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芳
“铁路大厂”这个名字,被济南人称呼了一百年。
济南铁路大厂现为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这个位于济南西城的大厂始建于1910年。它是济南近代工业文明的遗存地标,不仅保存着完好的近代德国建筑群,还封存着整座城市的红色记忆:这里是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第一个企业党支部的诞生地。
“火种”
晚清历史浪潮中,中国如同失了桅杆的古船,在四周坚船利炮的虎视眈眈下茫然无措。1908年,光绪、慈禧相继离世,溥仪即位,年号宣统。与当朝大事相比,津浦铁路全路开工仪式显得不那么重要。即便如此,为满足建成后的津浦铁路机、客、货车修理的需要,济南修理工厂的建设工作还是很快展开了。
1909年,德国工程司进驻济南城西三公里的大槐树庄,开始了建厂勘探、设计和筹建工作。直到1913年4月1日,“交通部直辖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建成并正式投产。当时厂区占地总面积57万多平方米,厂房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设备82台(具),工人411名。无论是规模还是设备配置,都比同时期的浦镇厂、天津厂胜出一筹。集中在这里的产业工人们有一定的文化技术素质,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他们使用国外进口的先进机器设备,按照工序和工艺连续生产,各工种紧密配合,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据《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二辑载:“济南的产业概况,以济南津浦大厂为最大,新城兵工厂次之。工人们的生活最苦,每天工作时间在14至16小时以上。”《济南通史》近代卷载:“津浦大厂工人月薪几元至几十元,而德人的月薪是二百五十至五百元。1914年,津浦大厂花车场为反对监工和把头无故打人,工人们纷纷找把头们‘算账,引发了全厂的罢工。”
这些为保护权益而生的斗争零星而缺乏组织,不仅没得到工厂响应,带头工人反而被开除或者干脆失联。
其实,铁路大厂的工人中不乏远道而来见多识广者。一位天津来的张姓钳工就曾将年轻工人招揽家中,教些功夫、讲述见闻。久之,张家大院成为工人们的“公所”,并订立了“不信教,不拜佛,不吸烟,不喝酒,不嫖娼,不赌钱”的规矩。由于张家大院是红砖砌成的群众宿舍,“红房子公所”便成为铁路大厂早期工会组织的雏形。
当时,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已经成立,励新学会成员王尽美、中国早期工运领袖王荷波先后到“公所”介绍苏联革命的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觉悟。李广义、薛文英等一大批工运骨干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燎原”
1921年6月,在王尽美和王荷波的领导下,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具有工会性质的组织。俱乐部在中大槐树北街一家酱园的后院租房作为活动场所,还在其他地方设了四处工人夜校。王尽美、王荷波等人经常到这里,给工人们上课,传播革命思想。王尽美创办的《济南劳动周刊》也送给工人阅览。
翌年6月18日,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工会组织——济南大槐树机厂工会正式宣告成立。7月9日,由《济南劳动周刊》改名《山东劳动周刊》复出的创刊号上,刊载了大槐树机厂工会成立的消息,全文刊登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热情洋溢的祝词,还全文刊发了“大槐树机车厂一个工人告厂友书”的文章。
7月26日,成立仅一个月的工会组织全厂1000余名工人为改善生活条件而举行了罢工,坚持了7天,并3次派代表去天津路局请愿,迫使当局答应了大部分条件,首次罢工取得了胜利。这是在党的领导下齐鲁大地掀起的第一次产业工人的大罢工。
“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当时条件所限,我们无法从现存资料考证出企业党支部成立的具体时间。”现名“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铁路大厂被逐渐扩大的城市包围,但这里却到处显露、遗存着济南近代工业的文明荣光。
第一任厂长道格米里的办公大楼被改造成厂史馆,参观期间,宣传部长郭长征告诉记者,在北洋军阀的破坏下,铁路大厂工会被解散,工人运动陷入低潮。1924年10月,党组织派刘子久到铁路大厂开展工人运動,恢复被军阀封禁的工会,团地委也派李春荣到工厂,厂里出现了党、团、工会共同开展工作的局面。
铁路大厂史料记载了刘子久在工厂秘密发展党员的情景:刘子久将宋子元领到一间很小的房子里,从木头箱子里拿出一块红布,用别针别上用硬纸板剪成的锤子和镰刀,让宋子元举起拳头对着红布宣誓,并对他说“从今天起,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了”。到1924年12月,刘子久和李广义先后在厂里发展了14名党员。
1925年春,经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在中大槐树北街程炳忠家,中共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党支部正式成立。刘子久担任临时支部书记,后由李广义接任,共有16名党员,这是山东省成立的第一个企业党支部。
自《槐荫区志》中刊载的一张“1922——1925”年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中共支部、工会旧址的照片可以看出,铁路大厂党支部位于中大槐树辖区的深巷中,是一座红砖墙、黑漆大门的小院。
“抉择”
铁路大厂工会组织和党组织的建立,在中国企业当中也是比较早的,为推动济南市乃至山东省工人运动和党的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工运史、党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那么,山东最早的企业工会组织和党组织为什么会诞生在“铁路大厂”呢?
“可以说,是历史和时代选择了铁路大厂。”据郭长征总结,铁路大厂创建投产的过程里,辛亥革命推翻清廷,政治格局变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工人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铁路大厂的工人也纳入洪流之中。在地域上,“铁路大厂”不但处在津浦线的中心地段,也处在当时中国南北革命的枢纽中心,新文化、新思潮经这里南北传输,日益强烈地撼动着传统文化的根基。
另一方面,济南党的组织是中国最早的六个党组织之一,直接参与指导了“铁路大厂”工会组织和党组织的建立。早期的共产党员王尽美、王荷波、邓恩铭、罗章龙等都与铁路大厂有诸多联系;党支部第一任书记(解放后任国家劳动部部长)刘子久曾经回忆:“1924年8月我来到济南。在1924年的冬天,我同时又到津浦铁路济南大厂搞工运。我找的第一个人是李广义。”可以说,铁路大厂党支部的组织规格相当之高。党支部成立后,铁路大厂的共产党员有16人,占当时全国党员人数的3%。
此后百年来,红色基因成为济南铁路大厂发展的内生动力。据济南市党史和档案资料记载,铁路大厂曾配合解放军解放济南,也曾经抢修机车、支援大军南渡。1949年,工人在已报废的机车中修复一台“新中国号”火车头,为新中国成立献礼。
1990年代以前,铁路大厂以修理蒸汽机车为主,创造并至今保持年修理蒸汽机车545台、累计修理机车14402台的全国蒸汽机车修理最高纪录。近年来,铁路大厂实施转型升级、打造百亿级企业战略,现已形成铁路货车、风电装备、大型钢构、环保工程、智能机械、机电装备等多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一座百年大厂的荣光并未消褪,反而愈加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