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萍萍+++李婷
摘 要: 国内相关研究多以养老制度、失独老人、家庭风险抵御能力等生育的功能性为视角进行展开,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整体环境变化和提升,对家庭结构变化的正确认知和亲职压力心理弹性等因素都会对是否生育“二孩”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亲职压力、家庭功能、心理弹性和积极情绪构建等内驱因素会成为研究生育意愿和行为、控制老龄化趋势的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人口转变 二孩政策 生育意愿
一、“全面二孩”对人口老龄化影响
(一)人口转变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
人口转变理论将人口老龄化视为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并非是转变的最终结果。罗淳运用人口转变五阶段理论,针对我国人口转变的历程,包括政策变化,深入讨论了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底部老龄化”以及“顶端老龄化”问题。罗淳提出人口转变必将导致老龄化,且这一趋势又取决于生育率是否收敛于更替水平。 罗纳德·李对近三个世纪的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为什么生育率应收敛于更替水平而不是更低水平。与人口转变理论相背离,西方部分发达国家虽然已经完成了人口转变,但是生育率却没有高于更替水平,由此看来,人口转变理论中对于老龄化现象的解释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罗淳利用人口转变理论分析老龄化历程后也指出人口老龄化进程未必随人口转变的结束而停止。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生育率的下降要理性对待,从生育率稳定推行视角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
(二)“全面二孩”政策对老龄化的影响
生育率下降引起老龄化,同时,老龄化也反作用于生育率。抚养资源减少、抚养成本增加等因素降低了生育率,更低的生育率则导致更严重的老龄化。因此,老龄化一旦形成便将持续发展并不断加强。通过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养老金的缴费人数将增加,可略微缓解养老金缺口的压力。同时,生育政策的松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消费力和消费动机的提升,有利于实现经济拉动。同时,对于提升教育产业,公共服务产业,以及就业机会的创造也有直接的作用,有助于经济转型升级。“婴儿潮”会广泛带动社会服务业蓬勃发展,展现出消费拉动效应。“二战”后,发达国家中,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数大量提升,而服务的需求量也同时大量增加,发展成了拉动经济的主角。同时,“全面二孩”政策对老龄化的影响程度有待商榷。老龄化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要通过树立正确的生育意愿、恢复正态的人口出生趋势从而达到人口结构更加科学的目标。
二、生育意愿研究
(一)国外生育意愿和行为的研究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其代表作《人口原理》中将社会因素引入生育行为研究中,提出人口波动规律理论,成为了诸多生育行为研究的起点(Bugental et al.1980; Kokkinos and Panayiotou 2007)。美国人口学家邦戈茨以意愿生育数量为参照提出低生育理论模型,指出意愿生育数量和生育行为之间的差异决定于抑制因素和积极因素的作用。西方主流的生育率理论认为家庭成员决定是否生育主要依赖于对于可预期的收益进行评价。其代表性理论包含莱本斯坦(H.Leibenstein)的“成本与效益比较理论”、卡德威尔(J.Caldwell)的“代际间财富流动理论”、贝克尔(G.Becker)提出通过消费者选择习惯的特征研究生育行为,同时,伊斯特林(R.Easterlin)借鉴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伊斯特林假说”对生育行为受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影响显著。这些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生产实践,但没有考虑家庭结构和亲子互动关系引发的压力因素等微观层面,分析生育率的长期趋势时较为乏力。另外,社会养老制度是否完善是考验生育意愿的重要参考,当生孩子变得非必要,养孩子变得不合算时,家庭的生育意愿将降低。
(二)国内生育意愿和行为的研究
国内研究主要从生育意愿调研、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差异分析等方面进行。张志学、风笑天、张青松(2002)通过从理想子女数目和性别偏好两个方面对生育意愿进行实证调查。侯佳伟(2014)、邓昌荣(2007)等学者运用横断历史元分析方法考察了生育意愿的纵向变化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证证据。陈卫、史梅(2002)利用伊斯特林模型检验城乡、受教育程度等社会经济变量对女性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国内研究(许龙龙,2015;叶雯,2010 )主要关注提升生育意愿与人口红利、缓解养老压力、增强社会稳定性角度。
三、亲职压力的相关研究
(一)亲职压力认知
亲职压力旨在描述父母在亲子互动过程中受人格、亲子互动不良、子女特质及家庭情境的影响而感受的压力(Abidin.R.R.1983)。 Cappa et al.(2011)、Deater-Deckard(2008)、Begle et al.(2010)等认为亲职压力会引发与亲子互动中的消极行为,并直接影响对子女性别和数量的偏好。研究发现,孩子对亲子关系的应对能力会强化父母的压力认知能力和控制力,导致情感与行为问题,并影响父母对孕育子女的价值判断(Cappa et al. 2011;Podolski and Nigg 2001; Visconti et al.2002;Freed and Tompson(2011))。Freed and Tompson (2011)就母亲控制力相关因素(显性情感,孩子的内、外化行为)进行预测时发现控制力程度与孩子年龄有关且导致母亲压力程度变化(Berkovits et al.2010; Webster-Stratton and Lindsay 1999; Zeman et al.2002)。Dunn(2001)、Hassell(2005)认为母亲对于控制力的缺乏与是否存在压力有一定关系。Lidz(2013)、Goldstein, Freud(2011)等学者认为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父亲与孩子在情感上的血缘相争(sibling rivalry)違背了母亲与孩子的共生关系,直接影响对养育子女后家庭结构变化的接受程度。
(二)亲职压力管理及积极情绪建构
对于积极情绪的概念争议主要来自对积极是即时反应还是情绪倾向的不同理解(Larsen& Diener,2006;Susan, H.2006)。就功能性研究来说,Feridrckson (1998)通过积极情绪“ 拓延一建构” 理论,研究了其功能性。Butt, A N., Choi, N.(2006)等学者认为个体对积极情绪的使用能力来源于心理弹性(resilience)差异。“拓延—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有时无疑也是弹性应对的结果(Carnevale,Isen,2003)。Kopelman、Rosette和Thompson(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积极情绪能增强自信,思想更具创造性。积极情绪构建的功能性研究后续呈现出了更为客观理性的趋势。Bless(1996)、Yeung, C W.(2004)、Isen(2003)等学者提出,积极情绪会导致认知方式上的偏差。Goeleven、Raedt 和Koster(2007)在研究情绪状态对抑制情感作用的过程中也提出了相对于中性情绪来说,积极情绪状态对情感信息的抑制作用较弱,减弱了人们压制不必要想法的能力。但是, Lee 和Sternthal(1999) 的研究则相反,并提出积极情绪会提供额外的资源作为认知能量。Wyland, C L., Forgas, J P.(2007)、George, J M., Zhou, J.(2007)提出适度的积极情绪状态会增强个体克服习惯化反应的能力,因此能有效地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
四、亲职压力的跨界效应及干预路径
现有对夫妻关系及家庭、工作冲突的研究中,主要围绕冲突行为结果与行为本身的关系研究进行,以及对某类具体人群的冲突表现形式和典型的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而以系统论为视角的研究成果比较匮乏。系统论认为,由家庭-工作冲突而引发的夫妻间跨界效应主要源于“沟通” “融合” “情感” “自我分化” “三角化”等因素。“沟通”失败往往引发信息交流不畅,导致包括婚姻解体在内的家庭心理、行为问题。反之亦然,优质的沟通行为会带来情感的融合和亲密(Epstein & Bishop,1981)。“融合”是指家庭成员自己感觉到的情感上的紧密程度,与家庭冲突之间存在联系,并根据家庭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方式(Olson,1989)。 “情感”是家庭成员间对情感表达及接收规则的反应, 也是家庭关系中测量最广泛的指标(Markman & Nortarius,1987)。“自我分化”(Bowen, 1978)是个体思维和情绪功能的分离,差异越大,个体就越能抵抗或者不被卷入情绪反应之中。同时,“自我分化”又表现为清楚有效的沟通、恰当的自信等,对于家庭个体能良好地进行分化有助于解决沟通问题,反之亦然。“三角化”是一个两人子系统在处理焦虑和情绪融合问题时会通过转移、结盟或者找替代者等行为将第三方(孩子)引入系统内进行压力转移和化解,也是预示着“自我分化”不良的现象(Minuchin,1974)。
五、结语
中国的老龄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生育政策的松动旨在抑制由于人口红利消失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而政策实施效果又受到来自亲职压力和家庭功能变化作用下的生育意愿的影响。通过有效的压力控制和管理,构建积极情绪,发现生育意愿和行为的自身规律,对于有效推行“全面二孩”政策、完善生育制度、缓解老龄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Willensky,H.Work,careers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Journal,1960,12:543-560.
[2] Bolger,N.,Delongis,A,Kessler,R,& Schilling,E.Effects of daily stress on negative m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7:808-818.(a).
[3] BMacewen,K.,Barling,J.,& Kelloway,K.Effects of short-term role overload on marital interactions. Work and Stress,1992,6:117-126.
[4] 張志学.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与现状[J].心理学探新,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