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闻
茶馆书场,是我国曲艺表演艺术的摇篮,承载着一代人的美好记忆,见证着传统曲艺的兴衰。鼎盛时期,杭州有书场100多家,说书艺人100余人,而如今,杭城书场所剩无几,杭州市拱墅区大关的“百姓书场”是其中之一,目前仍在每天坚持,受到听书迷的追捧和喜爱,2014年,被认定为第一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
依托社区的百姓书场属于公益型书场,在传统曲艺普遍式微的大环境下,它的生存现状如何,又将何去何从?为此,专题对百姓书场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与街道、社区、书场管理者以及说书艺人、听众进行了访谈,了解百姓书场真实生存状况及面临的问题,通过对百姓书场个案分析,探究公益型书场生存发展出路。
一、百姓书场基本状况
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街道西一社区西八苑开设书场已经有十余个年头,一开始每周一场,到2006年,正式挂牌“百姓书场”,逐渐形成规模,稳定为每日一场,在大关及周边区域具有较大的影响。百姓书场是典型的社区主办的公益型书场,相比其他类型书场,具有几个特点:
(一)社区腾出场地,环境设施简陋。百姓书场设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二楼,社区专门腾出了一间最大的会议室,进行了设计和改造,重新装修后作为固定的活动场所,可容纳60人左右,配备了1名专职管理人员,另外社区图书室1人兼职辅助。为了容纳更多的听众,书场内座位设置较为拥挤,对方通风、卫生等条件也都较为简陋。
(二)服务广大群众,依靠政府扶持。百姓书场定位为公益性质,收费低廉,服务周到,书场的票价仅是茶水费,原来是每人一场2元钱,2010年为提高说书艺人的收入,调至每人2元5角,2013年开始,为了留住艺人和听客,2元5角的茶水费不涨,社区再贴5角,按每人3元的标准给说书艺人。书场一年365天,除了年三十停场一天外,每天下午1点到3点,准时开讲,风雨无阻,天天如此。
听大书已成为大关地区居民们,特别是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极大程度丰富了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通过百姓书场把居家养老做到实处,也打响了社区的文化品牌,2010年,百姓书场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社区服务项目。
(三)书目轮换开讲,听众相对固定。百姓书场演出的曲艺形式是杭州评话(俗称说大书),以演出长篇传统书目为主,每部书目可连续演出一个月,长的甚至可演三个月。开讲之前,书场的管理人员会先贴出预告,介绍下期的说书艺人、书目内容及演出时间。书场先后聘请李自新、王超堂、张祖春、陈步洲、陈如泉、朱剑萍、吴耀祥等多位民间说书艺人,陆续开讲《三国演义》《精忠岳传》《大明英烈传》《水浒传》《说唐》《乾隆皇帝下江南》等四十余部优秀历史长篇书目,还有《家》《春》《秋》《红岩》等现代题材的书目。听众从开始的寥寥数人到现在日平均50多人,最多时人数达到83人,由于场地限制,加座位置一直排到楼梯口。百姓书场聚集了一批“铁杆”听书迷,有许多从江干、余杭、塘栖、闲林、萧山等地慕名而来,天天赶过来听杭州评话,70%是常客。初步统计,到目前,演出的杭州评话达到3000多场,听众达15万人次。
(四)结合社区工作,组织专场活动。除了说传统的大书外,百姓书场还融合中心,推陈出新,组织了许多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活动。春节前开办迎春书荟,说书艺人把自己最好的长篇选回书目展演给广大听众,每位艺人上演30-40分左右,3、4位说书艺人同台演出2个多小时的选回精品书目;劳动节、国庆节都举行杭州评话书荟,演出现代新书目选回,如《杨子荣打虎上山》《真假胡彪》《上海三大亨》等等;还组织廉政说书评话专场,集中主题用“串烧”演出的形式,邀请著名评书艺人联袂出演,通过《和珅反贪》《陆绩审案》《潘杨案》等廉政小故事的演绎,向社区居民群众及书迷们宣传廉政知识,传播廉政文化;为庆祝运河申遗成功一周年,组织了“运河边的故事”专场演出,讲述辖区内《拱宸桥夺码头》《卖鱼桥传说》等故事。这些穿插的活动丰富了书场表演方式,活跃了气氛,得到了听众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生活节奏变快,文化娱乐形式层出不穷,听书的人少了,书场正逐渐退出老百姓的生活。百姓书场是现存书场状况的一个缩影,生存和发展面临种种困境。
(一)“人”的问题,影响书场生存的最大难题
尽管百姓书场每天都挤满听客,但现实不得不令人担忧,台上和台下坐的都是白发老人,几乎找不到年轻面孔。书场的管理者也在说,按现在的情况,书场再撑个4、5年还没问题,以后就不好说了。
一是说书艺人没有年轻传人。目前百姓书场经常性能开讲演出的仅5位艺人,年纪最大的82岁,最年轻的也已经50岁。学习曲艺需要痴迷这一门表演艺术的热情和几十年的真功夫,且收入不高,一场演出才一百多元收入,在百姓书场说书艺人中,目前还有2位是低保户。在如今经济社会,立志从事这一行业的年轻人很少,偶尔冒出来几个,也都因为各种原因半途而废了。曾经有个来百姓书场的小伙子非常有兴趣学习评话,也蛮用功,但由于天赋原因,师傅也担心耽误他前途,也只得鼓励他去另寻工作。
二是听众缺少年轻人。目前,百姓书场听客的平均年龄70岁,听书品茶会友,是老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是一种回忆,很多铁杆听书迷就是从霞湾巷书场拆迁后跟过来的。年轻人缺乏传统曲艺的熏陶,现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电视网络越来越发达,书场听大书更没有吸引力。再加之书场演出书目为长篇,带有很强的连续性,且每场演出时间长达2、3个小时,忙碌的年轻人想听也未必有时间。
(二)“经费”问题,限制书场发展的因素
百姓书场属于公益性质,由于听书的都是老年人,对价格很敏感,茶水费也不能随便提高。书场自身没有盈利能力,经费基本靠政府扶持,但也捉襟见肘。社区提供了免费场地,几乎承担了管理人员工资、茶水、电费等基本开销,为了留住说书艺人和听众,还想着各种法子送关怀温暖,社区每天给说书艺人15元的午餐补贴,逢年过节发个红包、水果;每年春节期间,书场免费开放三天,并提供金桔、瓜子等零食,夏季高温时节,免费给听众赠送冷饮。社区每年在百姓书场的投入至少要8万元左右,负担已经较重。由于经费有限,书场尽量能省则省,桌子椅子已经老旧了,还继续在用,空调效果不好也将就着用。百姓书场只能寄希望于能够得到更多的扶持资金,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百姓。
(三)“创新”问题,制约书场发展的瓶颈
书场演讲的大多是传统的大书书目,目前缺乏会创作的曲艺人才和创新动力,局限了杭州评话的发展,很难扩大受众群体。由于地域方言的原因,也限制了部分受众群体,即使同在拱墅区的行政区域内,如康桥地区的人就不一定能欣赏杭州评话,更何况由于人口流动性的骤增,杭州方言逐渐处于弱势。而以杭州话演绎的杭州评话,是用杭州方言的语音、语调、语汇作为其叙事的本质特性和艺术特征的,是该曲种的根基,是不容更改的。因此,既要创新,又要把握创新的度,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这对书场和艺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书场生存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百姓书场能够红红火火地开办到现在,一是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书场归属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纳入社区文化活动项目,能够使用一部分社区文化活动经费,还得到了拱墅区文广新局和大关街道的经费扶持,这是书场能够坚持至今的重要原因;二是离不开说书艺人的坚守,不计报酬得失,凭着对杭州评话的感情和对自己职业的追求,说书艺人撑起了书场的一片天;三是离不开广大听书迷的不离不弃,他们均是年长的基层老人,不管倒几辆公交,抑或骑几十分钟自行车,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每天准时出现在书场,场场爆满,给书场和传统曲艺以信心;四是离不开一批默默无闻的志愿者,比如书场的志愿管理者和最初的组织者杨学广,退休后一门心思扑在书场,他不但不拿一分钱报酬,还每天自掏腰包买票听书。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为书场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公益型书场不必为寻找市场出路而奔波,需要的是营造传统曲艺生存发展的环境和土壤,扩大受众范围,培养潜在听众,推动后续发展力量。书场要优化发展,需要书场自身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必须依靠有效合作,做好结合文章。
(一)与项目保护单位合作,实现传承与传播相结合。书场的命运是与传统曲艺项目捆绑在一起的,“杭州评话”项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目前书场面临的问题也是项目所要解决的传承人和曲目的问题。百姓书场虽然场地不大,规模不大,但它是普通群众享受精神生活的场所,它拥有热爱乡土文化的受众。保护单位可以把这里作为培养杭州评话艺术人才的摇篮。加强书场与保护单位的资源融合互动,建立合作发展体系,将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兴盛。保护单位可以为书场提供优秀的演员和优质的曲目,书场可以为项目和传承人提供展示的平台和载体,发挥文化介质作用,助推评话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实现互动双赢。
(二)与学校单位合作,实现固定与流动书场相结合。目前书场的时间比较固定,形式相对单一,可以根据百姓的不同需求,拓宽思路,拓展范围。可以在双休日、晚上开设多场次演出,满足年轻人所需,可以根据重要时节、重要活动,配合单位要求,提供专场服务。许多学校、企事业单位有场地、有意愿、有潜在的听众,加强书场与他们的合作,建立演出合作关系,建立联动机制,把他们吸引过来,也可以配送过去,让固定和流动的书场结合起来,不但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提升书场的传播价值,也可以增加一部分资金补贴,促进书场的良性发展。
(三)与其它专业合作,实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提高书目和表演的质量,是书场生存发展的命脉。传统曲艺具有浓郁的特色,带有鲜明的地域烙印,书场和说书艺人都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帮助,也需要与其它曲艺种类、其它专业门类以及其它书场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学习,积极促进专业合作,这将有助于推陈出新,让传统地方曲艺老树开新花,让书场在新时代重新闪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