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
—— 培养学生素养不竭的营养

2017-11-09 10:26|
教育家 2017年3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素养

文 | 李 群

优秀传统文化
—— 培养学生素养不竭的营养

文 | 李 群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核心素养涉及的教育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也能继往开来,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找到两者的内在契合点,并在教学中有机结合,实现多重教育目的。

在自强不息中促进自主发展

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涉及教育的核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已经渗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因子。

关注身心发展,培养健全人格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身心健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医,是中华民族为人类保全自身献出的一剂良方。流行于市井里间的拔河、射箭、蹴鞠、摔跤,无不体现着“亲己之切,无重于身”的传统观念。这些运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关注着人们的身心两健康。积极的运动预防,高于寻方问药的补救,了解自己、保全身体,是自强不息的前提。传统文化对人体与天地,有辩证哲学的解说。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思想、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无不体现着对人身心健康的关注。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学生才会有更大的空间。

善于发现学习,凝聚先人智慧学会学习,是人不断提升自我的途径。智慧的炎黄子孙善于以自然为师。从虎、鹿、熊、猿、鸟身上学到了自我锻炼,健身养性。外在的运动改变的是内在的肌理,在自成宇宙的人体内,气血如河流般舒畅,心情如清风般惬意。水是自然的馈赠,儒释道都从水的身上汲取到智慧。孔子曰“智者乐水”,“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动。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我们的民族善于以古为师。无论是《史记》,还是《资治通鉴》,都体现着尊重史实,以古诫今的思想。中华民族还善于以心为师。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心学认为理存在于心中,人人皆可为圣贤,圣贤的行为人人皆可学习,这样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人人都可自我肯定,自我追寻,社会也因此进入一种不唯上而唯己的自我意识觉醒时代。先人的智慧启迪我们要善于发现学习,促进自主发展。

勇于实践创新,做到知行合一实践创新是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传统文化一直倡导的。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日臻完善的。技艺需要在实践中创新,思想也要在实践中推广。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知与行是不能割裂和分离的。如果“知”离开了“行”就是陷入了“悬空思索”之中,如果“行”离开了“知”的指导就会陷入“冥行妄作”之中。今天我们培养学生有独立的思考,也同样应引导学生注重在实践中落实、完善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在厚德载物中提升文化修养

核心素养关注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既要积淀人文底蕴,又要培养科学精神,同时具有审美情趣。这些要求都指出了教育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十分关注文化修养,提出厚德载物的理念。

倡导礼敬谦和,注重人性关怀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华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为国以礼的思想。夏商“藏礼于器”,重视其外在形象,而西周的礼治,深入到了制度的内心,更注重人性的关怀。《周礼》用礼制来规定等级的差别,以形成等级秩序下的稳定社会。隋唐时代的科举制,使衡量标准相对科学和公正。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可贵的是既以法维系社会的稳定,同时以礼体现人文关怀和对人才的尊重。人文情怀不仅体现在国家管理层面,也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作为东方民居代表的四合院,就承载着人文精髓。四合院巧妙地运用及融合了建筑和自然、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从不缺少科学精神。了解宇宙与自然离不开科学。二十四节气就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其科学性体现在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娱乐生活中也体现着科学精神。“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利用古算术中的“出入相补原理”,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几何关系,并培养人的完整的创造性思维。中国的哲学思想,同样具有科学精神。既有对知识的渴求,也有大胆的质疑精神,这些言语里展现着科学精神与传统:冷静而严格的探索,大胆的怀疑与小心的求证。

继承文化精髓,培养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在人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既有个性特征,又具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美就是生活,中国人在饮食方面讲究“色香味俱佳”。在俱佳的追求中,体现着人在创造美活动中的情感。高雅的琴棋书画更是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中国古代推崇正音雅乐,以"清幽平淡"为上,不以繁声热闹为趣。下棋讲究棋品,弈棋情状种种,往往表现出棋手的性格修养。书法是中国人独有的艺术,从实用到艺术,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智慧与审美。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中国画线条的节奏韵律之美、笔墨的骨力风韵之美以及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和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有了美的感受、审美的能力,人类的生活才更加有滋有味,世界才更加缤纷绚丽。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在修齐治平中加大社会参与

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一环是社会参与,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及国际理解。这体现了教育的目标。身为社会中的一员,承担社会责任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使命。国家认同,类于慎终追远,世上没有无源头之河流,也没有无热血之爱恋。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国家的土地上,才能将血脉相传。国际间需要理解,人类的共同意愿需要沟通。社会参与,是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现实。

加强人格修养,提高思想境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主张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子思想虽有不同,但普遍具有拯世济民的责任感和平治天下的使命感。读诗词歌赋,我们不仅能听到古人将国家存亡置于首位的心声,也能感受到古人将个人命运与国之统一紧密相连的胸襟。

强化国家认同,传承家国情怀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传统节日体现着国家认同。端午节在秦以后曾是一种官文化,但今天我们敬重屈原,不仅因为他的才华横溢,更因为他是爱国者,中国人的信义、国家认同通过这种节日的形式一代代传递延续。润物无声的蒙学同样传递着民族认同感。《百家姓》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生活物品也是国家认同的展现。中国结是一种汉民族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美的形式和巧的结构的展示,更是一种自然灵性与人文精神的表露。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坚持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明确学校工作重在塑造精神,锤炼品德,养成健全人格。

推进国际理解,树立全球意识国际理解,是民族间的平等交流与共赢。胸襟开阔的华夏民族,从未停止过与国际交流的脚步。丝绸之路早已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有人以为传统文化就是朽烂的代名词;有人认为传统文化高深莫测,是少数人把玩之物,无缘普罗大众,尤其不适合进入课堂,不适合青年学子。这些认识说明,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有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全面规划,有从个人出发到社会认同、国际理解的多层级理念,而这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高度契合。身处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不必茫然,不必惶恐,数千年深厚积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根植于这片沃土,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能为培养新时代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不竭的营养。

李群,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义务教育项目和学校课程建设、三级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负责人,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副理事长。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精神素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