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
摘 要:数字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更是迅速普及,几乎家喻户晓。因此以微博、微信作为重要传播媒介的时代就被称作微时代。最初是以140字为限度的微博首先流行,随着4G移动网络的普及,各种公众媒体、自媒体以及社交媒体迅速发展,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参与。除了图文并茂的各类数字信息,仅就文字信息而言,其表达艺术与水准简直是精彩纷呈。其中不乏观点鲜明、言辞优美的热点讨论,哲理丰富、意蕴深远的心灵鸡汤,还有诗歌散文等纯文学类作品。仅从语文这个角度来说,其影响之大与提高之快,都是空前的。大众如此,高校学生更是深深涵泳其间。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又怎样因其势而利导之,也是高校基础教育的新课题。
关键词:微时代 新媒体 大语文 高校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9-0-01
一、新媒体概述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大动力,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明带来的总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进步。互联网的问世,无疑是现代社会影响极其深远的重大事件。而伴随着无线通讯以及4G移动通讯的普及,移动通信终端不仅仅只是为了交谈,更具有社交、娱乐、游戏等多种功能,而且智能手机的更多潜在功能仍处于不断的开发与拓展中。借助于这种几乎无所不能的个人工具,人际交流十分便捷,新闻传播的速度也变得异常迅速,同时也为各类文学及艺术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渠道。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播的方式更是日新月异。显而易见,数字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已经对传统媒体例如书籍、报刊以及广播、电视等,形成了挑战;也是高校语文教育的新机遇。
毋庸置疑,互联网的出现对于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诸多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如果说,学习是终生的事情,那么,读书也就是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据最新的权威发布,2016全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上年上升0.02个百分点,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这一重要的事实表明,人们阅读的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二、大语文观点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就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观点,其指导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體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从而突破以往的封闭式课堂教育格局。所谓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知识、智力、能力的统一发展,进而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所说的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训练的数量换取了成绩,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
不言而喻,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是语文学习最初的最朴素的资源。“大语文教学观”要求我们在语文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感悟语文。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语文与生活的亲密接触,充分借助于课堂内外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拓展生活,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三、新媒体的语文价值
得益于新媒体的多种功能,数量广大的受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捷服务或者视听享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宣传工具能够与移动互联网相匹敌。除了各大门户网站以及新闻机构的手机版阅读浏览甚至网络直播,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也基本普及了媒体公众号,可以实时迅速地发布新闻、消息,宣传政策、法令法规,及时报道民众关注的时政要闻,对于民众了解社会、掌握政策,知晓舆情,表达诉求等等,都可以提供高效服务。
数字化信息交流是过去任何一种联系方式都无法比拟的,在丰富广大民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进程。例如早先很可能受限于文化水平,无法进行书信往来。而今,语音及视频交流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更有趣的是,因为交流的方便,熟能生巧,人们的交谈技巧以及写作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例如经常微信聊天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语言表达的艺术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呢。或者诙谐幽默,或者时尚新潮,或者娓娓而谈,或者唇枪舌剑,简直是驾轻就熟、运用自如。究其原因,看得多、见的广,自然就会熏陶渐染,接受影响。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移动互联网以及数字新媒体的普及,对于提升广大用户及媒体受众的文化素质,甚至已经大大超越了在校学习的效果。正因为如此,教育领域也不得不尝试“微课堂”的实用价值。而信息的丰富多彩更是无可比拟,联络感情,交流心得,健康保健,求职应聘,甚至包括商业贸易、投资合作、经济情报、产品交易等应有尽有。同时还可以结为各具特色的群体,而且可以无限制“扩容增编”,真正是“一呼百应”,意义深远。
四、新媒体和大学语文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往往也会让一些人迷茫甚至失落;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自于诸多方面的冲击力也在增加,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尤其是这样。因此,及时的心理安慰,或者疏导宣泄,无论是真诚的劝诫,或者是善意的提醒,都显得非常必要。以移动互联网作为平台,家人好友可以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随时随地可以交流互动的群体,就跟亲友当面交流一样快捷高效,那么有求必应,亦如化雨春风,及时而不可或缺。试想,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几乎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没有化解不开的心结,只因为,网络可以将大家的智慧集中在一起。而就某些热点甚至敏感问题的探讨辩论,又可以辨明是非,启迪灵魂,有问必答,有难必解。一种错误或者偏激的看法,又往往会得到及时的纠偏,有时候要比组织上的政治思想工作更为及时,更加有效。
为此,从高校语文教育来说,作为教师,就应该面对新形势,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参与和体验生活。借助于互联网的快捷高效,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将各种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参与互动、讨论,包括在各种平台大胆发表作品,充分展示才华,这样,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语文能力,而且也将有助于他们心智的成熟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方兴东等.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 2013(6) :122-127
[2]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10):5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