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提问策略

2017-11-09 17:01张淑平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壶盖语文课堂教学

张淑平

在语文教学中,提问得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提问不当,会使得教师毫无价值地自问自答。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提问艺术也有很多需要教师注意的地方。

一、提问不能只流于形式

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会积极实施这种教学模式,但也常常使得提问流于形式。

在一些课堂上,教师会说出“是不是啊?”“对不对啊?”这样的口头语。这样的语境会过分地将问题简单化,并得到全体学生异口同声地响亮回答,很多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只要回答是或者否、对或者错就可以蒙混过去。久而久之,课堂提问就只剩下一种形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还有一些教师在提出問题后,不顾学生是否有时间思考问题,便说出“谁来回答?”“没有人回答我就点名了。”这类话语。这种情况只会使学生越来越惧怕教师提问,厌烦课堂。

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杜绝流于形式的提问,杜绝为了“提问”而“提问”,倡导为学习、为思维拓展而提问。

二、提问要具有有效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是相对提问的低效性和无效性来说的。因此,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提问,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问要有针对性,避免重复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无针对性的提问是当今语文课堂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如在教学《壶盖为什么会动》时,教师提出:“壶盖为什么会动?壶盖是怎样动的?壶盖动了说明了什么?”教师一连提这么多没有针对文本深层内涵的问题,不仅不能指引学生领悟文本主旨,还会导致很多学生在台下无所事事、不耐烦。

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会因为表达不当而造成学生不能理解,以至于进行重复提问。教师提出过多重复的问题,会降低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致使学生忽视重点问题,最后理不清教材内容。一位实习教师在教学四年级课文《将相和》时,向学生提问时结结巴巴,甚至把廉颇说成蔺相如,又将蔺相如说成廉颇,反反复复不断地更改……当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进入问题反馈环节时,教师问学生:“学生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清楚吗?”一位男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这节课我只弄清楚了您的两个意思,一个是该读哪些段落,另一个是‘好,请坐。”台下学生顿时哄堂大笑,那位教师涨红了脸,低下了头。

像这样的情况在语文教学中并非特例,而是常见问题。语文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一定不要普遍撒网,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保证问题精准,避免重复提问使学生不知道表达。

2.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产生内部动机的重要诱因。在教学过程中,若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效果也就会得到提高。不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生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都是构成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发生同频共振,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激疑设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提问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也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

语文教学不是提出单个问题就可以的,而是要提出众多问题。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在全面把握整个课堂教学动态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与安排提问次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使提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三、提问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些教师提问并非面向班级所有学生,而只是针对一部分学生,也就是为优生设置出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启迪学优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思维广度与深度,但对理解力较弱、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提问往往会使他们深陷迷宫,产生迷糊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抑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提问。

(作者单位: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小学)

猜你喜欢
壶盖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伪造爱情
我的语文书
制怒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