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伊婷
苏州评弹自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余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扶持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推动了基层一线的评弹人才培养、艺术创作,激发了演出热情。
一、评弹“非遗”专业院校教育之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在现当代,对包括评弹“非遗”在内的所有传统表演艺术而言,专业院校教育都是其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较之“传帮带”、口传心授的传统师徒传承,规范化的专业院校教育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取长补短,也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使得古老而优秀的评弹艺术能够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全球大文化竞争与交融格局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陈云同志从艺术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对评弹的人才培养和艺术传承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曾经对当时苏州市委及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说了这么一段话,大体意思是“评弹界应该办一所属于自己的专门学校,培养新一代的评弹接班人。师资上要打破各评弹表演团体的界限,学生可以招收一些初中毕业生,进校后除了评弹艺术技能的培养外,要注重思想道德的培养,学政治、学文化,更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社会的需要”。1960年,陈云同志在与当时上海市人民评弹团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有言:“要打破团(队、组)之间的界限,把培养人才看作是党的事业。其他艺术界有专门的艺校,评弹界也应该有自己的学校。”(摘自《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评弹学校(以下简称“评校”)于1962年正式创办建立。从那时起,评校在构建学校基本师资力量的基础上,邀请了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强大的评弹名家团队,共同承担起繁重而艰辛的教学任务。
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形成较大的规模效应。从1962年评校建校至1966年“文革”停办,在此期间,自评校毕业的学生共84人,加之历次培训班总人数为104人;至“文革”中后期,鉴于评校已停办多年,1973年苏州市评弹团招收了18名学员,采取市文艺训练班(多专业)集中培养模式,两年后学员正式进团见习。至1980年,评校复校后首批招生71人,较之前的招生数有了明显增加;另一次规模较大的招生是1995级时,共招生近100人。从评校建校至今,毕业生总数约为1350人,若包括几次较大规模的培训班、讲习班等学员数量,则总共近1600人。这一数字就评弹表演专业而言,已蔚为可观。
半个多世纪以来,评校培养了众多表演、创作、教学、传媒、管理、经营等专业人才以及与评弹艺术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从业者。评弹事业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在之前较长时期内传统戏曲曲艺普遍不甚景气的情况下,还能如此受到新老听众的青睐,比其他曲艺样式相对兴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州评弹学校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对于江浙沪地区整个评弹“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而言,专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目前,江浙沪地区评弹专业表演团体超过95%的演员都是评校的毕业生,而他们正是当今评弹界的中坚力量。因此,评弹人才的院校教育培养模式值得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今后应继续加强研究和探讨,有效推进评弹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除此以外,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评弹班的学院派培养模式,上海、苏州、常熟等地区评弹表演团体举办的学馆培养模式,江浙沪评弹界阶段性联合集训的进修培养模式等,都是专业人才培养很好的补充形式。
二、评弹“非遗”完善市场构建之人才砺炼模式探究
古今中外,任何艺术门类的发源发展与兴盛繁荣都离不开市场需求,受众市场的大小是决定一门艺术盛衰至关重要乃至最为核心的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苏州评弹的关心重视和财政扶持有目共睹。社会上层及高知群体的注意力也开始向传统文化回归,学术界的有识之士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的层面去审视和关注苏州评弹。这些都是对评弹长远发展有利的条件和积极的现象。评弹当今的现状,是由学校、团体、书场、演员、受众、市场等一系列因素构成的一条环环相扣、关乎生存与发展的生态链,其中“市场”可谓核心环节。而当前的这条生态链并非自然形成,包含了太多的人为因素。因此,业界内外应当正视现实,齐心协力,努力营造和构建一条尽可能自然和谐的评弹生态链,最大程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一定阶段内尽力去解决一些具体微观的实际问题,无疑也是有益长远的。
一方面,评弹的艺术传承和市场受众之间的关系,较之同为“非遗”项目的昆曲要紧密得多。评弹、昆曲在艺术特质、表现形式、审美理念、市场受众等诸多方面大相径庭。评弹作为一门传统说唱艺术,相对缺少固定表演程式的承载,其艺术内涵的理解、艺术感觉的领悟和表演技巧的运用发挥,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表演方式上太多的灵活性及其艺术积累的潜在性,都会给艺术传承的双方带来更大的难度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当前,江浙沪有关政府部门为弘扬传统文化,扶持评弹艺术,落实相关文化实事工程项目,主导创办了许多公益性的社区书场,为体制内外的演员提供了广阔而宝贵的演出阵地,保障了演员演出的经济收入,有效稳定了苏州评弹的演员队伍。若缺少了政府的宏观主导,以及苏州评弹“团、校、场、馆、节”五位一体布局,那么,包括学校新迁、团体建设、书目创作、人才培养、艺术传承、书场普及、阵地保护等一系列工作,都将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社区书场的过度兴办对评弹艺术的健康发展也帶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由于社区书场采取的是“包银制”公益管理模式,致使更多的演员们在演出过程中全无压力,每天的演出似乎变成了简单的重复劳动,演出水平得不到更好的提升,甚至还会造成艺术感觉的日渐麻木。加之长篇书目题材的相对陈旧,更是严重阻碍了评弹市场的优化和开发。正因为长篇演员近距离“敌档”性质打擂书场的稀缺,以及上下档演员同台“越做”的花色书场的消失,才使得当今评弹演员之间缺乏应有的正面竞争和必要的艺术观摩,从而越来越远离艺术的砺炼和市场的摔打,这正是当前评弹艺术传承最为棘手的难题。因此,基于这样的市场环境,各专业团体需要从内部机制上构建平台,定期聘请名家导师,举办各种进修、个人专场、节庆比赛,并“牵线搭桥”促成师徒相授,传承薪火,竭尽全力地去培养当下评弹艺术的接班人。
总而言之,笔者以为,在继续鼓励积极创办社区书场的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布局并加强管理,更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来规划、恢复和构建一部分经营性书场,以此为试点,坚持探索经营性的曲艺文化产业道路,按照不同的演员和不同的演出水准适当拉开差价,同时由政府根据观众上座率的高低再给予相应补贴等办法扶持。这样,既保留了经营性书场的票房机制,又激活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演员与书场彼此间才能真正形成一种体制内外协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市场运营机制。与此同时,面对当今“互联网+”的崭新时代,要发展好评弹艺术,我们还必须遵循其内在的艺术规律和外在的市场规律,一如既往坚持“传统艺术走进校园”方针,瞄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学”新亮点,依靠现代新媒体传播手段,根据所面对的不同阶层、不同对象和不同环境,来调整艺术理念、表现手段和舞台呈现。只有能够持续拥有老、中、青三代受众,苏州评弹才会绵延不绝、代代相传;也只有这样,关于传统艺术的传承、青年人才的培养、书目题材的创新、演出质量的提升和市场份额的占有等一系列环节才能顺畅连结,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践行陈云同志“出人出书走正路”重要指示,才能体现出符合当今时代精神的苏州评弹艺术的科学发展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