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松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各科教师都在摸索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也在寻找和尝试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积极引导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重知识传授轻学习策略、重教师讲解轻自主探索,学生亦步亦趋地跟从于教师的思维,自主学习的意识受到抑制.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要经常反思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自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初中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新奇的东西,奇异的刺激对它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新”和“奇”的教学活动。数学这门学科,学起来枯燥无味,但是要有机地把它变为演讲课或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自主地去思考、去学习、去探索,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求知,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知识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可以创设情景,激发解题欲望,借助媒体、丰富体验、贴近生活、增添兴趣活动,这样丰富学习活动,并品味成功的喜悦,才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产生更高的学习需求,成为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据导学案自学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运用导学案进行自主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教师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出让课堂主体位置的时候,学生应该通过导学案设置的学习重点和目标,通过了解教师设计的新教学内容,来初步了解所设置的预习内容,这样教师就可通过预设的问题做到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到教学重点上。在导学案的设置上做好功课,这样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做好自学。在预习完成之后,鼓励学生对答案进行陈述,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陈述中倘若学生存在错误的认识,教师可以予以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提前的学习,能够更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建立一个平台,将导学案预习内容信息化,教师负责及时发布信息,学生通过下载、查找和学习,将问题反馈给教师。学生预习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就不要再重复,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预习的重要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师生配合,探索新知
等小组讨论完后,由学生提出本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要求其他小组的学生帮助其解决疑问。如果其他学生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那教师就不必进行讲解。当然,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可能不够精练,不够准确,这个时候我们教师不能急于对学生的讲解进行否定,而是應该引导他们如何用更加精炼、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和解答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学生能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了,教师就要进行点拨指导。对于学生对课本中定理、例题的推理和解答提出的不同解法,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哪怕不是很准确,也是这个学生对此进行了深刻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如果一棒子打死,会挫伤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于回答巧妙的要重点表扬,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
四、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做到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前提出一些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对数学的预习.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能够分析问题,并通过预习解决问题,就会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成就感,进而增加学习兴趣.教师应在学生的预习中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数学知识前,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阅读数学教材,进而在课堂学习中充分理解教师所教知识.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预习中制定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还要在学生预习的范围内进行一次预习的小测试,让学生对于自己的预习成果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促进学生自身对数学预习的方法的改进,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预习的交流,相互检查,互相帮助,促进学生之间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创新.利用预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引导学生积极质疑,维持学生兴奋状态
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反馈教学评价,调控教师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质疑。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质疑,教师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应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具有挑战性习题的理解。同时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自信,是影响其学习活动积极性和效果性的必要条件。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从而维持学生兴奋的学习状态。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刚刚起步,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在这条路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袁彩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J].读与写,2015,(05).
[2]吴春丽.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07).
[3]杨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5,(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