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寻梦
—— 怀念叶圣陶先生

2017-11-09 10:26军平
教育家 2017年34期
关键词:叶圣陶知识分子教育

文 │ 郭 军平

甪直寻梦
—— 怀念叶圣陶先生

文 │ 郭 军平

甪直,一个遥远的名字,摇曳着江南水乡的神韵,在小桥流水桨声欸乃声里向我走来。

不大的集镇,密集的商铺,络绎不绝的游客,使得这座本来温婉宁静的江南小镇显得热闹非凡。除了这里的水,摇曳的小船,还有那些高大的树木以及弯弯的小桥让人感到有一丝清凉外,最能让人感到清凉润心的就是古色古香的保圣寺西的叶圣陶先生纪念馆,粉墙黛瓦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其旁,竟然是一代大师的长眠之地。

这里的游人之多,几乎是无法形容的。游客一拨又一拨,但都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在导游仓促的简短介绍后,人们就随着导游晃动的旗子出了这门,又进了哪个园,似乎这个不大的市镇竟然像变魔术一般有看不完的景观。的确,甪直虽是一个江南小镇,但谁又能想到这个巴掌大的小镇竟然是藏龙卧虎之地,中国历史文化的天空因他们而熠熠闪烁。

可惜的是,很少有人像我这样怀着深久的依恋之情来到叶圣陶先生的纪念馆前,而我竟然甘愿做一名“孤雁”,久久站立馆中,享受那安静的气氛,感受大师的魅力。当我凝视着先生那神情凝重的铜像,我仿佛看到了在那风雨如磐的旧时代,先生是怀着怎样的理想在文学与教育的道路上冲撞直前,为了国家的前途与光明,先生是怀着怎样的一腔热血拿起笔和反动势力作斗争。是啊,那是一个黑暗如磐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时代,在“五四”汹涌浪潮的冲击下,每一个热爱自己国家与人民的仁人志士都有责任对这块神圣的土地负责,先生自然也不例外。在甪直,就是这里,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不胫而来,他就热血沸腾,与仁人志士在煤油灯下商讨制订唤起民众的计划。在小镇上,他和他的战友们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组织爱国学生一起游行,贴标语,呼口号,大声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他激情昂扬,积极踊跃创办文艺周刊《直声》,传播新文化、新思潮,使学生受到启蒙和影响。甪直从此留下了生动的一笔。那真是一个如火如荼的年代,我的耳畔似乎想起了那些热烈的呼喊声。是的,不忘知识分子的责任,做老师如此,做记者也是如此。“五卅惨案”后,先生曾当众愤怒指责新闻记者“为什么对这起骇人的血案熟视无睹”!为此,他不顾帝国主义强力压迫,与郑振铎等人一同创办《公理日报》,大胆揭露这起惨案,目的就是要唤醒有良知的普通大众。虽然报纸最终停刊,但他从没有停止追踪真相的脚步。先生一生与笔为伍,以知识分子的情怀自觉担当天下责任,这是先生最为可贵的地方,是先生大美大爱精神的充分体现。抗战时期,他一连写下了《潘先生在难中》《脚步集》等著名作品,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是啊,在那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中,先生胸中何尝不是始终跳跃着一颗滚烫的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而这,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所有渴求光明、渴求进步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

先生的风范让我想到屈子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国家危难、人民艰难之际,先生并没有像甪直陆龟蒙那样去做“出入烟波,笑傲江湖”的隐士,而是一直走在时代的风尖浪口上。这体现出了先生卓荦不群的人格魅力。我踱步到那座四面透空、形若方亭的“四面厅”建筑前,想象着先生当年是怎样意气风发地把自己购买的中外名著、诗集以及《新青年》等刊物捐献出来让学生们阅览的情景。是啊,学生们是多么地欢欣鼓舞,而先生又是怀着一颗怎样的热爱文学与教育的灵魂要给这些孩子们心里种下美和爱!他是一个勤奋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把教育和文学结合得很好的人。在这里,他教书,创作,并与那里的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难怪先生称“甪直是我的第二故乡”,难怪先生要魂归故里。瞧那高大茂盛的银杏树,虽历经一千多年,但依然郁郁葱葱,生命旺盛,仿佛先生的精神一样,永远存活在这片土地上。这容易让人想起先生对银杏树格外喜爱的原因,让人想起先生的名作《三棵银杏树》等。这棵美好的千年大银杏树啊,融入了先生美好的情感,给孩子们播下了美的种子,如今,也让我们似乎寻找到了先生的精神。“生生农场”,这是先生与学生们当年的实验地,其中意味,我想自有深意:先生不提倡死读书,旨在将教育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岂止是这,他还用自己的创作行动为学生做着表率,他自编国文课本,与友人大胆进行教育实验。他的多篇小说取材于甪直,如《隔膜》《多收了三五斗》等。他积极参加文学活动,与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而文学”的观点。在这期间,他发表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文章。他编《诗》刊,出版我国第一本童话集《稻草人》。他的名作《夜》等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凶残屠杀,作出了迅速的反应和深刻的揭露。他创作的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倪焕之》被茅盾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而其中刻画的知识分子形象何尝不是反映了那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卓越理想和精神追求?

先生既是文学家又是教育家。“四面厅”东面的那幢“女子部”建筑,西北那幢“鸳鸯厅”建筑,容易让人想起他坎坷的经历:家境清苦的他中学毕业后即做了两年教师,后被人排挤失业;失业期间,他又全心投入创作,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三年后他来到这里,从此便开始了在甪直五年的充满深情的教育与创作生活。这里有他和挚友吴宾若、王伯祥志同道合的教育改革实验,也有与爱人胡墨林琴瑟共鸣相濡以沫的教育经历。作为经验丰富的教育家,有十多年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教学经历的他积极提倡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观点,主张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建国后,他主编了中小学教科书,对汉语的规范化和中小学语文的科学化、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女子部”楼底层陈列着悼念叶老的挽联,其中有彭冲同志的“行为人师,德为楷模”、雷洁琼女士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胡绳先生的“圣陶先生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先生之行,可谓高山仰止。

先生虽然先后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等高职,但是依然诚恳谦和,做事认真踏实,一丝不苟。他的高风亮节、道德文章为世人所敬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纪念馆陈列有他的一份三易其稿的给子女的“遗嘱”:

关于后事,我以为杨东莼先生处理得很好,我就照此办。不过有一点跟他不同,我要在《人民日报》自费登个广告,告知相识多人,说我跟他们永别了。(以上写于1979.12.11)补充三句:非但不要开追悼会,别的什么会也不要开,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为我开无论什么会都不适宜的,务望依我,更无他嘱。(此段写于1980.12.21)如有医学院校需要,把遗体赠与。如果火化,骨灰不要捡回。(此段写于1984年2月12日)

这就是先生的精神!他是一个把名利看得多么淡泊的人啊!

先生墓园在纪念馆北侧,坐西朝东。花岗岩横式碑墙镌刻着赵朴初先生题书“叶圣陶先生墓”六个鎏金大字。碑墙上方和墓台四周的石栏及台墀上都雕有桃花、李花和万年青图案,象征先生桃李满天下,业绩垂千秋。墓台前方有一座六角亭,名“未厌亭”,“未厌”两字为先生遗墨,因先生著作《未厌居习作》而得名。“未厌”有学而不厌、耕耘不辍之意,这显示出先生一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是先生一生的写照。回想先生一生,对照现实,对照自我,的确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反思,敬仰!

大美甪直!大美先生!

叶圣陶先生

(作者系全国十佳教师作家,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意林》《青年文摘》《美文》等一百多家知名媒体发表散文、杂文、评论三百多篇,三十多篇文章被编为中、高考真题或模拟试题)

猜你喜欢
叶圣陶知识分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