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建宇,高建中,卿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农户成立家庭林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陕西500个农户样本
柳建宇,高建中,卿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依据林权制度改革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是否愿意发展家庭林场主要受从事与林业有关的经营活动、接受林业科技服务、贷款是否容易获得、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户主年龄等因素影响;影响大户成立家庭林场意愿的因素主要是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基础设施满意度。
家庭林场;意愿;影响因素
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将家庭承包经营形式作为基础、主要表现为家庭林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以及林业龙头企业的经营体制和经营系统。林业属于农业重要部分,各地政府积极出台了新型农林业经营主体的相关培育措施,家庭农场得到迅速发展,各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均相对成熟。然而,家庭林场则起步较晚,从理论层面讲,尚未形成明确的家庭林场定义,并且面临认定、特征、培育、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从农户实践层面讲,林农对家庭林场概念和形式了解不足,农户是否愿意发展家庭林场,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问题阻碍着家庭林场的创建和发展。从总体看,国内对家庭林场的研究不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意义等。在概念研究方面,许多学者对家庭林场的定义都移植了家庭农场的概念[1],但家庭林场无论是从实践中还是从行业上都表现出不同于家庭农场的显著特征,应根据家庭林场的特征进行重新定义。在存在问题方面,主要观点有家庭林场生产经营者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认知不足[2];家庭林场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认定标准,对发展家庭林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欠缺指导发展家庭林场的扶持政策以及工作措施,林权流转不够规范,现有的林业采伐政策制约了家庭林场的发展[3];家庭林场面临林业税费过高、林权证纠纷、林场融资困难、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压力大等问题[4]。在意义方面,多名学者均从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说明发展林场的重大意义,认为发展家庭林场不仅能促进林业的深化改革,弥补国有育林资金的不足,而且可以带来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偏重方向不一致[5]。所以,国内鲜有对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也少有针对家庭林场意愿程度的描述和评价。因此,以林场经营者、林农家庭特征、林农收入、林农个人认知、金融支持政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等因素为变量研究农户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陕西省2015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下的500个农户数据,500个农户采用分层抽样的问卷调查方法,分别来自10个县50个行政村 (每个村10个农户),总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500份,有效率100%,所以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农户发展家庭林场的意愿及影响因素。
1.2 变量假设与计算方法
首先,从描述性统计分析的角度,将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 (以下简称意愿)分为4个等级。分别赋值非常不愿意=1、不愿意=2、愿意=3、非常愿意=4来进行测度分析,计算意愿程度 (定义为分组标志各组意愿赋值按照人数加权的均值),从总体上衡量农户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的大小。
其次,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采用二元变量 “是否愿意发展家庭林场”作为被解释变量 (y),衡量农户发展家庭林场意愿问题。访谈对象如果回答 “愿意”,则变量赋值y=1;反之赋值y=0。由于y是一个二分类变量,故采用线性表达式。
式中p表示 “农户发展家庭林场的意愿”的解释变量;xi表示影响成立家庭林场的各因素;β0表示回归方程常数项;βi表示回归系数。
将式⑴进行变形可得:
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同时,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的农户行为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数据可行性、因素的重要程度,选择农户家庭、农户收入、农户经营、农户金融支持、外部环境因素等五大类13个具体变量为解释变量,作为待定相关影响因素。这些变量主要采用实际观测值或量表进行赋值,变量结构如表1所示。
2.1 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程度不高
模型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整体看,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程度为2.44(表3),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中值为2.5),未达到愿意水平。
2.1.1 农户家庭因素
从农户的年龄结构来看,农户年龄主要分布在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3个年龄段。各年龄段的意愿程度呈递减趋势,30~39岁段意愿程度最强,但是比例少,40~49岁年龄段的意愿程度较强,农户所占的比例最多,与预期影响差距较大。从户主受教育程度来看,农户文化水平以小学、初中为主。中等教育及以下,文化程度越高意愿程度越大,跨过中等教育以上的高等教育的意愿反而最低,与预期影响差距较大。家庭成员不是干部的具有较强的意愿程度,相反,家庭成员是干部的具有较低的意愿程度,与预期影响相反。
2.1.2 农户收入因素
从农户家庭收入因素看,农户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打工和农业生产。其中,家庭收入以林业生产为主的农户虽然人数很少,但意愿最强,其次为做生意和打工。因此,培育家庭林场的目标群体的收入主要有林业生产及打工、做生意。以林业生产为主的农户由于专门从事林业经营活动,没有其他的技能、来源和机会,所以想通过家庭林场进行规模化经营;以打工和做生意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具有一定的信息和资本积累,想通过家庭林场规模化经营开辟新的经营领域。从家庭收入在村里的收入水平看,中等收入水平农户的意愿最强,较低和较高收入农户的意愿相对较弱,高收入的农户可能会将资金投入到收益比林业更高的行业中去,而低收入的群体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周期比较长的林业生产中去,相比之下,中等收入者会将其多余的资金投入到筹办家庭林场中去。
2.1.3 农户经营因素
理论上分析,从事林业生产活动的农户更具备发展家庭林场的条件,因为他们有相关经营管理经验及生产技术,但是统计结果表明未从事林业经营活动的农户意愿强度更大,这与预期影响相反。从农户家庭劳动力人口看,随着家庭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农户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逐渐变低,这与预期影响相反。从家庭林地面积看,随着家庭林地面积的增加,农户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强度越大,这与预期影响相一致,表明成立家庭林场需要一定的土地规模作为基础。
2.1.4 农户金融支持因素
从2014年是否取得林业补贴来看,没有取得林业补贴的农户比取得林业补贴的农户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强度大这与预期影响相反。这可能是因为获得林业补贴不是影响农户发展家庭林场的因素,也可能是因为林业补贴主要是生态效益补贴,补贴的标准各地区不一致所导致的。从贷款是否容易获得因素看,贷款容易获得的农户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强度更大,与预期影响一致。从是否参加森林保险的因素看,没有参加森林保险的农户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强度更大,这与预期影响相反。关于森林保险,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农户没有购买森林保险,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帮农户购买了森林保险,而大多数农户并不知情,所以结果显示没有买森林保险的农户更愿意发展家庭林场。
2.1.5 外部环境因素
从基础设施建设的满足情况看,认为能满足的农户中,愿意的比例高出不愿意的约39%;部分能满足的农户中,愿意的比例比不愿意的少20%;不能满足的农户中,不愿意的比例高出愿意的约36%。“能满足”整体意愿程度最大,说明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成立家庭林场的重要条件。从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来看,接受过的意愿程度明显高于后两者,但是有多于60%的农户都没有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由此看出,提供更多的林业技术培训服务可以促进更多农户建立家庭林场。
表1 变量结构Table 1 The variable structure
2.2 影响农户发展家庭林场意愿的影响因素
将全部待定变量引进模型,得到Chi-square值为105.403,Sig.值为0,结果如表4所示。对回归结果进行修正,即采用逐步回归法提取影响林农发展家庭林场意愿的关键因素,排除原有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得到Chi-square值为104.199,结果如表5所示。模型结果显示,在所选取的13个变量中,只有6个变量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有7个变量未通过检验。通过检验的变量分别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户主年龄、是否从事与林业有关的经营活动、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家庭林地面积、贷款是否容易取得。其中,户主年龄属于农户家庭特征因素,林业有关经营活动及林地面积属于农户经营因素,收入来源属于农户收入因素,贷款是否容易获得属于金融支持因素,获得林业科技服务属于外部环境因素。
2.2.1 年龄、收入等因素对农户发展家庭林场意愿有负向影响
“户主年龄”对农户发展家庭林场意愿有负向影响,与描述分析结果一致,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年龄越大的户主创业动机越小,加之农村空巢现象,家庭林场发展动力就越不足。
“是否从事与林业有关的经营活动”对农户发展家庭林场意愿有负向影响,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与前面描述分析的方向一致。描述性分析和模型分析结果都与假设相违背,表明农户如果有更多的机会从事林业种植、采运、林产品加工销售等活动,那么农户成立家庭林场的意愿就更小。造成这种结果,可能与农户的职业现状和工作经历有关,未从事林业经营活动的农户多从事打工经商等工作,有一定资本和信息积累,更愿意发展家庭林场。
“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对农户发展家庭林场意愿有负向影响,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反映出以打工、做生意、固定工资收入为主或不再以依赖林业收入的农户发展家庭林场的意愿较强;反之,以林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发展家庭林场的意愿较低。这一结果表明,农户现有的收入结构影响着农户发展家庭林场的积极性,越依赖林业收入的家庭发展家庭林场的意愿越低,这一点与 “是否从事与林业有关的活动”的结果分析保持了影响方向的一致性。
“贷款是否容易获得”对农户发展家庭林场意愿有负向影响,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与描述性分析不一致,并且与理论假设方向也不一致。林权抵押贷款有多种用途,负向影响可能是因为农户所获得的贷款不一定用于发展林场,而用于农业生产或其他商业活动。
“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变量未通过模型检验,并且呈负相关性,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不是影响农户发展家庭林场的影响因素,也可能是因为林区内不需要通网、通电,导致意愿程度的变化。调查过程中,一些农户表示林区不需要网、电建设,甚至部分农户很少进林区进行管护。
2.2.2 家庭林地面积与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发展家庭林场意愿有正向影响
“家庭林地面积”在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与描述性分析方向一致,与理论假设方向一致,说明发展家庭林场林地面积越大的农户意愿越强,尤其是林地的规模化经营,更便于管理。
“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发展家庭林场意愿有正向影响,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与描述分析方向一致。农户发展家庭林场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林业科技支撑平台,为林农提供更全面、更实用的科技服务可能增加发展家庭林场的积极性,推动家庭林场的有序发展。
2.2.3 劳动人口、获得林业补贴森林保险等因素与意愿呈正相关但未通过检验
“获得林业补贴”模型结果呈正相关性与理论假设相一致,但是未通过检验,可能是因为获得林业补贴不是影响农户发展家庭林场的因素,也可能是因为林业补贴主要是生态效益补贴,补贴的标准各地区不一致所导致得。
表2 模型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Table 2 Model variable description
表3 指标意愿程度Table 3 The degree of indexes willingness
“森林保险”在变量模型中呈正相关性,与理论假设一致,但是未通过模型检验,可能是因为森林保险不是影响农户发展家庭林场的影响因素,也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农户没有购买森林保险,或者是政府已经帮农户购买了森林保险,而大多数农户并不知情。
“劳动人口”数量越大,发展意愿越强,从回归系数上说明与理论假设、描述性分析相一致,呈正相关性,但是未通过模型检验,可能是因为家庭人口数量不是影响农户发展家庭林场的影响因素,也可能与家庭中劳动力的工作现状和工作经历有关。
2.2.4 收入水平与意愿呈负相关但未通过检验
“收入水平”变量未通过检验,说明收入水平可能不是影响农户发展家庭林场的影响因素,并且模型分析下与意愿呈负相关,与理论假设方向相反,说明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更愿意发展家庭林场,原因可能是想获得更多的林业补贴、林业项目的扶持等。
2.2.5 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未通过检验
“受教育程度”未通过检验,可能是因为样本农户的年龄普遍偏大,当时的社会环境可以接受到较高教育的条件有限,主要以小学及以下和初中文化者较多,这些农户对新事物的了解少,对于国家新政策的解读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等因素导致模型数据结果未通过检验,但回归系数说明了实际情况与假设的一致性。理论上分析,村干部于所在村一般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各方面的培训,发展意愿会较强,从回归系数看与理论假设一致,但是 “是否村干部”变量在模型中未通过检验,说明是否具有村干部的经验可能对农户发展家庭林场意愿的影响不大,也可能是因为村干部管理村中的事物较多而无暇顾及发展家庭林场。
表4 全部待定变量估计的省域Logistic模型Table 4 A provincial Logistic model for estimating all undetermined variables
表5 逐步回归法估计的省域Logistic模型Table 5 The provincial Logistic model estimated by stepwise regression
3.1 结论
从总体意愿分布情况来看,一半以上的农户没有意愿发展家庭林场。从影响成立家庭林场的关键因素看,“从事与林业有关的经营活动”、“贷款是否容易获得”、“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和 “户主年龄”对成立家庭林场意愿均具有负向影响;只有 “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对成立家庭林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3.2 建议
3.2.1 明确发展对象
首先,从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农户的年龄呈负相关性,说明年龄越大的农户发展家庭林场的意愿越弱,农村空巢现象日益严重,年龄主要在40~60岁之间,年轻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导致农户总体发展意愿程度偏低。即便有年龄较大者愿意发展家庭林场,但是考虑到自身身体状况,也会选择不愿意发展。另外,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学习能力也较强,也有更旺盛的精力去尝试新鲜事物,老年人思想相对保守,在思想根源、精力、体力、接受事物等因素上存在较大差异。
其次,从前人研究看,农户教育程度越高,越愿意接受新事物,就是说越愿意发展家庭林场,基于这样的研究假设,模型结果显示,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发展意愿越强,但是样本中农户大多数是以小学及以下和初中水平为主,农户文化程度越高,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就越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越大,对新事物的理解越到位。家庭林场作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在经营规模、经营要求及方式等方面与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存在较大差别,对林场主的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市场信息获取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这些能力的提高与农户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再次,可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展家庭林场。大学生尤其是林学专业相关的大学生比起一般农户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在经营管理上也更系统化,学习及理解能力较强,更容易掌握新知识。
最后,通过政策驱动、职业培训、精准培育等手段将大户和非常愿意发展家庭林场的农户催化成家庭林场主。
3.2.2 完善林改政策实施体系
加快发展森林保险。从调研数据来看,知道森林保险的农户发展意愿更为强烈,模型显示呈正向影响,说明加快发展森林保险也极为重要,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农户对森林保险政策了解甚少,对于其购买情况更是茫然一片。因此,森林保险政策实施还有很多完善的地方,比如说由哪个部门主管、申请理赔的程序等,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对森林保险的宣传力度以及完善森林保险政策的实施。
发展多种贷款方式。从调研数据分析看,农户的贷款来源都是一般信用贷款,并且贷款很不容易获得,用于发展林下经济或用于林业方面的贷款的农户极少,导致模型数据显示呈负相关性。从已发展家庭林场的农户看,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林业不同于农业的特殊性就在于经营周期长,种植的苗木需要几年才能得到收益,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本。因此,发展家庭林场需要多渠道解决家庭林场资金短缺的问题[6]。
完善林地流转制度。从调研情况看,样本农户对林地流转政策了解程度很低,甚至部分村干部也不知情,这就加大了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难度。然而成立家庭林场首先要解决林地规模化问题,现阶段农户要扩大林地经营规模的途径就是林地流转[7]。但是,实际中存在着林地流转的办理程序是什么、在哪个部门办理、需要出具哪些证明等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使得林地流转的难度加大。因此,发展家庭林场应当健全林地流转及相关配套措施。
加强林业的各项补贴 (包括生态效益补、种苗补贴、林业机具补贴、造林补贴、森林抚育补贴、林下经济补贴等各种补贴)落实情况及补贴力度。积极申请,刺激农户的发展意愿。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除了生态效益补外没有其他任何林业补贴,林业补贴的单一性导致农户从事林业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偏低[8]。因此建议,可以制定家庭林场的补贴标准,按照经营内容、林地面积大小等指标确定补贴的金额,将对推进家庭林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廖深洪,张田华,童长亮,等.发展家庭林场深化林业改革:关于福建省龙岩市发展家庭林场的调研报告 [J].福建林业,2013(6):10-13.
[2]邹继昌.后林改时代发展家庭林场的思考 [J].绿色财会,2013(10):39-42.
[3]张驰,杨帆,曾维忠.基于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家庭林场发展研究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2):130-134.
[4]孔祥智,柯水发,王亚,等.新型林业经营体系培育的动因、特征及经验 [J].林业经济,2015(1):96-105.
[5]赵廷远,李振生,衣起栋.推行和规范家庭林场 [J].中国林业企业,2004(3):8-9.
[6]刘华其.永定县家庭林场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J].绿色科技,2013(8):103-104.
[7]宋宗水.关于林业专业户与家庭林场 [J].江西林业科技,1986(2):28-29.
[8]TANG B,GAO J T.System simulation and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Chinese carbon sequestration market[J].Systems Science&Complexity,2014,27(4):760-776.
F307.26
A
1005-9709(2017)05-0032-07
10.16832/j.cnki.1005-9709.2017.05.006
2017-03-31
国家林业局软科学研究项目 (2015FM-6)
柳建宇 (1991-),男,陕西靖边人,硕士生,从事林业政策及林业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 (电话)15291879981,(E-mail)1282742433@qq.com。
高建中 (1968-),男,陕西白水人,教授,博士,从事林业经济管理及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研究,(电话)15291697070,(E-mail)gaojianzhong2003@ 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