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7-11-12 20:55梁涛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高校

梁涛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接着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在过去较长时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性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因素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将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有下面这些表现:有的教师一味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普遍应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感到厌烦;有的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其理论水平与学术素养有待提高。但因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用于教研与培训的时间不断被压缩,不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的因素

当前大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社会信息,对其思想也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为了能够做到顺利就业,很多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与计算机学习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热衷于报考各种证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要,只需做到考试合格即可。所以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时兴趣不高,导致收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中的各种因素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内容日益增多,但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第一,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枯燥无味,抽象性太强。第二,大多教师还主要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强行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顾学生的亲身感受,不能与学生开展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主要以大班授课制为主,教师一人需要面对大量的学生,不能开展个性化教学,师生关系日益疏远,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教学评价因素

当前很多高校在评价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时主要依靠期末考试的做法,而不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言行习惯与實践能力,虽然有的大学生可以考得较高的分数,但其思想道德品质却令人担忧,依据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存在较强的片面性,与公平公正的评价原则不相适应,与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衷不符。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1.编制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第一,要利用引进与自主编写的方法获得高质量教材,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研究。第二,高校可以创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数据库,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2.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大学生将来的发展。第二,教学目标设计还需兼顾各个层面大学生的真正需求,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全体大学生的共同提高。

(二)创新教学方法

1.引进新型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引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案例式、专题式、启发式等,不但可以单独应用一种也可以综合应用几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

思想政治课教师还需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制作课件,以增加教学的形象性与生动性,也可以将教学内容上传学校网站,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与互动,进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

第一,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而且也需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第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才能精确讲解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掌握坚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

1.考虑高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真正需求,要兼顾每一名大学生的成长,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做到尊重与爱护每一名大学生。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每一名大学生也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因此只有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2.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

为了保证每一名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保证学生开展积极探究,从而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重要性,将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应用于实践生活当中。

三、结论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能够积极接受新事物、敢于创新、勇于思考,但社会经验还不丰富,还不能正确辨别事物的正确性,不能沉着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是摆在当前政治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只有在认真研究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呼艳芳.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4):54-57.

[2]吕占华,刘秀萍,许立新,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6):47-51.

[3]王北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35-237.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高校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