绘画与书法方面的彻悟,而我的观蟹烹蟹与食蟹,顶多只能是在片刻的时间里讨好自己的味蕾。若是二老今日犹在,只怕会对我的这种做法感到十分不齿吧?
明代曾有位大奸臣名叫严嵩,当时的百姓十分憎恨他,便作了一首民歌来讽刺他,这首名为《京师人为严嵩语》的民歌中有一句是这么写的:“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以蟹喻人,将人的霸道比作螃蟹的横行,形象而传神。
然而,细细思量,我总以为,螃蟹的“横行”只是一种生理现象,与品德和操行毫无干系,被拿来和人的蛮横霸道相提并论的确有些无辜,换作今天的一句十分流行的话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躺枪”。
两相对比之下,螃蟹的“横行”只在于表面,是一种纯粹的生理行为,并不会影响到旁人旁物;而人的“横行”却常常更为隐晦,甚至可能满口讲着真善美,私底下却在做着欺上瞒下的勾当。如此说来,螃蟹的“横行”竟显得十分可爱,人多多少少有些不如螃蟹。螃蟹率真、耿直,人却极其阴狠、险恶。
神思多时,不知不觉中,螃蟹已然蒸熟,整个笼屉里氤氲着浓浓的喷香的气味儿,黄黄粉粉的红色脊背挤成了堆,细长的蟹爪儿和蟹钳子簇拥在一起,十分勾引食欲。
吃蟹之时,突然想起了早些年听到的一个笑话:蒸笼里的螃蟹受不了热浪的煎熬,用力掀开锅盖,对着厨师大声喊道:“热啊!”厨师微笑着投去鼓励的目光,一边盖上锅盖一边安慰螃蟹:“想红,你就得忍着!”
咬一口蟹黄,鲜美的滋味瞬间传遍味蕾。我不觉又开始感怀大师姐对我的种种恩德,是作此文,以感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