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烨
摘要:新授课的导入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课若一开始就没有上好,学生就会感到兴味索然,下面的课就难以正常进行。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课前导入,我有下面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前导入;方法
一、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原则与要求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究竟采用哪种导入方法最为适宜呢?其遵循一个最主要的原则就是符合学生的学情,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这种情绪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具本说来课堂导入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符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这一点毋庸置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导入也必须要以高中生的各方面特点为中心。要围绕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既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生理特征,又要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基础知识、接受水平、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
(二)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导入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否则只会分散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而不利于新知的学习,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导入要服从于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在导入环节要突出教学内容,要与新知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或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或是在比较中学习新知利于学生知识的复习,或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要自然而然的引入新知的学习,使教学目标圆满完成。
(三)导入要简洁,但又不失灵活性
导入要简洁精炼,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要有效地突出教学重难点,灵活地运用多种导入方法,要根据课型与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选用一种导入法或穿插几种导入法。
二、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教师运用与新知识相关、有故事情节的资源,呈现其生动形象的情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知体验,产生对新知识探求的迫切心情和欲望,进入对新知识学习的一种方法。听传说、讲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是由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点所决定的。
上课开始,一则美丽的传说,一个动人的故事,会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从而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就可以把握住有利时机,随着故事的讲述,引领着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讲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就以十八世纪的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入题。由于这个故事学生都很熟悉,就请了一位学生来讲:有一次,高斯的小学老师想考考学生,就让学生算“1+2+3+…+100”。一会儿,高斯就举手回答:“5050。”老师大吃一惊,就问他为什么,原来高斯以首尾两数相加为101,共有50对,结果自然是101×50=5050。在学生觉得很有趣味的时候,我接上去:“这种思想方法充分体现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思想方法。今天,我们就来推导公式,用理论来说明问题,比高斯更进一步,怎么样?”学生马上进入思维的积极状态,跃跃欲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大提高了求知欲。经过引导探讨,学生较容易地掌握了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得出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三、设疑导入
教师对某些内容故意制造疑团而成为悬念,提出一些必须学习了新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例如讲《余弦定理》时,教师可如下设置:“我们都熟悉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c2=a2+b2,那么非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怎样呢?锐角三角形的三边是否有c2=a2+b2-x?钝角三角形中钝角的对边是否满足关系c2=a2+b2+x?假若有以上关系,那么x=?教师从这个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设疑”引入了对余弦定理的推证。
再如讲立体几何《球冠》一节时,教师可如下设疑:“由三个平行平面截一个球恰好把球的一条直径截成四等分,试问截得球面的四部分面积大小如何?”教师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观察议论,学生一般猜测两头面积较小,中间的两“圈”面积较大。
教师这时却肯定的说:“这四部分面积时一样的,都是球面积的1/4!”又说:“这难道可能吗?两头看起来确实好像小,中间的圈要大,可是它们的面积相等却是事实!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球冠。”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开它们的面积为什么相等的迷。学生带着这个疑团来学习新课,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这个结论也将使学生经久不忘。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设置疑點,是教学艺术的表现,良好的设疑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更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
四、类比导入
类比导入法是以已知的数学知识类比未知的数学新知识,以简单的数学现象类比复杂的数学现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例如“圆锥曲线”一章的学习,学习“椭圆”知识可用学生已有的“圆的知识”类比导入,而后续知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学习则可用已有的“椭圆”知识类比导入。类比导入法运用了对比分析的做法,联系旧知,提示新知。这种比较有利于学生明白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而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知识的各个侧面,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对前后联系密切的知识教学具有温故知新的特殊作用。运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类比的贴切、恰当,两种知识之间有很强的可类比性,才能使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刻理解并掌握知识。
总结:
总之,导入方法的运用要因人而宜,要因教学内容而宜。新颖有特色的导入方法常能营造最佳教学心理环境,常能改变学生上课的状态,使更多的学生进入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上课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铭.浅谈如何做好高中数学的教学导入[J].试题研究,2013(10)
[2]陈君.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J].学周刊,2013(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