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心白石翁

2017-11-08 08:24陈未沫
苏州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沈周才子姑苏

陈未沫

鸥心白石翁

陈未沫

沈周花鸟

儒家思想的读书人说话还是虚伪的多,嘴里念着淡薄释然,其实大多是不得志;不入仕途,也总要图点别的,至少也要当回“意见领袖”。

沈周这样不做作的读书人是罕有的,后人谈起他,总要花大篇笔墨渲染他是个隐于林的大家。像文徵明说他那样,形容成是“神仙中人”。我想他自己也许并不需要这些云里雾里的名号。

看过别人写沈周,无非是反复强调他是阳澄湖畔出生,一方水土育一方人;沈周一家几代,都隐居在姑苏相城。苏州相城如今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听说以后也是重点发展区域。但是古时候的姑苏城就只有几座老城门圈起的那一块,现在高速发展的区域,曾经无非是乡野。没有精致的园林,也不是真的仙境,山林野趣倒是有的,水土好也是真的,但并非我不浪漫,只是把现代人对姑苏的固有印象认作成就沈周的环境基础,到底还是过了。沈周本人以及他的书画成就不是风花雪月,而贵在“自然”二字上——在最淳朴的事物中,以笔墨提炼自然之精华,至于之后如何解读,如何给作品上升意境,这是留给观众的。

沈周同所有人一样,在习书画的初始阶段,都是靠临摹。博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后,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他豁达大度,不介意他人临摹,除开他明白“作赝品”是每个书画家必经之路,他也无比通透一点:临摹永远停留在模仿,永远无法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这些没有自己笔墨语言的人,一辈子都是他人的影子,无法坦荡地落下自己的印款。

沈周花鸟

沈周最为世人所高度赞扬的作品就是其闻名遐迩的《庐山高图》,高山如何巍峨,流水如何磅礴,草木如何丰茂,峰石如何奇巧,构图如何层次分明。沈氏一门重书画、能诗文,却不曾走出过那一方小水乡。但你要说沈周的身上多了隽永与淡薄,少了北方男子的气概和野心,那又有些看错他了。沈周虽然无心仕途,不入科举,但是从他的诗文和画作里看,又能见到山川大地,广阔天地。我想沈周说到底是堂堂须眉,处世飘逸散淡,并不代表性格柔弱,心中依然是装有他自己的江湖的。他将男子骨子里的刚强糅在书画里,博采众长,融南入北,他是吴门画派的将才,是艺术界的领袖。

我们年轻一代人对沈周最大的印象还要归功于香港的电视剧。《金装四大才子》里的沈周作为六艺会馆馆长一直默默无闻地当着配角衬托主角,然而却在关键时刻临危不惧,凭借自己高超画的技和渊博的学识,化解一场重大危机。如同武侠小说里“扫地僧”,深藏不露,却在重要时机扭转乾坤。虽然这个电视剧“戏说”的成分较大,历史有失真,然而却是十分还原沈周这样一个人物,心善闲散却又身怀绝技,出尽风头的其他才子都需敬他为师,是吴门才子暗地里的带领者。他不起眼,也不刻意,却让人忽视不了,而实际上最不显山露水之人,最是肚子里有货之人。

说起四才子,其中之一的唐伯虎曾拜沈周门下习画,日后渐自大,沈周看在眼中也不说穿,一日席间让唐寅去开窗户,唐寅怎么也推不开窗户,方觉那窗户是沈周画上去的。当然这个故事是否略有夸张无从考证。但是从中完全可以看出,这两位盛名的吴门才子性格和做派的不同。私以为,沈周略胜一筹,持才而恃才、而不傲,方是大家典范,才够“神仙”之称。

人活一世,皆有所求,求财、求名、求利。沈周的难能可贵,在于他尽可能地放下欲望却不失对生命和生活的兴趣。他敬畏自然,尊重生命,道即本身,一点儿也不刻意。白石翁自有一颗鸥心,是书画文人中的庄周,他的生活仿佛就是一场修行,却从未想过要修得一个什么果,在一花一木中,悠然自得。我们怀想古人,也不需要造作地照搬他们的生活,并非走访古街、穿起古装、粗茶淡饭就能悟出古人之道。我们也要学学他们的坦然与随性,遵从内心,则道,自然来。

猜你喜欢
沈周才子姑苏
Images2Poem in different contexts with Dual‐CharRNN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沈周&唐寅:佛系老师与跳脱徒弟
沈周油画作品
富春山居图
姑苏好时光
姑苏城外寄乡愁
沈周的气度
才子的朋友圈更有料