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容
语言是教师的第一生命。因为它是教师用以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工具。教师通过语言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苏霍姆林斯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教师,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最主要的工具之一,也是人际交住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有水平的教师不一定就是会讲课的教师。在现代教育的今天,各种现代化教学已经走进课堂,对于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教式,强压式已经不适宜孩子们,也不能收到集中孩子注意力,培养学生兴趣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优秀的教师,能用丰富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步入社会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才能全心学习,学生全心投入才能学习好。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小学语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广。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是现代教师应该探索的问题。我在这里就“小学教师语言艺术与学生语文兴趣培养”做粗浅的探讨。
一、教师的语言要“奇”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会说话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但优秀教师一定是会说话的人。要想在普通教师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学会“说话”,也就是要掌握教师的语言艺术。如果教师的开场语言平淡如水,就不能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单纯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xxx课,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已不能吸引学生。教师在站在教室门口时,就要揣摩学生的心理,要观察他们在干什么?前一节课是什么课?教师的第一句话该怎么说。如果教师的开场语言让学生觉得很好奇,学生就会把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把精力集中在语文上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比如:我在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日月潭》时,我走进教室这样说“孩子们,今天我们到台湾去旅游好不好?”孩子们先是一愣,然后异口同声地回答:“好!”。我看孩子们对我这句话感兴趣,我接着说:“台湾有许多美丽的地方,我们去一个最美丽的地方——日月潭。”教室里静悄悄的,都注视着我。我乘机放课件,学生对这节课非常感兴趣。
教师语言的“奇”,就是设悬念,让学生在这种悬念中主动去学习,去刨根问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一旦有兴趣,就会克服困难,把学习看成乐趣。如:我在上我在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课《一封奇怪的信》时,我走进教室,扬起手中是一个信封说:“孩子们,你们知道我的信封里装的什么内容吗?”“不知道!”“哦,但是等会老师就要告诉你的。”我就板书课题——一封奇怪的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找到了学生学习的入趣点,学生不再讨厌学习。教師恰当用语言引导,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兴趣,还学到了知识。不过这时候千万别半途而废,一定要主动出击,继续带领深入探究。长期下来,学习就成了乐趣!
二、教师的语言要“趣”
一节好的语文课开头很重要。每天学生都有语文课。教师要善于发展入趣点,从入趣点着手。“入趣点”是指人在做事情过程中的兴趣所在。每一件事情只要认真去做,努力去发掘,必定能找到入趣点。
小学语文内容丰富,教师要根据内容定好的语言。不要模式化。学生的思维多姿多彩。他们的想象千奇百怪。对于教师,我们每天都面临许多的问题。有时候是我们设想好的话题,走进教室一个突发事件,会打乱自己设计好的语言。有一次,我到区里上优质课,我本来是下午第一节课,临时一个教师缺席,叫我提到上午第四节课。又是借其他学校的学生上课。上午第四节课,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利于学生精力集中。我本想好的开场语言已经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了。我是这样设计语言的“同学们,我们已经上了三节课了,好辛苦的了。这节课我们来过六一好不好?”学生听说过六一一下高兴起来。师:“你们想怎么过六一呀?”生:“上公园”;“去滑冰”“玩游戏”等等。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过六一——看一看,想一想,玩一玩,说一说,做一做,评一评。最后我们评出这六个一的好孩子进行奖励。来,鼓掌加油!”因为这样的引导。学生的热情很高,兴趣很浓,这节课收到了好的效果。
三、教师的语言要“美”
教师在孩子们心里就是美丽的。美的东西,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是赏心悦目的。教师如果精心组织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到优美的语言,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些课文内容,学生难理解,学起来就比较困难。教师要有创意,不要死灌。就要化难为易,化易为美,让学生去感受美的语言,去体会优美的意境。
比如小学课本中有许多古诗。在成人看来好理解,但孩子们是不容易体会其中的意境的。这就要求教师把古诗组织成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对古诗感兴趣。从而收到好的效果。我在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6课古诗两首《梅花》时,我先朗诵一段话:“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大地一片洁白,呀,放眼望去,墙角有几只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寒冬百花凋零唯有梅花开得美丽。远远知道是花不是雪,因为随风飘来的缕缕清香让人心旷神怡。如诗如梦。”学生先随教师感受了意境,激起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综上所述,教师的语言富有艺术性,是现代教学的需要。一个优秀教师只要经常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语言锤炼,多听多看,使之日臻规范生动,那么孩子们就会爱听,想听,他们一定会在教师动听的语言中学到知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