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
作为老师,每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和评价对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
刚接手一年级时有一名叫于士杰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我在上面讲,他把头仰在第二排的课桌上睡觉,这种举动我不能姑息纵容,当我提醒并批评了他时,他弱小的身躯暴跳起来把第一排的桌子推倒,书本散落了一地。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的脸便扭曲变形张开嘴使劲地哭。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极弱,行为迟缓特异的孩子。果不其然,他的自立能力极差,在以后的相处中几乎每周都有尿裤子的现象,尤其不能容忍的是他狂躁的暴脾气,谁要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会像烈豹下山一般猛扑过去下死手打人。在与家长沟通后,才知道他得了抑郁型的多动症,父母为了治好孩子的病,在医大二院治疗已花费了三万多元,但收效甚微。为此,我上网查阅了有关病例,才知道这类孩子的表现是他不能自控的,他上课出怪声、睡觉、流口水、脾气暴躁是自身病症的表现,而遇到来自外界的批评和不同意见的时候,他的情绪就会失去自控,后果会不堪设想,对于这类孩子则需要极大的耐性做心理辅导。通过观察我发现,他有着同龄孩子不多见的广博知识,,幽默风趣的三句半令人开怀.于是我经常拉着他的手告诉他:“于士杰,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如果你心理难受,就告诉老师,不要憋在心里.”我还告诉同学们都来接近他,把他当作正常的小孩下课带着他一起做游戏,一起跑步.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很相信我了,他的父母也和我一起探討孩子的病情,真正体谅孩子的痛苦.每天我都会提醒他喝静心口服液,因为药物作用,每天下午在我的自习课上,他都会流着口水呼呼大睡,我们班级的孩子都知道爱护他,不打扰他,不嘲笑他,经过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他的药量逐渐减了下来,宽松的环境,集体的关爱,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治疗环境,他的父母不止一次的对我说:"孩子真有福,在治疗的最佳时期遇见了您,您是他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两年前,我送走毕业班迎来新一年的新生。在45名孩子中有一名长年在托管班寄宿的学生 ——赵鹏程,他的情况非常特殊,是我从教15年来遇到的第一例。
赵鹏程不到3岁父母就离异了,母亲抛下年幼的孩子再没联系过,父亲把他寄养在托管班去了外地打工,一年回来一星期,直到孩子7岁上小学报到才发现孩子连拼音字母和1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我很同情孩子的境遇,也很巧,分班时他成为了我的学生。
入学时,他是全校师生的“噩梦”。每天早上来到校园先从三楼每个班的教室里“枪”吃的水果、牛奶和其他孩子的学具;课堂上他从不听讲、扰乱课堂,更别说完成作业了;最让人头疼的是下课就疯跑打人,保安和值周老师都拦不住。每天告状的家长和孩子此起彼伏。我知道孩子缺失的爱太多,于是,我每天都带一些好吃的作为奖励的筹码来鼓励他,比如:今天上课认真听讲了就奖励两块巧克力,慢慢的他能安静的上课了。
针对他下死手打人的问题,我就安排他每一节下课都跟在我身边,帮我抱作业本;帮我打扫教室的卫生;帮我打饭烧水,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久而久之,他还能主动帮助同学搬桌椅大扫除了,看到孩子可喜的变化我发自内心的大大的赞扬了他。
通过这两个事例我更加理解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独一无二的花朵,每一朵花开放的花期都不同”。让我们耐心等待吧!静待花开的过程也许很漫长,但花开之后的甜蜜只有做教育的你我知道,那份辛苦值得!我愿意走进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童心世界去遇见特别的那个你。也许孤独,他渴望温暖;遇到挫折,他需要鼓励;犯了错误,他希望包容;面对失败,他期望成功。用我发自内心的赞美和评价去影响孩子的一生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