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西边那间房

2017-11-09 08:59余映潮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靠墙桌面上书桌

余映潮

在荆州市教科院一套小三室两厅的破旧房子里,我曾住过十几个年头,一直到2007年我退休后迁居武汉。

人们说我住的是全院自然环境最差的一套房,因为它在五楼,最高、最靠西且没有任何遮拦。冬天狂风肆虐,夏天太阳火辣,它都首当其冲。而且,这座楼房并不是坐北朝南而建,于是夏天更加难受:南风吹不进房间,太阳却可以绕着房子从东晒到西,从早晒到晚。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装修它。

年深日久,家中于是常常有东西坏掉,但除了卫生间里的水龙头之外,其他的我都能修理好。

最让人狼狈的一次是,西边那间房的门带上之后再也无法用钥匙打开。我只好垒起凳子,从门上方的小窗中翻过去,从里面将门打开——原来门锁“自动”定上了。

西边那间房,就是我的書房。它有约14平方米的面积。北面的窗下,是我的大书桌,左右各四个大抽屉,桌面上是电源、电脑、打印机、扫描仪、音响等全套办公设备。西边靠墙是一组衣柜,东边靠墙是一组书柜。南面窗下什么也没有——这扇窗户的木制窗框久经风雨,已经腐朽得差不多了,一般情况下不敢打开它;好在它掉了一块玻璃,通风不成问题。房屋中间是我读书用的书桌,大量的卡片就藏在里面。房间的地上,则堆放着各种语文报刊。

我的工作与学习的故事,大都与这间房子 有关。

我大量的文章,是在这个房间里写出来的。仅仅是“阅读教学艺术50讲”的专栏文章,就咬紧牙关写了三年。当28万字中的最后一个字敲出来时,家中没有其他的人,我跑到客厅里欢庆胜利,举起双臂高呼:终于写完了!

很多的课,是在这个房间里准备出来的。所谓“《狼》的8种教案”“《说“屏”》的四种教学设计”,都是不惜精力与时间,或者清早或者晚上,在这里反复斟酌、不断修改,一遍一遍地苦“磨”出来的。

最可爱的是我书房里的小纸条,它们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构成了一面奇特的“墙”。我常常对着墙上与柜上的这些纸片沉思、说话、驰骋想象。我在心中孕育着纸片上各个条目的鲜活生命,用心中的血液和体肤上的汗水勾勒它们的可爱形象,然后喜悦地放飞它们,目送着它们去语文的蓝天里遨游。

从来写文章都不熬夜的我,有一次却通宵不眠,那是为了写《老爸写给我的诗》这篇文章。离开武汉四十年了,人生的征程是那样的艰难,时间却又好像过得飞快,我仿佛是在瞬间就变成了一个老者,但我还有身体健康思维敏捷的老爸给我写诗,那幸福的感觉无以言表。

寒冬的深夜,我是最浪漫的人。因为靠西朝北,这间房里的温度最低。于是大棉鞋、老头帽、羽绒服、白手套一起上,将我武装成一“堆”人。这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那里飞扬着神思。一行一行的字从键盘里流泻出来,铺洒到电脑的桌面上,在那里组合成美丽的乐章。时光流淌,一年又一年过去,指头处打出破洞的几双手套无声地记载了我的辛劳。

有时候,我也很想就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事业像春天一样美好”的文章。看看我的“西边那间房”,我就想,其实这间房也是辽阔丰美的大草原,这里的“大自然”给了我乘风破浪的翅膀。

我喜欢我的这间书房。即使是在每个暑期,我得因为酷热难耐而“搬迁”到有空调的客厅里,但我知道,天气一凉,我又会回到它的怀抱。然后,过不久,我又将在这里迎接冬天的夜晚——还原一“堆”人的“可爱”形象。

猜你喜欢
靠墙桌面上书桌
靠墙静蹲,练大腿护膝盖
靠墙静蹲,练大腿护膝盖
Get Ready for Your Desk小小书桌换新颜
漂泊的书桌
桌面上的童话世界
带旋转书架的书桌
要想睡得香,平躺腿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